激光電視:替代新路線,大屏新選擇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激光電視:替代新路線,大屏新選擇
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璇
---------------------------------------------------------------------------------------------
激光電視,自誕生以來就是個很有看點也頗具爭議的產品。2015年,海信對于激光電視著力經營,讓這種產品擁有了更高的曝光度。在液晶電視和OLED電視的競爭愈演愈烈之時,激光電視的加入,一方面為消費者選購大尺寸產品時提供了多一個選擇,另一方面也令本就熱鬧的彩電顯示技術之爭變得更加“喧囂”。
彩電品牌入局
《電器》記者初次見到激光電視是在2013年國內某電子展上。那時候激光電視還是初生牛犢。深圳市光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等專業制造商是最初推廣激光電視的主力軍,而多數主流彩電企業對于這個當時號稱可以替代液晶電視的新產品“冷眼旁觀”。
2014年,海信成為首家宣布入局激光電視市場的主流彩電品牌,并于近兩年不斷強化在激光電視上的布局。2015年,海信高管更是不斷為激光電視“背書”,加碼激光電視的重要性。9月,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在“媒體開放日”上直言:“海信的努力是通過創新將第二代發揮到極致,同時直接躍過第三代,大力發展第四代激光電視。”12月,海信集團總裁劉洪新在海信新一代激光電視發布會上表示,隨著激光電視的系列化,2016年將成為激光影院電視市場快速發展的元年。
除了高層喊話,海信對于激光電視的產品布局將在2016年逐漸完成。新晉為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胡劍涌在2016年1月公布了海信電視的全新戰略??“一大兩高”,其中大就是指激光電視。據了解,2016年海信將力推激光影院電視普及,并推出包括4K激光影院電視、120英寸激光影院電視、70英寸商用拼接激光影院電視、85英寸曲面激光影院電視在內的新品,全面完善自己的激光電視產品線。
長虹首臺激光電視Q1M也于2014年上市,但是此后長虹并未著重強調激光電視的定位。近日有消息傳出,長虹明確表示,柔性顯示將是平板顯示之后的下一個顯示時代,激光電視是未來柔性顯示重要發展方向。
另外,《電器》記者在采訪時發現,雖然多數主流彩電品牌并未在市場上有跟進的動作,但是當被問及激光電視時,多表示有跟蹤或已有技術儲備。事實上,無論是否能夠在顯示技術替代中成為最終的勝利者,激光電視都已經成為擺在彩電企業面前的可供選擇的道路之一。
大屏新選擇
大尺寸是近年來彩電市場的熱點話題。2015年大尺寸的分割線已經上移至55英寸。自身的產品特性,讓激光電視在大尺寸產品領域擁有自己的優勢。“激光電視在大尺寸產品市場,特別是80英寸以上市場,是具有價值的產品。”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郝亞斌表示,激光電視如今畫質較誕生之初有了很大改善;對于消費者而言,在80英寸以上尺寸段是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但是,他也認為,在中小尺寸段,液晶電視的價格目前已經比較低,并且使用和安裝都比較方便,仍將保有優勢。
從市場售價來看,目前已經上市銷售的100英寸激光電視的價格均在10萬元以內,而同尺寸鮮有液晶電視在售。由此可見,對于彩電企業而言,激光電視已經成為彩電企業布局超大尺寸段的利器之一。
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15年激光電視零售量為1870臺,市場占比僅為0.003%。十萬分之三的市場份額,不足2000臺的零售量,面對如此的渠道推總數據,激光電視未來要走的路似乎還很長。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