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電壓力鍋市場到底難在哪兒?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2019年以來,家電行業不論黑電、白電、廚電還是小家電,均出現下跌局面,整體市場一片低迷,電壓力鍋市場也不能幸免。中怡康測算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電壓力鍋市場規模為64億元,同比下降6.8%;零售量為1630萬臺,同比下降4.0%,呈現量額齊降的局面。與電飯煲市場2019年進入下行拐點不同,電壓力鍋近年來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2017~2018年在整體家電環境向好的情況下,電壓力鍋市場曾有小幅回升,到2019年再次走入下行通道,陷入增長瓶頸(見圖1)。
2019年電壓力鍋市場的“難”到底難在哪呢?筆者從市場環境、產品結構、產品特性的維度進行一一解讀。
市場量需減弱,電商紅利不再
2019年1~11月,電壓力鍋市場銷量同比下降4.0%,與2018年同期5.2%的增速相比,需求明顯下降。
分季度來看,電壓力鍋市場在2019年第一季度表現相對較好,銷售額同比微降0.6%,銷量同比增長2.4%,到第二和第三季度,市場降至谷底,量額同比降幅均超10%。同時,電壓力鍋市場均價也節節下滑,2019年1月的市場均價為425元,到11月市場均價下降至350元,下降幅度接近18%。市場均價下移導致整體市場銷售額降幅大于銷量,但以價換量效果微弱,進一步說明市場需求確實有所下降,電壓力鍋行業短期內會處于寒冬狀態。
從渠道維度來分析,線上和線下市場的占比呈現出此消彼長態勢,到2019年11月,線上和線下市場占比基本呈五五開;線上市場銷售額同比下降3.0%,線下市場銷售額同比下降10.6%。雖然線上市場表現仍好于線下市場,但不容樂觀的是,線上市場首現負增長,可見電商紅利正在逐漸消失。
產品結構變化不大,市場動力不足
在低迷艱難的市場環境中,大部分品類還在積極尋求市場增長亮點,不斷探索行業新的發展前景,比如電飯煲市場開始深耕細分市場,小容積電飯煲、脫糖電飯煲成新的增長點,努力帶動行業走出寒冬。目前,電壓力鍋市場表現出的現狀是產品升級慢,技術創新不夠,市場回溫動力明顯不足。
從產品結構看,多年來,電壓力鍋市場產品結構變化不大。線上市場仍以電腦圓煲為主流產品,占比高達5成,且將繼續提升,而線下市場IH方煲占比繼續提升。從品牌競爭表現來看,雙線市場的TOP10品牌中,美的、蘇泊爾、九陽三寡頭仍以超過80%的市場份額霸占市場前三位置,鮮有新品牌攪局。
頭部品牌創新不足,產品同質化嚴重
目前,各廠商在電壓力鍋的中途開蓋、收汁等功能上下功夫,但這些技術的升級只能在市場中獲得短期的關注,對市場新增拉動力效果不明顯。2019年推出的新品中,線上市場仍以電腦圓煲為主,線下市場主推IH方煲,頭部品牌推出的新品在技術上也多為“冷飯熱炒”,亮點不多,產品同質化嚴重。
除了大環境低迷的因素外,電壓力鍋的現狀與產品自身特點有一定關系,從做飯功能來看,有勁敵電飯煲,2019年開始多品牌開始在電飯煲產品上增加微壓、高壓等功能,轉移了部分消費者的注意;從燉菜功能來看,電燉鍋也不是“省油的燈”。產品特色不鮮明、可替代性強是電壓力鍋陷入發展瓶頸的內因。
凜冬已至,2019年電壓力鍋市場增長動力不足。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認識到,市場需求雖然低迷、市場雖然疲軟,但需求并未消失,只是出現階段性的調整和反復。所以,電壓力鍋想找回市場的春天,還是得從產品功能上有所創新,改變產品同質化,向更加專業化的電器發展。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