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AWE牽頭發布中國首個空調舒適性標準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3月10日,家用電器人類工效學技術標準聯盟標識暨《房間空調器仿生人舒適性評價》標準發布會在2017AWE現場舉行。會上,海爾發起成立的人類工效學聯盟發布了行業首個空調人體熱舒適評價標準,以及符合該標準的聯盟標識。由于在空調舒適領域的技術突破,海爾舒適風自清潔空調被中標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電器》雜志聯合授予“中國人的好產品”榮譽證書。
人類工效學技術聯盟由國家家用電器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青島)孵化成立,核心成員包括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標能效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多家單位,旨在家電生態圈內開展人類工效學研究,從而創造出更適宜人類使用、更舒適的家電產品。此次發布的《房間空調器仿生人舒適性評價》標準對空調舒適性、人性化等標準做出規范,讓空調由“人適應環境”轉變為“環境適應人”,能主動感知人體活動量、溫度進而達到適宜人體最舒適的溫、濕度和風速。
會上,由于在空調舒適體驗上的突破,海爾舒適風自清潔空調不但被授予“中國人的好產品”榮譽,也成為首個獲得人類工效學聯盟標識的家電產品。該系列空調首創“自然風”,把空調有序機械風變為無序自然風,無限接近自然界風的舒適度。此外,首創自清潔技術抑制空調內部細菌滋生,防止室內空氣二次污染,讓空調吹出幾乎無菌的風,使該空調各項舒適指標完全符合《評價》要求。
據了解,《房間空調器仿生人舒適性評價》標準基于用戶體驗制定,而精準評價用戶體驗的工具是智能仿生人。智能仿生人是全球家電業首個仿生人,是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標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基于各自在國際和國家平臺上的人類工效學研究、航空航天領域精密研究和中國家電消費者行為習慣調查結果三大數據基礎上,聯合海爾空調500億+智能大數據,共同研發誕生的。它可方便、實時地測試特定熱環境下人整體或局部的舒適性參數,避免了真人試驗中個體的生理、心理因素差異的影響,甚至加入了穿衣量、活動代謝率、光照輻射等評價指標,實驗結果更符合中國人的實際體驗,為準確評價室內熱環境舒適性提供重要依據?;诜律藴y試,海爾先后研發誕生自清潔、自然風、感應勻風等創新技術,為用戶創造了更健康舒適的空氣體驗。
在“共享經濟”時代,智能仿生人是海爾空調貢獻和應用大數據所產生的眾多成果中的典型代表,同時也標志著海爾空調研發率先領跑行業“人因”技術創新的決心,為用戶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而實現技術突破。作為行業的技術創新領軍企業,海爾空調智能大數據已被廣泛應用在技術研發、用戶交互、互聯工廠個性化定制等全流程產業鏈,打造了業內最全的室內空氣大數據庫。截止當前,海爾空調大數據已覆蓋全球32個國家,國內443個城市的63483個小區。
目前,依托500億+智能大數據,海爾空調極大滿足了用戶的舒適性等需求。據歐睿國際和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分別顯示,海爾空調以23.6%的市場份額位列全球互聯空調(包括智能空調)全球銷量第一,在中國市場連續3年銷量第一。依托大數據,海爾空調實現從成本驅動到用戶驅動,真正實現用戶造空調,為傳統家電的智能制造模式創新提供了新思路。接下來,海爾將繼續聚合家用電器人類工效學技術標準聯盟的資源,依托標準,建立評測認證體系,推動空調舒適性的進一步發展。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