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直播挑戰更高目標?董明珠直播帶貨的上限在哪里?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距離上一次直播不過半月,董明珠又開始醞釀新一輪的6·18直播了。
在6月1日直播銷售65.4億之后,直播成交額對董明珠的吸引力大概已經弱化。饒是如此,格力依然在緊張籌備6.18的直播,準備沖刺更高的目標了。
在直播帶貨這件事上,董明珠的上限短時間內很難預測,但可以肯定的是,她至少有兩個“下限”,要在接下來的直播中完成。
深化“新零售” 帶領100萬線下經銷商謀生
董明珠不止一次表示,自己做直播并不是單純為了帶貨,而是“在為幾萬經銷商探路”。
格力與其經銷商,可以說是密不可分的“戰斗伙伴”。自1997年格力探索出與經銷商共同參股成立銷售公司的營銷模式后,格力與經銷商之間就形成了“雙贏”局面:格力通過銷售公司規范各地區經銷商行為,保證銷售政策貫通;銷售公司作為當地唯一的合法機構統籌管理區域內所有專賣店,可以根據當地消費者情況靈活經營。此后二十多年的時間里,格力與經銷商默契配合,共同打下了家電市場的“半壁江山”,成就了格力電器難以撼動的龍頭地位。
而伴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理念和消費習慣正發生著深刻變化,家電行業傳統的線下零售模式也面臨新挑戰,董明珠和她的經銷商,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因此,透過表面的銷售數據我們應該看到,董明珠直播的深層目的之一,是帶領這100萬“戰斗伙伴”尋找新形勢下的發展路徑。她正在下一盤大棋。
從抖音首秀,到后來的快手、京東、6·1品牌秀,董明珠一邊垂身示范,一邊和經銷商展開深度合作,在直播中探索出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形式——一方面,通過線下地推精準獲客,在直播間實現銷售轉化;另一方面,通過線上直播獲取流量,再引流到線下專賣店進行體驗和消費,以此形成線上營銷、獲客、線下服務的完整閉環。
董明珠的初步嘗試是成功的,6·1直播的65.4億銷售額就是證明。而董明珠接下來的方向也很明確,那就是通過直播活動繼續深化“新零售”合作模式,同時帶領“格力3萬家專賣店的經銷商改變過去的服務思維、服務理念、服務行為,跟上這個時代”。
打破刻板印象 展現格力多元化品牌形象
或許是“好空調 格力造”的口號太深入人心,一提起格力,大眾的第一反應就是空調。一方面,這反映了大眾對格力空調的認可,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格力其他品類在大眾視野中的認知度不夠。
其實,在空調之外,格力在生活電器、智能裝備、通信設備、模具等眾多領域均有涉足,并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成果。以生活電器為例,目前格力生活電器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品類體系,產品涵蓋冰箱、洗衣機、電飯煲、空氣凈化器等多元產品,覆蓋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格力、晶弘、大松三大消費品牌,也給格力的多元化布局增添了助益。
近些年,格力又進一步在智能家居領域發力,推出了可以全屋聯動的“零碳健康家”。然而這些同樣繼承了“格力核心科技”的產品與格力空調的巨大光環比起來,顯然還不夠“亮”。
所以董明珠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扭轉大眾“格力只有空調”的刻板印象,讓格力其他生活電器同樣“走到聚光燈下”。這也是為什么在6·1直播中,董明珠專門用一上午的時間來展示公司的科技展廳、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中央空調核心零部件制造工廠,為的就是通過這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將格力的研發實力及對產品質量的嚴格把控“講述”給觀眾,這遠比其他直播坐在屏幕前生硬地宣傳產品要更有信服力和說服力。
(圖為董明珠帶領嘉賓參觀大型中央空調核心零部件制造過程))
據悉,格力6·18直播依然留出了專門時間用來“講故事”,當天董明珠將帶領嘉賓揭秘口罩生產流程,參觀芯片工廠,以此展示格力的科技實力和戰略布局,而格力全品的家電產品,也將在精心打造的多元生活場景中得以展示。
如此看來,董明珠的直播帶貨從一開始就帶著“生存轉型”的深層考量。而在勢必完成這兩個“下限”的信念支撐下,董明珠直播帶貨的“上限”可能會隨著未來的直播成績而不斷刷新。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