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exEnable:將柔性OLCD技術推向市場,以更低成本助力實現(xiàn)更多應用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鄧雅靜,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近年來,圍繞誰才是下一代顯示技術,業(yè)界展開了廣泛討論。目前來看,雖然OLED因為成本高等因素只占有較小的市場份額,但憑借其輕薄、柔性、色彩表現(xiàn)力佳等優(yōu)勢得到眾多主流彩電整機廠的擁戴,被認為是下一代顯示技術中最有力的競爭者。2020年3月31日,F(xiàn)lexEnable公司面向大眾市場推出成本更低且可擴展性最高的柔性顯示技術——OLCD,不僅為顯示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注入新鮮血液,而且讓下一代顯示技術之爭更添不確定性。近日,F(xiàn)lexEnable公司策略總監(jiān)Paul Cain接受了《電器》記者的采訪,就記者關注的OLCD與OLED的區(qū)別、OLCD技術的競爭力、OLCD的應用前景等問題給出了答案。
與OLED技術相輔相成,滿足不同應用需求
何謂OLCD?Paul Cain給出了形象而準確的定義。他說:“OLCD是在柔性基板上使用高性能有機晶體管的無玻璃型款LCD技術。OLCD堆疊與玻璃LCD堆疊相似,不過使用纖薄的三乙酰纖維素(TAC)薄膜代替玻璃,并且配合完整的低溫材料套件。OLCD具有纖薄、輕巧、防碎裂和貼合性的優(yōu)勢,并可提供與傳統(tǒng)玻璃LCD相同的品質和性能。”
可以說,OLCD就是具有柔性特質的LCD。事實上,目前市場上很多LCD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柔性特質。那么,與OLCD的柔性特質有何差異?Paul Cain解釋說:“在LCD市場占據(jù)主導地位的是玻璃制成的剛性顯示器,除了將玻璃彎曲成兩米左右半徑的少數(shù)彎曲顯示器和電視之外,這些顯示器大多是平坦的。”
既然OLCD具有優(yōu)于LCD的柔性特質,那么OLCD和現(xiàn)在市場上技術相對比較成熟的OLED有何不同之處?Paul Cain詳細介紹稱:“其一,OLED雖然在對比度、色彩和速度方面提供了出色的屏幕性能,但在使用壽命、成本和尺寸可擴展性方面存在限制。OLED的使用壽命與亮度成反比,因此它不太適合既需要高亮度又需要長壽命的應用,不適合屏幕始終開啟的應用。OLCD在這些方面優(yōu)于OLED。其二,OLED的制造工藝對研發(fā)經(jīng)費和材料成本要求較高,這導致總的制造成本非常高。由于OLCD可以使用現(xiàn)有LCD供應鏈中的許多相同組件,例如偏振片和背光單元,可以使用現(xiàn)有的TFT/LCD生產(chǎn)線制造,具有與玻璃同類產(chǎn)品相同的像素密度、對比度、色彩和速度,因此,制造成本接近于玻璃LCD。其三,OLED的制造步驟使其非常難以較低的成本擴展到大型尺寸。這些屬性使得OLED更適合應用在智能手機和智能手表上,但是在更大尺寸應用上,成本較高。OLCD具有更簡單的工藝流程,復雜性與非晶硅LCD的工藝過程相似,產(chǎn)品可以擴展到非常大的尺寸,適合需要較大面積和/或較長使用壽命的應用,例如智能家電和消費電子產(chǎn)品、汽車、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電視和數(shù)字標牌。”
總結二者的優(yōu)劣,Paul Cain認為,OLCD和OLED是相輔相成的技術,兩者能夠為顯示市場的所有主要細分領域帶來靈活性。
量產(chǎn)有待早日實現(xiàn)
眾所周知,OLED之所以沒有在更大尺寸的電視等領域獲得大規(guī)模應用,歸根結底在于量產(chǎn)成本高。在這種市場環(huán)境中,F(xiàn)lexEnable正在加速推進OLCD的量產(chǎn)。
據(jù)Paul Cain介紹,我們正在與顯示器制造商合作,于2021年進行OLCD的批量生產(chǎn)。我們可以幫助客戶將較舊的LCD生產(chǎn)線重新用于制造OLCD柔性顯示器,可以說,OLCD是迄今為止成本最低的柔性顯示器,我們?yōu)轱@示器制造商提供了從現(xiàn)有顯示器工廠獲取更高利潤的機會。不僅如此,F(xiàn)lexEnable還提供用于生產(chǎn)的完整工藝流程IP和有機薄膜晶體管(OTFT)材料套件FlexiOM。FlexiOM材料是專門針對OLCD的工藝用途開發(fā)和測試的,為OTFT制造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
從顯示器制造商的角度來看,隨著更多的10.5代生產(chǎn)線投入使用,關閉或重新利用較舊的小型LCD制造設施的壓力將越來越大。在Paul Cain看來,OLCD經(jīng)過專門設計,可以利用較舊的LCD顯示屏生產(chǎn)線,以便快速轉向柔性OLCD制造,同時優(yōu)化供應鏈。因此,Paul Cain預期將有越來越多的工廠采用OLCD,抓住這一數(shù)十億美元的市場機遇,提供多樣化的產(chǎn)品并增加旗下顯示器收益,同時重新定義人們在生活中使用顯示器和有源表面的場所和方法。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鄧雅靜,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