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你是這樣的掃地機器人,iRobot Rooma 961使用心得與觀察測試分享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效率問題就應該留給機器人去解決。”技術大咖凱文?凱利對于未來科技趨勢的前瞻性分析觀點,即是巧合又充滿必然性,恰合時宜般地道出了時下不愿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中的諸般瑣碎,所困擾的當下人們的心聲。人們為了更好地懶惰,加快了科技不斷前進的步伐,掀起了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家居浪潮。在這種懶人理念于全球皆勢不可擋的大環境下,幫人們分擔著家居清潔工作的掃地機器人,變得越來越重要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對其都青睞有加,成為或正在成為著掃地機器人的使用者。
太空探索、911事件救援、吉薩金字塔、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福島核電站災后救援,都有iRobot機器人的身影,其多年來在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積累,無疑很好地印證了凱文?凱利的觀點,并始終如一地幫助用戶提升著家居的清潔效率,擁有一大票擁躉者。最近,終于將這款匯集iRobot在掃地機器人行業多項尖端技術于一身,令人心心念念了很久的9系產品帶到了家中。
iRobot Roomba 961究竟是怎樣的掃地機器人?讓咱們用內容說話!
開箱
像時下大家買回來的很多科技產品一樣,外層采用一層牛皮紙箱緊緊地包裹住了里面的產品包裝,產品保護確實很到位,用戶取用時可真夠麻煩的。
費勁地把牛皮紙箱取下后,真正的產品包裝終于露出了芳容。與蘋果同為美國企業的iRobot公司,同蘋果公司一樣深諳當下用戶心理。外包裝設計得簡潔優雅,質感十足,看得出企業在設計上的出色功力。
白色的包裝正面同多數產品一樣沒什么不同,背面蠻有看頭。Smart(智能)、Simple(簡單)、Clean(潔凈)道出了這款掃地機器人的三個主要特點。
開盒后,扎實的產品包裝再次讓人一陣頭疼。產品好像嚴絲合縫地嵌在包裝中一般,開箱取件也變成了一件技術活兒( ̄^ ̄)。幸虧夠機智,將包裝內側,固定產品的紙板取了下來,才算最終拿出了掃地機器人(..??_??..)。
包裝盒內首先看到Rooma 961主機以及Home BaseTM充電基座。取出掃地機器人后,下面的塑封袋內有產品初次使用的連接說明圖示、產品保修卡、用戶手冊及產品宣傳頁。
配件盒子內裝有充電基座的電源線、兩節五號電池、Dual Mode Virtual Wall(雙模式虛擬墻)。至于為什么叫雙模式,下文有詳細解讀。此外,iRobot為用戶附贈了一個濾網和邊刷。
外觀
iRobot Roomba 961外觀秉承了Roomba家族一貫的設計風格,造型圓潤。
不同于iRobot 產品慣用的深黑色調,這款Roomba 961產品采用了活潑的香檳金色予以搭配,在以往科技感十足的基礎上多了些許靈動與典雅,很居家、很生活,與室內裝飾搭配起來也增色不少。
機身正面香檳金色面板采用亮面材質打造,搭配上面板下部細致紋理,很顯質感。
Logo采用浮雕式設計,簡單精致之外,彰顯出產品檔次。
仔細觀察銘牌之后,突然發現這里原來設有一個隱藏式提手,為產品取放增添了不少便利。早發現這個貼心的設計,也就不會發生開箱時取不出主機的窘境(? ̄Д ̄)?。
香檳金色面板中上部選用黑色亮面撞色設計。此處為操控區域,DOCK鍵、CLEAN清潔鍵、SPOT鍵布局清晰合理。CLEAN清潔鍵可開啟、暫停及關閉主機;DOCK鍵可令Roomba結束清潔,自動返回充電基座;需要局部清潔有臟物區域時,按下SPOT鍵,Roomba會在1米左右的直徑內采用螺旋式向外環繞清潔。
值得稱贊的是,CLEAN清潔鍵體積更大,且設有中文。無論老人、孩子,即使不認識英文,哪怕不識字,也能直觀地根據按鍵大小開啟、結束Roomba的工作狀態。細節方顯真功夫,可以看出iRobot為了方便用戶使用,確實在產品設計層面下了一番功夫,讓產品變得越來越Simple(簡單)。
黑色操控區域上部,設有隱藏式狀態顯示區域。設備啟動后,充電情況、Wi-Fi連接狀態、清潔工作模式都會在這里顯示,晚上視覺效果很棒,濃濃的科技范兒。不過,如果陽光太強,設備狀態顯示并不清楚。當然,iRobot Roomba 961工作時夠智能,不需要人為進行操作,能不能看清現實狀態似乎也不那么重要?( ̄△ ̄?) (? ̄△ ̄)?。
從側面來看,Roomba比市面上很多掃地機器人身材好上不少。有弧度的設計方式,好似汽車的車身腰線,彰顯細節精致之余,視覺上明顯減少了產品的臃腫感,更加符合“以瘦為美”的審美趨勢。
底部設計是掃地機器人清潔模塊的核心所在,iRobot Roomba 961的底部設計很顯技術實力。不僅萬向腳輪、邊刷、清潔主刷等設計合理,高靈敏度地板跟蹤傳感器以及防掉落傳感器更讓設備有不俗的清潔性能。
智能
對于掃地機器人是否好用的評判標準,iRobot 提出了Smart(智能)、Simple(簡單)、Clean(潔凈)三個維度進行判斷。
在智能方面,對Roomba 961進行無線連接后,可以通過iRobot HOME應用程序從手機端對設備進行智能控制。
這幾天使用下來的直觀感受是,Roomba 961的傳感器很給力,算法也很科學。用iRobot 官方的專業語言來說,Roomba 961采用了
iAdapt
? 2.0視覺定位導航系統。結合vSLAM視覺定位和構圖技術,Roomba 可以輕易地避開障礙物,并給用戶的家庭繪制地圖。通過掌握已經清潔的區域和尚未清潔的區域,更為徹底地清潔地板表面,不留死角。
簡單
不用彎腰操作Roomba ,通過iRobot HOME應用程序,就可以對設備進行開啟和關閉的控制。
此外,還可以根據清潔偏好,制定清潔計劃,設定清潔時間與方式,對于日常忙于工作無暇做家居清潔的用戶來說,是非常簡單、方便的設定。
潔凈
家中的LD大人表示,iRobot Roomba 961在日常清潔中的效果還不錯,一些地面的碎屑,毛發都可以被有效地清理掉。
iRobot官網有介紹,Roomba 9系列產品采用Aerofore高性能專利
清潔系統,通過防纏繞清潔主刷、真空氣流增強系統和第二代高效真空吸塵電機,有效地提升地面清潔性能。
出于對9系列產品的新鮮感,除了清潔能力,筆者還特意和LD大人一起,對Roomba 961清潔性能在內的多項能力進行了一番詳細地觀察測試。
噪聲表現
對于像筆者這樣,家中有患病老人的用戶來說,過大的機器噪聲是不能被接受的。為此特意借來了噪聲測試儀來進行測試。
兩次測試的噪聲數值分別顯示為66.7分別和69.8分別。通常來說,60分貝左右的設備運行聲音,即使有點吵,也是多數人可以接受的,所以這個數值還是讓人比較滿意的。
污物探測和清潔
在這一環節特意選擇了容易呈粉末狀不方便清理的燕麥,顆粒較大的花生、顆粒較小易到處滾動的綠豆以及紙屑進行觀察。
Roomba 961很好地對上述四類測試物品完成了清潔。值得一提的是,設備在運行時,如果探測到地面污物,Dirt Detect指示燈會亮起,并且會通過前后移動的方式來實現更好地清潔效果。
LD大人表示,這個功能挺有用。事實上,污垢探測功能是iRobot獨有的一大黑科技。通過搭載Dirt Detect污垢探測技術,可以傳感器檢測和識別污垢的重污染區域并自動加強清潔。
室內大面積清潔
談及大面積清潔效果時,大家需要先了解這款掃地機器人的通過性。
外包裝顯示iRobot Roomba 961的機身高度只有9.2厘米,比較低矮的身高保證了設備可以順利地進入沙發、床鋪的底部進行清掃。
搭配上底部可懸浮式輪胎,可實現2CM爬坡能力,讓掃地機器人有不錯的通過性。
不論是地上的書本、衣架、充電線、較粗的繩線都可以通過,而且沒有纏繞進線頭的問題發生。
對于較細的繩線仍要盡量避免丟在地下讓Roomba 961進行清潔,不過即使纏繞也不用擔心,被卡住時機器人會發送信息給手機APP
在觀察大面積室內清潔效果時,主要選擇了客廳進行測試。為了感受真實清潔效果,客廳東西較多也沒有刻意收拾。
使用過程中特意選擇了細致地邊角清潔模式進行打掃。可以發現,機器人在正常清掃一次后,會再次補充清潔家居邊角地區,非常不錯。
不過,這次的觀察耗時較長,單純看清潔效率和時間會認為Roomba 961清潔效率很低。不過筆者家中室內布局過于混亂,加上家居地形比較復雜,既有木地板,又有地毯,還有沙發底部的各種線材。Roomba 961清潔耗時較長,在沙發底部就多次遇到電線纏繞,不過都順利脫困。
觀察發現,家中的地毯會對Roomba 961清潔效率形成一定的影響。掃地機器人底部能正常通過地毯,但是邊刷偶爾會有卡入毛毯與地板之間縫隙情況發生。對于有清潔地毯需求,以及有寵物的家庭,更建議大家選擇Roomba 980。該機型獨有勁吸模式,可以讓機器人以更大吸力清除藏匿在家居下方、周圍和后方的污漬。另外,Roomba 980獨有的地毯自動增壓功能,在行駛到地毯或地墊上時自動開啟勁吸模式,離開地毯會回到原來的吸力,更節約電耗,也更環保。
要指出的是,雖然在復雜家居環境中耗時較長,但是清潔效果很好。LD大人表示,木地板、毛毯上的碎屑、毛發吸得都挺干凈。
通過這段時間的正常使用,筆者建議用戶盡量不要讓室內家居環境過于復雜,確實會影響到掃地機器人的工作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筆者了解到的朋友家中用得掃地機器人,這款產品在算法上更合理,更真實。具體來看,掃地機器人清潔的室內面積,這款產品為實際的清掃面積,而市面上部分產品所顯示的是經過二次計算后的房間面積。
簾帳穿越
看到有的用戶說掃地機器人經常卷進家中的窗簾出不來,正好家中有落地窗,于是把掃地機器人放到了窗簾后面啟動進行觀察,Roomba 961正常進出沒有任何問題。
沙發上鋪的比較厚的墊子也沒有影響到掃地機器人的運動軌跡。
不過要強調的是,如果家中窗簾有窗簾穗兒,存在有卷入底部贓物吸取器中橡膠滾刷的風險。下面動圖中的掃地機器人在底部卷入了毛線,雖然是防纏繞設計,而且只是一根毛線,沒有影響設備的運行,但還是在一個清潔周期(一次清潔)內就對橡膠滾刷造成了磨損。
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要盡量避免地上有類似粗細的線材。當然,毛線卷入時也不用擔心,設備在卷入東西會發送信息到APP,讓用戶及時了解運行情況。此時,要記得即使清理,以減小耗材的磨損。
光線條件不佳表現
由于使用vSLAM視覺定位和構圖技術,那么攝像頭對掃地機器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此,特意在Roomba 961的親,月底要到了,我們需要提前做總結。麻煩今天把截止到今天發布的原創文章數量和PV給我下表格哦,多謝攝像頭上部用一塊黑色眼鏡布遮擋進行觀察。畢竟這種物體掉落遮擋攝像頭的情況也很有可能遇到。
實際使用中,遮擋了攝像頭的Roomba 961仍可以正常工作,并沒有受到明顯影響。事實上,這得益于Roomba 961采用的多重傳感系統。不僅有vSLAM視覺定位和構圖技術,Roomba 961上還搭載了Optical Float Sensor(光學移動傳感器)和Wheel Odometry(輪胎里程計),以及以及其它碰撞、懸崖、沿邊傳感器等傳感器技術。不僅讓Roomba 961不再怕“黑”,導航也能更加精準。
虛擬墻
這款掃地機器人使用了很能彰顯iRobot技術實力的 Dual Mode Virtual Wall(雙模式虛擬墻),以此來幫助用戶在不需要清潔的區域進行遮擋。
通過上下調節虛擬墻側面開關,可以實現直線最長3米遠,半徑60厘米扇形區域的遮擋。
在門框邊和家中狗狗水盆邊的測試發現,掃地機器人運行到虛擬墻開啟的范圍內時,會即使調整路線。
返回充電基座
在這幾天的使用中,iRobot Roomba 961都能及時地返回充電基座進行充電。
唯一的一次沒能及時返回,是因為LD大人在Roomba 961清潔完樓下后,把設備放到了二樓的臥室進行清潔。由于Roomba 961的防跌落設計,設備不能成功返回到一樓的充電基座。在多次報警提示無人理睬后,Roomba 961以停工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此時,設備總運行時間為71分鐘,與外包裝上標明的充滿電最長運行時間為75分鐘基本無差。
此外,趁著Roomba 961充電時特別用功耗測試儀試了一下,瞬時功耗為24.8W。網上查了同類產品的瞬時功耗表現,這個數值基本在中等水平,滿意。
這段時間的使用經驗告訴筆者,只要讓設備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工作,家居環境即使比較復雜,掃地機器人通常也能成功脫困,順利返回充電基座。不過,過細的繩線、窗簾穗兒等特殊情況還是要注意。萬一纏住致使設備耗盡電量不能及時返回充電樁,用戶可以在手機清潔地圖上查看Roomba停住的位置;另外也可以在手機上通過查找機器人選項(界面最后一頁)讓機器發出聲音來找到。
清潔保養
iRobot Roomba 961清潔很省心。Roomba 961集塵盒內置傳感器,一旦收納污物過多,設備會報警提示。
清潔時只需按住尾端按鍵即可去下集塵盒,打開集塵盒蓋倒掉灰塵污物即可。
過濾網清潔同樣簡單,取出后抖落灰塵即可。
底部雙膠棒清潔主刷采用毛發防纏繞設計,取出后,會發現毛發都聚集在主刷兩端,清理十分方便。
Roomba 961的設備使用狀態及保養情況,可通過APP從手機端隨時掌握,輕松簡單。
總結
iRobot Roomba 961集iAdapt
?2.0視覺定位導航系統、vSLAM視覺定位和構圖技術、以及輪胎里程計、地面追蹤傳感器等多重傳感系統......,諸多掃地機器人領域頂尖技術的結合打造出了這樣的一臺掃地機器人。2002年,iRobot推出Roomba掃地機器人產品后很受用戶歡迎,成功地讓掃地機器人進入公眾視野,變得流行了起來;今天iRobot依舊很流行,因為確實很好用,絕對是懶人的福音,一款為生活便利而生的產品。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