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未來的智能家電“畫像”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智能家電的浪潮已經興起,但整個行業都還處于摸索過程中。未來的智能家電到底應該什么樣?”5月31日,在2016年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技術委員會智能家電專題研討會上,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向30多名與會代表拋出了這個問題。“雖然大家未必能得出一致的看法,但通過本次會議的討論,希望大家都能從中得到啟發。”姜風說。
智能家電的“四個方面”
對于智能家電的未來,上海海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建芳認為,從汽車行業來看,汽車的未來已經找到突破口,就是無人駕駛。而智能家電的未來并不明晰。對此,美的集團副總裁、中央研究院院長胡自強博士表示認可。他認為,無人駕駛是汽車行業要解決的未來的痛點,而智能家電的用戶痛點還沒有找到突破口。“2000年,我們曾經歷了智能家居第一波浪潮。眼下這次浪潮更加洶涌,然而能不能沖上去,要靠行業的努力。”胡自強表示。
在胡自強看來,家電的智能化可以分為四個方面。第一方面是產品端的智能化,簡單來說就是讓人干預的環節越來越少,讓人的操作更加簡單。“這一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胡自強說。第二個方面是知識的智能化。“我們不了解自己。”胡自強舉例說,“什么樣的身體狀態應該吃什么,這樣的知識都是現成的,但因為我們并不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所以無法利用這些知識。如果這個方面可以智能化,就能讓本來顯得很生硬的家電變得很有粘性。”第三個方面是交互的智能化。通過語音、圖像以及深度學習等技術,讓家電與人的交互更加方便。“理想狀態是你不說,家電就知道你要干什么。用APP操作是無法真正打開市場的。”胡自強強調。第四個是應用場景的智能化。胡自強認為,以前,行業內對智能家電的推動是從技術端推進到產品端,實際上,應該是在場景下來推動智能工作,讓工程師思維轉變成用戶思維。
很多代表發言時,雖然內容不盡相同,但基本思路是圍繞這四個方面展開。沈建芳談到了未來冰箱和空調的應用場景。“在住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冰箱可能會成為一個食物傳遞倉。”沈建芳說,“冰箱可以在門外開個后門,讓生鮮配送一站配送到消費者家中的冰箱內。”對于智能空調的未來,沈建芳認為,空調應該是“看不見的”,可以對空氣的溫度和濕度進行自動調節,做到“打開窗戶是北京,關上窗戶是北歐”。
博西家電(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周小天博士認為,未來的智能家電中,感知技術將是非常重要的技術。“很可能是如下的應用場景,智能家電可以感知消費者的身體狀況,然后周圍的場景全部以此為基礎自動化呈現。如食品管理、藥物提供、報警等。”
海爾智慧物聯交互生態圈研發總監劉偉博士認為,未來的智能家電都會變成智能體。這些智能體應該擁有三方面的功能,即“感知功能、交互功能和決策功能”。
九陽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崔成立認為,家電的智能化可以分為幾步。基礎的仍然是如何更多更好地解放人的雙手,下一步是讓機器主動提供服務,最后是可以針對人的情感,愉悅心理。蘇州三星電子研究所所長黃圣祥則強調,娛樂化也是智能家電可以提供的增值服務。
B2B2C和回歸
除此之外,對于智能家電的未來,兩個關鍵詞成為亮點。一個是“B2B2C”,一個是“回歸”。
海信空調首席科學家王志剛博士認為:“智能化時代可能比想象中來得要快。但物聯網技術還未真正成熟,所以,當務之急并不是把家電都連起來,而是要強調‘產品+服務’本身”。他重點強調了贏利模式,“以網絡化、智能化為基礎的B2B業務是方向”。家電用途單一,很難找到殺手級應用。物聯網給家電行業帶來最大的變化可能是B2B2C的贏利模式。比如,冰箱,就是把生鮮和冰箱加在一起,再加上地產商,可以實現冰箱的食品管理。這其中很有可能是地產商起主導作用。“對于B2B2C模式,很多家電企業表示懼怕,認為這很可能會讓家電企業成為硬件提供商。”王志剛認為,其中關鍵的是要“堅持”,“能堅持就會贏得勝利”。另外,他還認為:“很多事情是攔不住的,要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博西家電(中國)有限公司數字化轉型部高級總監徐成茂博士則提出另一個關鍵詞“回歸”。“智能家電最終會回歸產品本身。”他說,“當然,這不是簡單的回歸,而是一種更新換代的回歸。未來,家電的硬件可能變化不大,智能化主要體現在軟件上,硬件只是為軟件服務的,通過軟件的豐富和升級,讓家電提供的服務更加豐富和便捷。如特斯拉和蘋果手機,都是如此。這個回歸將是一個革命性的過程。”
對于回歸,蘇泊爾電器事業部副總經理蔡才德表示認可。他強調,對于智能家電,功能上的研究是基礎。“比如電飯煲,肯定是如何采用智能技術讓它做出更好的米飯,然后才是智能投放、智能加水這些拓展的功能。”他說。杭州老板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總經理王強也表示,把智能家電的功能做好,把用戶體驗做好,才是智能家電最基礎的工作。
區塊鏈技術和平行化
在本次會議上,主辦方中國家用電器協會還特意邀請了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院長助理袁勇博士做了《新IT時代的智能產業,平行時代與智能家電》的主題演講。其中,他重點提到了區塊鏈技術在家電領域的應用以及從網絡時代向平行時代升級的過程中,智能家電領域的相應變化。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數據加密技術,可以應用于智能特聯設備的數據安全方面,可以實現點對點的支持而不用再借助于第三方平臺。
平行時代的典型特征是,所有的智能空間都由真實空間和虛擬空間組成。其中,真實空間為模型驅動,虛擬空間為數據驅動。“比如,對于個人來說,除了真實的人外,還有通過數據得出來的‘虛擬人’,它比真實的人更加‘真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用戶畫像’。對于產品來說,除了真實的產品外,還有虛擬產品,它可以代替體驗感很差的產品說明書,讓用戶通過虛擬產品了解真實產品,最終實現正確操作。”
“本次會議,大家提出回歸產品本身的智能化,提出了贏利模式的探索,提出了智能家電的要點,應該說指出了一個相對清晰的方向。”姜風說,“但是,這一切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需要我們靜下心來,為智能家電重新定位、重新明晰方向。”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