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放開,請珍惜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陳莉,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沒有任何一種選擇可以不付出代價。
2022年12月27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外事組發布《關于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的通知》。《通知》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后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并于2023年1月8日起實施。至此,為時三年的新冠疫情防控,正走向尾聲。
然而,與此同時,我們要付出的代價是:每個人都面臨著被感染的威脅,被感染的速度似乎比預計得更快一些,全國的醫療體系也面臨著巨大壓力。
我們終究在新年到來之前,看到了新的曙光。我們仿佛看到2020年之前的樣子,正在姍姍而來。國內市場的回暖,海外市場的暢通,品牌建設、訂單、研發、生產、貨運……一切都將變回我們熟悉的節奏和面貌。我們知道,這需要時間,但它終究是要來了。
所以,即使人在病榻之上,或是仍處于被感染的風險之中,或是已經走出病境,但每個人都對新的一年充滿著憧憬。
當然,面對重啟,在憧憬的同時,我們需要謹記的是,要珍惜。
這里所說的珍惜,是指,在疫情之前,我們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規避。比如,面對重啟的海外市場,所有人都知道,最快、最見效的手段,是低價。但是,我們真的要在市場重啟的同時,重啟價格戰嗎?過去的2022年,我們扛下了前所未有的艱難,就是為了在今天重啟價格戰嗎?
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不僅僅是海外市場,國內市場也是如此。不僅僅是價格戰,其他方面也是如此。經歷了三年疫情,我們活了下來。活下來的意義,并不是繼續茍活,而是重拾理想。
所以,面對2023年,我們需要做的,是對2019年的發展戰略進行復盤,對2020年以來的三年的堅持和放棄進行盤點。我們要抓住疫情之后人們更加關注、更加在意更高品質、更健康的生活的需求,我們要繼續完成中國家電業在全球登頂的路。我想,這才是一個企業歷經疫情洗禮活下來的意義,才不辜負曾經的艱難歲月。
所以,面對艱難的放開,請各自珍惜。
畢竟,我們要的不是回歸過去,更不是倒退,而是要奔赴未來。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陳莉,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