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自強:此心安處,是中國(十)——踐行“美的研發體系總架構師”(四)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陳莉,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除前文中提到的各個基礎技術外,在美的中央研究院建立之初,胡自強做的第一份《工作規劃》里,還呈現了海外研發中心以及創新中心的發展規劃。
在這份《工作規劃》里,除位于廣東佛山順德的中央研究院,在國內還布局了上海研發中心,在國外布局了美國、德國和日本研發中心。目前,這些研發中心均已成立并運營,另外還有2017年在意大利米蘭設立的工業設計中心。在海外研發中心中,最為成功的當屬最早成立的美國研發中心。“美國是全球除中國以外最大的市場,市場成熟,競爭激烈。另外,美國也是全球頂級人才的聚集地。”胡自強說,“美的想做全球化,美國市場是必須首先拿下的高地。”
美的美國研發中心外景
布局海外,從最重要的市場入手
在2020年10月舉辦的美的科技月上,胡自強曾提到,做好海外研發中心,最首要的,是找到好的帶頭人。“除技術水平和對本地市場的了解外,他需要有領導力,有很強的溝通能力。他需要取得總部的信任,拉通雙方的需求,合理利用雙方的資源,為當地市場服務。”
要同時滿足這些條件,胡自強盯上了自己的老朋友、老同事Mark Wilson。胡自強在GE中央研究院時,Mark Wilson是當時GE家電事業部制冷系統負責人,與胡自強多次在項目中進行合作,雙方都非常認可對方的研發能力和職業精神,并積淀出深厚的友誼。“當時美國要實施新的能效標準,所有的冰箱都需要重新設計。我們與GE中央研究院胡自強的團隊一起合作,開發冰箱新平臺的風機風道系統優化項目。后來,胡自強又來到GE家電事業部,我們一直在一起工作。即使他后來離開GE,我們的聯系也一直非常緊密。”美的美國研發中心負責人、在美的內部被人親切地稱為“馬大爺”的Mark Wilson對《電器》記者說[詳見《電器》雜志2021年第八期第77頁,《胡自強:此心安處,是中國(二)》]。
2014年底,正在休假去打獵路上的“馬大爺”接到了胡自強的電話。“他說,美的準備在美國大干一番,并問我想不想加入。”“馬大爺”清楚地記得,當時自己的回復是:“這很好。但是我并不認為我會加入。”多年以后,“馬大爺”評價自己的回復時,這樣說:“我的感覺是,美的發生了什么,但是我不認為這會跟我有關。”
事實上,在當時,“換工作”對Mark Wilson來說,是一個從來沒有過的想法,都無從去談這個決定是否艱難。“職業生涯一開始,我就在GE,30多年從來沒有換過工作。”Mark Wilson說,“我在GE工作也非常愉快。”但是Mark Wilson也承認,他內心一直燃燒著“想要去創業的小火苗”。他更承認:“很顯然,胡自強知道我一直都有‘初創之心’。他認可我的專業能力,更知道我會享受從無到有到發揮價值的初創過程。”
所以,一段時間后,“非常懂Mark Wilson”的胡自強給他打了第二個電話。電話里,胡自強邀請Mark Wilson到中國的美的總部來看看。基于對胡自強的信任,Mark Wilson同意了。“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技術背景,都是我擔心的,但是胡自強對美的非常有信心。”Mark Wilson說。
2015年初,Mark Wilson來到中國。這是一次讓人難忘的旅行。不但美的在面試Mark Wilson,Mark Wilson也在考察美的究竟有多大決心來開發美國市場。“整個過程讓人非常興奮。”Mark Wilson說,“我見到了方總,見到了集團的高管,見到了事業部的總經理。大家都在談論一件事情,那就是美的如何做好全球化和本土化。我知道,這個戰略是全集團的共識。這讓我非常激動!”
2015年2月,Mark Wilson正式出任美的美國研發中心負責人。第一個月,他一個人在家辦公。在這個月里,他思考了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的方向,并做出任務目錄。他思考在符合當地法律的基礎上,如何構建研發中心并充分利用當地扶持政策。
1個月后,Mark Wilson帶著自己的這份規劃,再次飛到中國。這次旅行的目的,一方面,是要與美的總部討論確定這份規劃;另一方面,是要找到一個美國研發中心與美的總部的拉通協調人。
很顯然,這個人選非常重要。他要了解美的,還要有足夠的國際視野,要擅于溝通。當然,懂技術是最根本的要求。對于這個人選,胡自強也非常重視。他要求每個事業部推薦3個人,并與Mark Wilson一起面試,最終確定了時任美的廚電事業部共性技術負責人的張國君。當時,張國君在美的已經3年,在此之前,他在一家跨國公司中國區負責幾類家電產品的研發和企劃。
確定人選之后,張國君隨即就投入新的工作當中。無論張國君,還是Mark Wilson,都清楚地記得,在胡自強的辦公室里,他們與胡自強和時任美的國際事業部總裁的張克宇一起,激烈地討論,并在白板上寫下達成共識的規劃。美的的美國研發本土化夢想,就在這塊白板上正式啟航了。
從初創到成為美的在美國的“窗口”
一切從零開始,難度可想而知。找辦公地點,建團隊,找項目。從中國回到美國后,Mark Wilson就馬不停蹄地開展工作。
不久,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第三個人,也就是烤箱平臺負責人到崗了。但是,辦公地點還沒有確定,Mark Wilson只能與烤箱平臺負責人一起在星巴克上班。2015年6月,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租到了300平方米的臨時辦公室,成員也擴大到10個人。
2015年,胡自強(右)與Mark Wilson在美的美國 研發中心臨時租用的300平方米的辦公室前留影
“辦公室的衛生,都是專家們自己搞定的。”張國君回憶說。“這完全就是一個初創公司,我很享受這個過程。”Mark Wilson說,“更讓人踏實的是,我知道,這個‘初創’的背后,是世界500強的美的,是美的在研發體系的堅定投入,是美的堅定的全球化戰略。”
“決策、組織、預算、從無到有組建安規團隊,考慮實驗室建設,考慮美國研發中心的規劃與總部結合,我自己也在學習過程中。”Mark Wilson表示,同時,還要在美國本土找到高端專家人才。“他們都同我一樣,要說服他們離開已經工作很多年的大公司,我需要讓他們相信美的的戰略和愿景。”他說。事實上,招人也的確有很大難度。“美國消費者對于美的這個品牌非常陌生。”張國君說,“Midea? Media?‘媒體’牌?很多人都分不清,更不要說吸引專家加入。”即便是專家已經加入,對美的以及美的的美國戰略,也具有一種客觀評判的心理。如何讓這些專家全心投入工作中,也是擺在Mark Wilson和張國君面前的難題。
胡自強每年兩次到美國研究中心,為團隊答疑解惑,解決問題
自Mark Wilson入職起,胡自強每年去兩次美的美國研發中心。一方面,胡自強要給這個團隊講一講美的的現狀,美的的全球化戰略以及美的在美國市場的潛力,讓他們感覺到在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的工作非常有價值。“美的是不是真的有決心拓展美國市場?在這一過程中,美國研發中心的定位是什么?這都是專家們異常關心的問題。”胡自強說。另外,美的美國研發中心在與中國團隊打交道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胡自強也會與Mark Wilson、張國君一起,幫助他們溝通和解決。
更為重要的是,胡自強也在催促他們加速投入,包括各種實驗室的建設。“我從不懷疑美的美國研發中心團隊的水平和能力。唯一的條件,就是需要加快建設。有了這些高水平的設施,才有可能出成果,有了成果,才可能在美的被認可。”對此,胡自強解釋說。
2017年4月,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的辦公地點搬遷到現在所在地。這一研發中心建筑面積為3000平方米,實驗室占用了其中的1800平方米。“目前建成投入使用的實驗室有10個。”張國君對《電器》記者說,“除空調、冰箱、洗碗機、洗衣機、干衣機、熱水器、電烤箱等產品實驗室外,還有創新實驗室和安全實驗室。其中,3個實驗室具備升級為UL自認證實驗室的能力。”除實驗室外,美的美國研發中心還配備了可以制作手板和加工部件的工坊,擁有3D打印以及專家們自己搭建的鈑金和塑膠加工區。“整個辦公區的風格都是我們自己設計的,很多地方都是專家們自己動手。”據張國君介紹,“風格絕不奢華,但是非常有科技感。”
2017年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現在的辦公地投入使用,舉辦剪彩儀式
“當人們能在google地圖上搜索到美的美國研發中心所在地,當這些高水平的硬件設施實打實地擺在人們面前時,人才招聘就變得相對容易了。這也讓美國研發中心承擔起另外一個職能,就是美的在美國的窗口和名片。”據張國君介紹,目前,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的團隊人數擴大為40多人。除各大產品平臺技術團隊外,還有專門的法務人員。當然,人員數量還在持續增加之中。實際上,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的下一步擴張計劃也已經提上日程。“更大的投入,更優秀的團隊,更多的產品,更多的創新。這些都在我們的計劃之中。”Mark Wilson透露說。
胡自強在美國普渡大學美的校招會上宣講
作為美的在美國的窗口和名片,功能很顯然不只招攬人才。“比如我們與美國幾所大學聯系實施的實習生項目。”張國君說,“我們通過這樣的項目,與美國高校合作,讓高校的學生到美的美國研發中心來實習。”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方面,可以在此基礎上展開更深入的校企合作;另一方面,還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美的,更可以在實習生中尋找合適的后備人才。當然,啟動這樣的項目,對美的美國研發中心本身的建設水平也有很高要求。“現在,我們與普渡大學、肯塔基大學、路易維爾大學等學校有著深入合作,他們的招生與就業辦公室很愿意把最優秀的學生推薦到我們這里實習。”據張國君介紹,目前,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的工程師中,有4名來自這樣的項目合作。“讓更多的本地大學服務我們,快速融入當地社會,這是美的本土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國君說,“眼下,美國研發中心里有12名實習生。明年會有更多。”
美的美國研發中心辦公區
另外,美的美國研發中心招來的高端專家人才,也可以在很多國際場合,代表美的甚至代表中國家電業發聲。美國家用電器制造商協會(AHAM)有兩個技術分委會主席來自美的美國研發中心。在美國市場冰箱制冷劑切換問題上,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的專家也站在客觀、科學的立場發聲并發揮了重要作用。實際上,這些專家與美國相關政府部門以及測試機構有非常緊密的日常溝通和合作。
當然,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的高水平構建,對美的在美國市場的擴張起到了非常強有力的支撐作用。除了技術本身,更是一個溝通平臺,也是讓美國市場了解美的的最好窗口。
“美的要想進入美國市場,就必須進入美國最大的家電銷售商LOWE'S的渠道。”Mark Wilson介紹說,“但是對于美國市場來說,美的是全新的,LOWE'S沒有底。”眼見為實。經過統一協調,美的美國研發中心邀請LOWE'S來到辦公室交流走訪。“我們不但介紹現在的產品,還介紹了下一代產品和我們正儲備的未來技術。”Mark Wilson說,“我讓他們知道,美的在美國是認真的,我們有迭代的產品,有長期戰略。這非常打動他們。”LOWE'S主管全球采購副總裁前后到訪美的美國研發中心兩次。“我們讓他們看到了未來。這是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根基。”張國君說。2019年,美的品牌的洗衣機、干衣機在LOWE'S美國西海岸的300多家門店亮相。美的正式敲開了LOWE'S的大門。
業績才是硬實力
其實,無論窗口也好,金名片也罷,都是錦上添花。美的美國研發中心,對于美的的本質意義,還是業績。
2016年3月,胡自強與張克宇、Mark Wilson和張國君一起,在胡自強的辦公室里,討論美國的未來產品戰略。最后,胡自強在白板上寫下“套系化”三個字。這就是今天已經得到LOW'S力推的美的套系化產品“Big Swing”的萌芽。
“如果從一個產品開始進入一個市場,在中國是完全可行的。但在美國行不通。”Mark Wilson說,“美國市場的70%被幾大終端連鎖機構控制。對于他們來說,如果你不能提供套系化產品,他們不會認為你是家電企業。如果只做單品,就沒有任何機會進入主流渠道。同時,在消費者端,很大一部分人的購買習慣是先去店里感受一下并做一個決定,然后在網上實現購買。”因此,在Mark Wilson看來,美的能不能堅定地在美國市場推出套系化產品,也是美的是否堅定實施研發本土化戰略的一個體現,更是美的是否在美國市場堅定擴張的標志。而這個套系化產品之所以被美的美國研發中心命名為“Big Swing”,也寄托了他們對這一套系產品的美好愿望:“Swing是棒球揮桿的揮動方式。Big Swing,含義是用全力打出一個Home-run(全壘打),即做出一個很成功、很完美的項目。”胡自強解釋說。
然而,事情的另一面是,美的集團的大事業部制,讓套系化產品的推出異常困難。“做套系化產品,要協同,要創新,要做相同的外觀。這對美的是不尋常的。”Mark Wilson說。“在此之前,美的沒有在市場上推出過真正意義上的套系化產品。”胡自強說。另外,在當時,美的對以自有品牌開拓美國這樣的高端市場還沒有足夠的信心。在此之前,美的品牌更多的是出現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上。同時,對于新成立的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的能力和水平,很多人也會在心里打一個問號。
當時,美的中央研究院已經著手準備在國內市場推出套系化產品,但過程極為艱難。面對美國市場對套系化產品的“硬需求”,胡自強決定率先在美國市場邁出美的套系化產品的第一步。
在美的,經常會聽到一個在別的企業或場合不太常聽到的詞——“拉通”。拉通的重要作用,是打破各事業部之間的壁壘。做套系化產品,很明顯首先就是漫長而艱巨的拉通工作。Big Swing的工業設計,由美的中央研究院工業設計團隊牽頭,各事業部工業設計負責人、美的美國研發中心及美國銷售團隊參與,與外部的工業設計公司也就是位于美國洛杉磯的寶馬全資設計公司Design Works一起合作開發設計。“美的美國研發中心在路易維爾,美的美國銷售總部在新澤西,設計公司在洛杉磯,再加上中國總部——多地聯動,多語言溝通,每組織一場會議都異常痛苦。”美的中央研究院工業設計團隊負責人章哲回憶說。會議效率不高只是表象。最根本的是,大家對套系產品的風格和視覺語言的理解都完全不同,很難達成共識。組織了幾次效率不高的會議之后,章哲被胡自強“罵到了”洛杉磯,他帶著所有成員與Design Works一起,做了一星期的“工作坊”。除了中央研究院和各個事業部的工業設計人員,還有美國研發中心的專家和美的在美國的銷售負責人。大家封閉在Design Works一間辦公室里,一個產品一個產品、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去磨、去討論。“冰箱把手的截面設計、Range(大烤箱集成多頭灶)面板設計,再到整套產品的視覺語言,所有的問題都是現場討論。”章哲說,“一條弧線地去推敲,一寸一寸地反復改。”章哲回憶,在大的關鍵時刻,都是胡自強拍板做決定。例如,除工業設計本身外,它還需要承載和傳遞更多的信息。Big Swing是美的在美國市場上的亮相產品,它究竟應該如何進行市場定位?這些都要從頭考慮。另外,Big Swing中的冰箱、Range、洗碗機和OTR(微波爐集成吸油煙機),從研發到工業設計,完全是全新的產品平臺。“尤其是Range,是美的真正意義上推出的第一個北美平臺。”張國君說。
2016年10月,這一套產品亮相美的科技月不對外開放的核心展區。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有些事業部看到Big Swing后,第一反應是:為什么沒有我們的產品?而有的事業部心里還沒有下決心用OBM產品拓展美國市場,因為擔心會影響到原本非常不錯的OEM銷售。
這時候,“拉通”的作用再次顯現。“考慮到各個事業部對美國市場的不同理解程度,我們決定從洗衣機產品開始突破。”張國君說。在美的收購小天鵝之前,小天鵝在2005年就已經開始為GE家電貼牌生產大滾筒洗衣機[見《電器》雜志2021年第九期第76頁,《胡自強:此心安處,是中國(三)》],對美國市場的理解相對深刻,也比較容易“拉通”。張國君介紹,2019年,Big Swing洗衣機、干衣機產品在LOWE'S 300多家門店面市,拉開美國市場的序幕;2020年4月,洗碗機產品推出;2020年年底,冰箱、Range、OTR開始量產。
2021年,Big Swing全系列產品在LOWE'S超過1700家門店全線推出,美的自有品牌產品在真正意義上敲開了美國市場的大門。而這時,已距美的最初提出做Big Swing,整整過去了五年時間。很顯然,LOWE'S對與美的的合作是滿意的。2021年7月,當Big Swing洗衣機2代產品推出時,LOWE'S還為它做了大量的宣傳。
美的美國研發中心工坊一角
美的美國研發中心另一個亮眼業績是U型窗機空調。美的國際產品總監楊連運說:“美的的U型窗機重新定義了北美窗機。”據介紹,這一產品突破性地解決了窗機固有的無法開窗、高噪聲問題,并實現了超過35%的節能、遠達20英尺的送風距離以及手機和語音控制。另外,安裝只需簡單3步,適應了北美地區因人工成本高而無法實現售后服務人員上門安裝的市場特征。這種創新型窗機一經面市,即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雖然售價是普通窗機的兩倍,但很快就成為美國電商渠道的TOP1產品。
2020年,Big Swing全系列產品和U型窗機在10月舉辦的美的科技月大眾展區隆重展出,這是美的在國內首次展出海外OBM產品。Mark Wilson本人也成為當年18位科技明星中的一員。他也是美的科技月舉辦到第25屆時,首次通過評審答辯選出的海外研發人員入選科技明星。2021年,Mark Wilson又成為美的集團的專利十大發明人之一。
美的美國研發中心辦公區
實際上,面對未來,美的美國研發中心做到的還遠不止這些。2021年底,美的美國研發中心收到美國國家專利局的律師事務所的郵件。郵件中,這位已經從事相關工作幾十年的律師說:“在這幾十年的職業生涯里,我從未見到過一個企業在專利和戰略布局上如此優秀。通過你們的專利,能看到你們對未來的理解、布局和方向。”據張國君介紹,到目前為止,美的美國研發中心在美國申請發明專利超過240件,其中已經授權的發明性專利超過120件。
“來到美的,我從來沒有后悔過。這是我個人人生經歷的一個華麗轉身。”Mark Wilson開心地這樣總結自己來到美的的時光。而另外一個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的重要角色張國君,則是一種非常欣慰的語氣:“我很欣慰,我能夠堅持把正確的事情做對。”
美的海外研發體系的標桿
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的成功,無疑對美的研發體系的全球布局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胡自強認為,對于像家電產品這類區域屬性很強的產品來說,全球研發中心的本土化布局尤為重要。“它承擔了至少三個職能,即產品的本土化研發設計,本土化技術人才資源的利用,以及本土化技術生態資源的構建。”胡自強說,“不少海外公司在進入美國市場初期都犯過很多錯誤,如產品不適合美國家庭習慣,出現安全事故,專利侵權等。有一個高水平的當地研發團隊,可以有效地避免這類問題的產生,也補充了豐富的產品經驗和本土化能力,并對美國消費者、渠道商、行業組織和監管機構,以及當地技術資源起到了一個重要的橋梁作用。”然而,胡自強又深知,要做到這些其實非常難,“做不好的話就會在公司內部對全球研發中心的作用產生懷疑,最后導致失敗。”以胡自強本人多年經驗和全球化的視野,他曾經得出的結論是“跨國公司的海外研發機構大多數是失敗的”。這里的“失敗”,有可能是最終海外研發機構只能流于表面,難以發揮真正的研發的作用,也有可能是無法與總部進行高效溝通,造成組織不穩定,難以真正產生價值。
但是,胡自強一直期盼著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的成功。這里面有煎熬,更有急于驗證的期待。“從成立到出成果,美國研發中心花了五年時間。回頭看,你會發現,它的成長速度還是非常快的。但當你身處于這個過程中,你就會總覺得太慢了、太慢了。”胡自強說。這里的“慢”,當然不僅僅指的是美的美國研發中心自己何時能夠“開花結果”,更有著一個更重要的期望,那就是希望美的美國研發中心能夠摸索出適合美的的、在全球范圍內可以復制的模式。
“在2015年成立之初,我們就希望美國研發中心的模式能成為全球可復制的模式。”胡自強說,“第一個海外研發中心的成長過程,總歸是會非常痛苦的,但是,我相信美國研發中心可以成功,可以為美的創造真正的價值。”胡自強的這種自信,來自多年前他帶領GE團隊與小天鵝的團隊,通力合作,成功打造了為美國市場準備的全新大滾筒洗衣機平臺[見《電器》雜志2021年第九期第76頁,《胡自強:此心安處,是中國(三)》]。“美的美國研發中心完全可以復制類似的模式,創造出超過大滾筒洗衣機項目十倍、百倍的效益。”胡自強說。
“很重要的是,作為一家企業的海外研發中心,如何定義自己的定位。”張國君說,“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給自己的定位就是,是介于美的集團總部研發體系與當地市場中間的平臺,是在有美的中央研究院做支撐,各事業部研發聯動的基礎上,介于研和發之間的平臺。”實際上,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的創新,偏向于更貼近產品升級、更貼近市場需求的創新。“應該說,我們已經完成的創新,至少有八成,都已經應用在量產產品上。”張國君介紹說。
美國研發中心的工作流程,已經全部共享給美的的德國研發中心和日本研發中心。德國和日本研發中心會在此基礎上,形成更適合本地化的流程。據了解,美的美國研發中心的專利管理流程,已經被美的集團法務部門認定于美的海外研發的專利流程標準。
另外,美的美國研發中心還致力于與美的其他海外研發中心的拉通、協作和聯動,通過項目來形成技術共享甚至是合作。例如,美的美國研發中心會把美國市場的流行趨勢共享給美的設在意大利米蘭的工業設計中心,進而體現在美的的產品設計上。
“美的要定義、運行、管理海外研發中心,美國模式會給我們帶來非常寶貴的經驗。”胡自強強調。(未完待續)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陳莉,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