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工業互聯網平臺聚焦產銷協同,服務供應鏈全環節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7月13日,2022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之工業互聯網專題論壇在北京舉行。會上,京東集團副總裁、IoT事業部負責人周炯表示,京東工業互聯網平臺將依托在產銷協同上的天然優勢,以供應鏈為基礎,為工業企業提供更高效的數智升級服務,鏈接生產端與消費端,服務供應鏈全環節,并已深入50個產業帶、超200個園區,為超千家大型企業、百萬家中小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為工業企業提供更高效的智能化服務
企業或工廠智能化是工業互聯網的重要環節之一,更強調信息化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短閉環。京東工業互聯網平臺希望讓工業制造企業生長出能快速應對業務變化的技術能力,上平臺后,底層技術架構交給京東云,快速實現智能化升級。
在底層技術方面,京東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包含三大中臺、四個大腦的數智引擎。其中,深海大數據平臺提供集成、開發及幫助企業構建數據資產能力;Ku+人工智能平臺可基于數據資產,進行算法開發、釋放業務價值;智臻鏈BaaS平臺提供企業級區塊鏈服務,為信息流轉提供全面可信的保障;在三大中臺之上,面向不同的行業、場景,融合各類算法組件,更打造了制造大腦、產業大腦、供應鏈大腦和雙碳大腦,為解決場景問題提供智能化決策支持。
過去一家工業企業想要上線一個智能決策服務,一般需要從設備接入、數據治理、標注、模型開發、評估、服務編排和部署上線等一系類的工作,這個過程往往需要數十天甚至數月的時間。基于數智引擎,企業從設備的接入到服務的部署,可以將時間縮短到天、小時、甚至分鐘級。
在工業制造行業,數智引擎幫助制造企業從產品設計到柔性生產,再到產能釋放,實現全鏈路的數智化升級。針對C2M反向定制場景,基于京東海量的零售實踐,通過多模態算法,幫忙品牌商、制造商打造市場爆品、新品;基于數智引擎訓練開發的視覺質檢算法模型,應用于工業質檢場景,替代人實現智能檢測,降本增效的同時,提高檢測的準確性;此外,結合工廠生產的機理模型和知識圖譜技術,基于數智引擎將工廠的生產能力圖譜化,構建產能知識圖譜,加速產業升級。
會上,北京兩化融合聯盟智慧供應鏈專委會正式啟動。聯合行業伙伴,京東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在打造一個開放生態,共同構建各類數智應用,服務工業企業多樣化的數智場景需求。
鏈接生產端與消費端,拉通供需、驅動供應鏈系統
當下,把產品變成商品的過程中,需要疊加大量的需求創新及市場洞察。京東云正在將其在C端的優勢延伸移植到B端的工業互聯網領域,銜接生產端和消費端,形成以京東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核心的中樞,并推動產業集群、區域產業帶參與到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要素的充分融合之中,以驅動更大范圍的供應鏈系統。
產銷計劃協同方面,普遍存在制造企業訂單不穩定,而產生大量閑置產能。在常州,通過京東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的“智能終端+彈性算力”模式,為常州區域實現供需對接,將閑置產能及算力有效利用,在增加企業效益的同時,賦能區域生產產能“一網通享”,目前已成功接入常州區域內3百余家工廠的3萬多臺設備,并成功消化價值近15億的剩余產能,明年預計突破2000家工廠,進一步完成區域內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促進產業鏈協同方面,以大宗商品為例,在保障供給、促進流通、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著戰略性作用。在青島,基于京東工業互聯網平臺技術,助力青島自貿片區打通了倉儲端和物聯網端數據,實現大宗商品貿易鏈條中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四流”匹配,首次實現貨物、貨位、標識、電子賬目、數字權證時時相符的“五相符”存貨管理模式,進而解決了貿易企業在業務開展起步階段數字化程度低、融資難等痛點,也為海關、稅務、市場監督、安全、消防、應急等部門打通了數智化轉型的“高速公路”。
產融結合,使工業互聯網為區域產業集群注入新動能。在廣東順德,依托京東工業互聯網平臺,京東科技聯合京東物流打造了首座動產融資專屬倉庫,當家電進入位于北滘的倉庫,品牌商和經銷商僅憑入庫商品精準評估的價值,無需等到家電實際銷售出去,就能快速實現智能質押,獲得動產融資額度。
此外,在具有行業能力的頭部大型企業中,以國家電投為例,基于京東工業互聯網平臺技術,將建設 “云-網-邊-端”的能源工業互聯網架構,促進能源產業在數據層橫向開放和縱向貫通,實現國家電投與各級單位多層聯動、互聯互通,并為縣域單位上云提供數據底座支撐。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