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的未來,中國企業如何擁抱世界?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4月15 日,第125屆廣交會開幕,這是我國多年來堅持對外開放戰略的有力見證和生動縮影。
改革不停,開放繼續。面對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背景,改革開放的新藍圖如何繪就?中國企業如何繼往開來,更好地擁抱世界?國內多年活躍在廣交會上的各種類型、各個領域的民族領軍企業在廣交會上給出了答案和示范。通過自身在“走出去”與“引進來”中的探索與實踐,中國企業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智慧、中國自信與中國精神。
近40年來,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從206.4億美元增加到41045億美元,年均增長14.5%,占全球進出口比重從0.77%提升至11.48%,在全球貨物貿易規模排名由第30位上升至第一位,2009年我國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2013年躋身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
與此同時,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不少中國企業乘勢而上、勇立潮頭,紛紛“出海打漁”,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在國際市場中的資源配置能力、行業引領力、產業話語權等日益增強,并刷新人們對于中國制造的認知,這其中,涌現出華為、格力、中國高鐵等一大批“出?!钡某晒Φ浞逗晚懏敭數拿褡迤放?。
這些制造業領域的佼佼者在推動“讓世界愛上中國造”之時,也為當前及未來更多中國企業投身“一帶一路”建設等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提供寶貴經驗。比如,誕生于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的廣東珠海的格力電器,不僅得風氣之先,在全球視野中找準自身定位,在充分的市場競爭中憑借自主創新掌握發展的主動權,實現由追跑轉向并跑和領跑,成為了中國制造“走出去”的一張亮麗名片。
數據顯示,2005年至今,格力家用空調產銷量連續13年領跑全球,2017年,格力家用空調全球市場占有率達21.9%,繼續衛冕冠軍,其自主品牌產品已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不僅如此,近些年,不管是在國際大型展會上,還是海內外一些重要場館項目、重大工程項目中,都頻頻出現格力的身影。遠的不說,就拿2018年為例,這一年,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等,格力的國際化進程明顯提速,先后中標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世貿中心光伏空調項目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個標桿工程,如肯尼亞—埃塞爾比亞變電站、岡比亞議會大廈、毛里塔尼亞非盟峰會酒店、喀麥隆體育場、贊比亞東方省醫院等大型項目工程,其中,格力自主品牌在中東、亞太地區市場表現最為搶眼。
20多年來,從無名家電小廠蝶變為空調巨頭乃至全球型工業集團,格力電器憑什么能夠享譽全球、穩步推進國際化進程,走出一條從“產品出?!钡健捌放瞥龊!钡膰H化之路呢?
筆者了解到,格力在國際化進程中堅持“先有市場,后有工廠”的發展原則,拒絕盲目擴張、野蠻擴張,不以出口數量或者獲利多少為目的,堅持把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帶給全球的消費者。同時,格力堅持以質量取勝的路線,通過24項“國際領先”技術和專利掌握技術制高點和市場話語權,在不斷推出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的基礎上,專注于打造自有品牌。在海外市場的開拓中,格力注重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致力于改善當地的人居生活環境,在促進當地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幫助一些貧困地區增加就業、稅收等方面都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進一步講,格力在國際化的進程中走出了一條通過技術驅動、品牌創新、履行責任等廣受認可的全球化品牌路徑,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并未局限于輸出產品和品牌,還扛起了“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大旗,通過自身示范、以點帶面為中國制造正名,不斷扭轉國際市場上存在著的對于中國制造“大而不強”“低價劣質”等刻板印象,帶領著更多的“中國造”躋身國際主流品牌,展現了行業領軍企業的風采。
進入新時代,邁入新征程,需要新動能。改革開放第二個40年的大幕已經開啟,在國企深化改革、政府減稅降費政策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多重政策利好和區位優勢下,中國的企業在全球化市場的競爭中將底氣更足、機遇更大,同時面臨的挑戰和風險也前所未有,而這更需要企業和企業家們不斷地自我賦能,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如此才能更好地完成新時代賦予的使命。
董明珠日前也曾表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業更要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動力,提高自我要求,謀求創新發展,牢記使命履行責任,真抓實干多做貢獻。為消費者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總之,好的時代永遠屬于那些敢闖善贏的“弄潮兒”。以格力等為代表的中國制造業領軍企業的成功再次印證了一個道理:堅持自主創新則是中國造挺起脊梁的前提和關鍵,而堅持共贏發展則讓中國企業行穩致遠、贏得尊重。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