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is黃勁松:用歐洲“空凈”品質,服務中國市場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2018年5月31~6月2日,ECOTECH CHINA 全球最大空氣新風展再次相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作為世環會系列展之一,此屆展會吸引超過500家展商,展出面積達3200?。成立于2014年的瑞士科技品牌aeris受邀攜帶全系列空氣凈化新品亮相此次空氣新風展。6月1日,aeris空氣處理顧問、市場總監黃勁松在受訪時將深度分析了中國空氣凈化器行業的現狀及發展,并將aeris如何開拓亞洲市場,如何傳遞智能、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打造差異化的好產品進行了解讀和分享,作為在空氣凈化器行業深耕近20年的“老兵”,黃勁松相信,中國需要aeris這樣的好品牌和好產品。
把握需求,看好中國市場
“空氣凈化器不是古董,一千年前的產品不比一百年前的好。”采訪伊始,黃勁松就形象的舉例說明,空氣凈化器這類科技產品,不是越老越好。他告訴記者,aeris成立于瑞士,創始團隊多為科研人員與工程師,是一家專注于健康的企業,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各種健康解決方案,呼吸、飲水、飲食和睡眠健康方面,aeris都會陸續幫助用戶解決。而在產品上,無論是工業設計,還是核心元器件的制造全部由瑞典工程師完成。為什么瑞士人會生產設計空氣凈化器呢?黃勁松表示,花粉過敏、冬季供暖造成的交差感冒以及瑞士工程師全球的制造思維是瑞士人做空氣凈化器的三大原因。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北京地區空氣凈化器銷售額腰斬,同比下滑57.6%;全國市場同比下滑24.9%。在經歷了過去幾年高速增長之后,空氣凈化器市場增速正在放緩。而原因,主要是霧霾天氣正在減少,空氣質量大幅提高。“在中國,大部分空氣凈化器企業都是因為霧霾而賣產品,靠天吃飯賺快錢。”黃勁松表示,空氣凈化器要找準用戶需求,室內空氣健康才是未來發展的重點和趨勢。面對整體空氣凈化器下滑的市場,黃勁松認為,目前市場魚龍混雜,品牌眾多,行業還處在初級階段。很多用戶選擇了顏值低、質量差的產品,隨著市場的發展,aeris會憑借自身的優勢脫穎而出,因為aeris做產品的優勢和理念,與那些賺快錢的公司不一樣。

凈由芯生,細分耗材解決不同污染
對于如何做好空氣凈化器,黃勁松說,首先,產品要漂亮,工業設計要出眾,要做的簡潔的美。以aeris的產品設計為例,全部一次注塑成型,成本很高。第二,簡潔的美,也體現在顯示屏上,化繁為簡,砍掉了形同虛設的按鍵功能,操作的細節都在手機APP上完成。第三,一體成型的密封性很高、機身也非常堅固。第四,就是在耗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針對不同的使用場景,aeris分別做了側重于隔離、吸附以及分解的耗材。黃勁松表示,隨著空氣凈化器的使用,用戶側重點也會發生變化,比如初期是為了處理吸煙,那么耗材就要以去除“二手煙”為主,后續家中裝修,就可以選購側重去除甲醛的濾芯。除了工業設計和濾芯的問題,產品穩定性也非常重要。黃勁松說,好產品要用十年以上。

aeris在濾芯上面的優勢非常明顯,黃勁松告訴記者,在原材料上,市面上大部分現有的濾芯濾網由塑料制造,而aeris的HEPA濾網由醫療級別的玻璃纖維打造。最大的不同在于對于玻璃纖維材質,商家在測試時無法作假,無法附加靜電,而且有著更長的使用壽命。而且我們使用了創新的材料結構,保證通過濾芯的高氣流量,這樣我們擁有更高的濾網等級而不降低CADR。第二點不同是我們的濾芯結構設計,aeris濾芯不僅厚度市面罕見,而且褶皺層密度極高。相對于歐洲以及美洲的其他濾芯工廠,這種aeris獨創的一體化濾芯只有我們位于瑞士的濾芯工廠可以生產。

推出新品,深度布局中國市場
消費觀念愈發理性用戶,對空凈品牌以及產品無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滿足不同人群需求、卡位垂直市場的細分化產品在2018年陸續面市,包括針對兒童、孕婦等不同類型人群的空氣凈化器,以及車載、商用等不同使用場景的空氣凈化器產品。黃勁松也表示,2018要推出更多的產品,并關注除甲醛、除異味、殺菌、加濕凈化等多元化功。事實上,在歐美、日韓等地區霧霾并不嚴重,但是空氣凈化器的滲透率卻很高,消費者也并不僅僅是為了應對霧霾而購入空氣凈化器,室內空氣治理才是行業飛來發展的趨勢。黃勁松也希望,在自己的帶領下,可以將aeris做成空氣凈化器行業中的蘋果手機,不僅僅是產品設計領先、操作性能優越,更要有好的服務。采訪中,黃勁松并不認可小米空氣凈化器的發展,低價競爭只會毀掉空氣凈化市場的健康發展,有利潤才有服務、才會有好的工業設計。

談及渠道布局,黃勁松認為,線上和線下要相互配合,結合起來才會有好的服務。他說,中國用戶現在很注重體驗,要在線下了解一段時間,才會選擇購買。因此,aeris也在線上線下進行綜合布局,除了進入高端賣場,甚至還在線上推出了非常具備性價比的產品。但價格不是唯一,黃勁松告訴記者,品質、足夠服務的利潤才是重要的。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