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海爾智家海外業務如何做到逆流而上?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時至8月,全球抗疫正在從“遭遇戰”到“持久戰”過渡,國際貿易、跨境投資、人口流動、航空貨運都呈現驟降趨勢,中國企業海外業務面臨巨大考驗。然而,海爾智家海外業務實現逆流而上,并且榮登谷歌與凱度聯合發布的“2020年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榜單第六位,位居行業首位。那么,海爾智家是如何做到的?
展現出強大抵御風險能力
作為最早開啟全球化布局的家電品牌,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堅持,海爾智家已經從出海、入海,邁進了“造海”的新發展階段。現階段的海爾智家,堅持踐行品牌全球化布局與創牌,旗下已經擁有海爾、GE Appliances、Fisher & Paykel、卡薩帝、統帥、AQUA、Candy七大國際家電品牌,形成了對全球各個國家不同層次、不同需求消費群體的精準覆蓋。
海爾智家堅信,本土化是提高全球化競爭力的重要支撐。因此,在海外市場方面,海爾智家通過構建研發、制造、營銷“三位一體”的本土化策略。以研發為例,海爾在全球范圍內布局“10+N”研發體系,緊密對接40萬家一流資源網。
同時,海爾智家在全球構建完整合理的供應商布局。海爾智家在海外區域擁有2000余家優質供應商資源,支撐著海爾七大品牌的全球供應鏈差異化競爭優勢。
因而,即便在嚴峻的疫情影響下,海爾智家的海外訂單不會僅依賴于當地客戶,而是能夠憑借自產、自銷、自驅動促進增長,從而展現出更大的抗風險能力。這便使得在當前這一特殊時期下,海爾智家能從容應對。
未雨綢繆,海外市場轉“危”為“機”
上半年,疫情沖擊全球,家電市場持續震蕩。然而,海爾智家的海外業務卻表現可圈可點,尤其以日本和泰國為代表,都交出了傲人成績單。
以日本市場為例,早在疫情初期,海爾日本未雨綢繆,積極準備“突圍預案”,做好生產銷售雙保障,轉“危”為“機”,實現銷售業績的逆勢突破。
具體來看,1月底國內疫情迅速蔓延,導致2~3月許多國內家電制造業停工停產,出口業務也因此受到巨大阻礙。然而,海爾日本及AQUA日本則依靠全球供應鏈體系,保障了其在日本市場2~3月的產品穩定供應,沒有出現斷貨現象,繼續保持新生活NO.1的市場地位。
泰國也受到疫情影響,不少家電品牌因此下調銷售目標。然而,海爾泰國積極通過線上營銷和渠道轉型,市場業績實現逆勢增長。據海爾智家提供的數據顯示,海爾泰國連續5個月收獲30%以上的整體增長,展現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
同時,在國內疫情爆發后,海爾智家開始對海外工廠在疫情期間的供應鏈風險進行預算,特別是泰國工廠、越南工廠供貨的風險。因此,在泰國疫情爆發前,借助海爾全球化供應鏈資源,期協同泰國工廠提前生產備貨,保證了市場需求。
無疑,海爾智家在疫情期間的表現,都讓我們看到了品牌的韌性以及本土化策略對全球化的重要意義。每當危機襲來時,往往伴隨著新的機遇。而此次疫情下,海爾智家對市場的正確預判以及快速反應,都令它的全球化之路走得更加從容。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