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等部門印發《關于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8月2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印發了《關于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近年來,中國品牌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對供需結構升級的推動引領作用顯著增強。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品牌發展理念和實踐深刻變革,中國品牌發展水平與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因此,當下高質量推進品牌建設工作,全面提升中國品牌發展總體水平非常關鍵。
在壯大升級工業品牌方面,意見提出,要大力實施制造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形成有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卓著品牌,培育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品牌,鼓勵消費品行業發展個性定制、規模定制,在汽車、紡織服裝、消費類電子、家用電器、食品、化妝品等領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專精特新”企業;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發展和原材料產業關鍵技術攻關,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品牌企業;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督促企業落實質量主體責任,提升質量管理數字化水平,提高產品技術質量性能、穩定性和可靠性。
構建穩健、符合時宜的品牌戰略,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意見提出4個方面的建議,支持企業實施品牌戰略。
一是提升技術和質量水平。支持企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全產業鏈質量提升,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協同聯動,促進技術迭代和質量升級;支持企業推進生產自動化、智能化、綠色化,構建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的運營體系;鼓勵企業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模式,開展質量管理數字化升級,建立全周期全流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鼓勵企業完善測量管理體系,夯實高質量發展的計量能力和水平。開展對標達標提升行動,鼓勵企業制定高于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水平的企業標準,推動形成一批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企業標準“領跑者”和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領跑者”標準。
二是塑造提升品牌形象。鼓勵企業推進產品設計、文化創意、技術創新與品牌建設融合發展,建設品牌專業化服務平臺,提升品牌營銷服務、廣告服務等策劃設計水平;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加強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培育知名商標品牌;引導企業誠實經營,信守承諾,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塑造良好品牌形象;支持企業強化商標品牌資產管理,提升品牌核心價值和品牌競爭力。
三是豐富品牌文化內涵。積極推動中華文化元素融入中國品牌,深度挖掘中華老字號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慶文化精髓,彰顯中國品牌文化特色。推進地域文化融入品牌建設,弘揚地域生態、自然地理、民族文化等特質。培育兼容產業特性、現代潮流和鄉土特色、民族風情的優質品牌。
四是發揮大型骨干企業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大型骨干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進一步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深入實施中央企業品牌提升專項行動,加大品牌建設投入,積極推進全面品牌管理,促進品牌建設與企業經營良性互動,形成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品牌建設實踐經驗;支持大型骨干企業融入國家形象塑造,參與國際重大交流活動,傳遞中國品牌理念,不斷增強全球消費者對中國制造、中國建造、中國服務的品牌認同。
關于如何擴大品牌影響力,意見也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一是鼓勵品牌消費。以質量品牌為重點,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廣泛開展品牌宣傳推廣工作,推進品牌故事“走基層、入民心”,引導消費者認可、信任優質品牌;創新數字化消費新場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企業持續培育新型消費;依托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和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消費促進月、雙品網購節等重要活動,營造品牌消費良好氛圍。
二是引導品牌國際化。意見鼓勵企業實施品牌國際化戰略,拓展國際市場;引導企業構建研發、采購、生產、品牌建設推廣、售后服務一體化體系,開展商標海外布局;鼓勵品牌企業與國際品牌企業合作,提高品牌國際化運營能力;引導行業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聯合開展海外品牌建設推廣,合作共建展銷中心、營銷渠道、服務網絡、研發體系和公共海外倉。支持企業參加海外品牌展示和推廣活動。
三是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推動完善品牌相關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和標準。推進重點領域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結果國際采信、互認;推動行業協會、品牌服務機構與國外相關組織開展合作交流;鼓勵品牌研究和標準化活動國際合作,積極開展品牌評價、品牌管理等領域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加快品牌標準應用和標準信息共享。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