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是不是中國電熱毯的風口?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昊,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2022年10月,中國家電業最讓人意外的產品,當屬數次登上熱搜的“電熱毯”。
10月9日晚,成都世乒賽團體賽正式落下帷幕。賽事組委會為各國返程的運動員組織了“把成都帶回家”的購物活動,在這份“成都特產”中,不僅有郫縣豆瓣、張飛牛肉,還有彩虹牌電熱毯。
據說,歐洲運動員紛紛“愛不釋手”。
來源:成都電視臺公共頻道
在成都世乒賽開始送別各國運動員的當天,10月10日,被網友解讀為“雪中送毯”的主角,中國唯一以電熱毯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彩虹集團,因股價連續漲停收到了深交所要求說明股價異動的關注函,并且發布了短時間內的第三份《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該公告明確表示:電熱毯出口訂單數量低,總體金額小。
但公告沒能阻擋“歐洲能源危機引發中國電熱毯賣爆”的輿論風向,也沒能阻止彩虹集團股價的進一步提升。
10月13日彩虹集團股價沖上41.99元,再次漲停——在9月21日到10月13日的12個交易日中實現了8個漲停板,股價從19元直沖45元。10月13日晚間,彩虹集團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的公告中明確表示,2022年公司出口訂單合計僅占上一年度公司營業總收入的0.13%。此后,彩虹集團股價開始下跌,甚至出現連續三個跌停板的情況,截至10月31日,彩虹集團股價報收26.45元,較幾日前的最高點已跌去40%。
在彩虹集團股價連續第三個跌停后的周末,歐洲天然氣價格暴跌。當地時間10月24日,歐洲部分天然氣現貨價格一度跌成負值,達到-15.78歐元/兆瓦時,為有史以來的最低價格。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的荷蘭TTF,11月天然氣期貨價格跌幅一度高達16%,自2022年6月以來首次跌破100歐元/兆瓦時的重要關口。
于是,歐洲不再缺氣、電熱毯在歐洲已經“過氣”的論調登上熱搜——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中國電熱毯出口歐洲從“賣爆”到“過氣”,經歷輿情過山車。
那么,歐洲究竟是不是中國電熱毯的市場風口?明確這一答案之前,我們有必要分析兩個關鍵問題。
今年電熱毯出口歐洲究竟有多火?
建立在全球通脹陰霾持續、俄烏大戰引發能源危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導致供應鏈不暢等諸多影響下,2022年中國家電出口歐洲整體已成下滑態勢,但電暖氣、電熱毯等保暖產品在歐洲天然氣嚴重緊缺的預期下實現了逆勢增長。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年1~9月中國對歐洲家電出口累計191.81億美元,同比下降11.50%。其中,電暖氣出口額為8.58億美元,同比增長18.9%;電熱毯出口額為6363萬美元,同比增長46.2%,出口量為466.8萬條,同比增長34.2%。
這組數據清晰表明了兩個特征:其一,在歐洲市場緊急替代天然氣采暖需求增長的作用下,電熱毯的確實現了逆勢增長。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中國電熱毯對歐洲出口總額為7981萬美元,而2022年前三季度就已經達到上年全年總額的80%。其二,由于單價較低,電熱毯的出口總額較其他家用電器品類不在一個量級上,電熱毯對歐洲的出口整體規模較小、往年同期基數較低。
在整體規模較小、同期基數較低以及歐洲需求提升的綜合作用下,中國電熱毯對歐洲出口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
事實上,自2017年以來,電熱毯的出口規??傮w始終保持增長態勢,而歐洲也并非中國電熱毯出口的主要目標市場。2022年1~9月中國電熱毯出口總量為2016.4萬條,同比增長18.1%;出口總額為3.35億美元,同比增長33.3%。同期中國電熱毯對美國出口總量為1062.8萬條,同比增長17.7%;出口總額為1.91億美元,同比增長43.2%。
這組數據清晰顯示,中國電熱毯的出口第一市場是美國而并非歐洲,2022年前三季度對美國市場出口量占比達到52.6%,對歐洲出口量占比則為23.1%——中國電熱毯對美國出口規模是歐洲的2倍之多,即使在所謂“激增”的2022年,對歐洲市場的出口量占比也僅比上年同期增長了不足3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還有對歐洲市場出口量增速的變化,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1~9月中國電熱毯對歐洲出口量同比增速就已經高達35.7%,2022年在“天然氣急缺”的大背景下,電熱毯對歐洲出口同期增速甚至還不及上年同期。這意味著早在俄烏沖突發生前一年,歐洲市場對中國電熱毯的需求就已經大幅增長,看起來能源危機引發的供暖焦慮并沒能讓這一增速再上臺階。但業內人士強調,2021年同期的電熱毯對歐洲出口增速較高是建立在中國家電整體對歐洲出口規模增速提升的背景下,而2022年家電整體出口下行,電熱毯仍能保持上年同期的增速,仍然說明歐洲市場采暖焦慮所引發的應激需求是存在的。
電熱毯出口均價的變化也能體現出應激需求的特點。電熱毯普遍單品價值偏低,按照前述數據計算,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電熱毯出口總體均價為16.6美元/條,整體均價已經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美元/條。由于匯率影響較大以及受到物流、原料價格等多重因素影響,出口總額的直接對比缺少意義,但對比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電熱毯對美國及對歐洲的出口均價則能說明問題。根據上述數據,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電熱毯對歐洲出口量同比增速雖然比對美國高出17個百分點,但對歐洲出口額增速僅比對美國高3個百分點,這導致整體均價也相差巨大,對歐洲出口均價為13美元/條,對美國則為17美元/條。從數據上直觀可見,歐洲市場應對采暖焦慮從而釋放的電熱毯需求中,多以簡單保暖的廉價電熱毯產品為主,凸顯了應激需求的重要特征。
應激需求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則是陣發性,即短期內需求量激增,之后則全面回落。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電熱毯對歐洲單月出口額同比增速在2022年6~9月分別為50.3%、134.8%、32.8%和-5.5%——在7月訂單量激增之后,8月大幅回落,9月則干脆進入下降趨勢。
綜合分析電熱毯對歐洲市場的出口數據不難發現,在10月的熱搜中被“吹爆”的電熱毯,遠沒有聽起來那般站在市場的風口,更多的是在歐洲天然氣緊缺的能源危機中,市場上因消費者對采暖焦慮而產生的應激需求所致,當電熱毯庫存漸多、冬日已至時,電熱毯的出口訂單下滑明顯。
圖片來源:京東彩虹官方自營旗艦店
未來歐洲市場的前景如何?
進入9月之后,2022年中國電熱毯對歐洲出口的這場“盛宴”已經結束。在歐洲天然氣價格開始暴跌的背景下,電熱毯在歐洲還有更好的前景嗎?
有幾方面的不利因素已經形成。
一方面,歐洲國家普遍需要面對的不止是能源緊缺的問題,還有難以遏制的通脹以及債務問題,在全面降級的消費需求面前,采用耗電方式來“平替”天然氣采暖并非最佳方案,而包括德國、意大利等中國電熱毯對歐洲出口的主要國家,更紛紛出臺了限電的措施。
另一方面,電熱毯對歐洲市場連續兩年的高速增長后,其新增需求被全面透支,而透支更嚴重的是具有理療等功能的中高端電熱毯產品的增量空間。
事實上,中國電熱毯的主要出口企業并非彩虹集團等主流大廠,而是遍布浙江慈溪、義烏等地的小企業,2022年激增的出口訂單中大部分為這些企業所獲取,出口產品單價普遍偏低。此前有媒體稱一些電熱毯企業的訂單排滿到年底,而事實上是這部分企業的產能規模本就嚴重不足,產品質量更是參差不齊。隨著中高端電熱毯產品的出口空間被透支,中國電熱毯難以擺脫低廉的出口單價,后續的企業擴能和入場動力就會減退。
面對電熱毯、暖水袋等一度激增的對歐洲出口需求,義烏市市委書記王健在2022年10月于北京受訪時的表態非常有代表性。他說,不能因短時市場需求暴增而盲目擴大產能,目光要放長遠。“我們在對外貿易中要更多著眼和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p>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昊,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