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用電熱元器件行業加速重啟,直面“內卷”挑戰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璇,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作為上游重要的零部件,家電用電熱元器件行業進入2023年就開始加速重啟。空調內銷市場快速上量,電熱水器出口提速,新興品類領漲市場,都為家電用電熱元器件需求回暖注入了“熱能”。成熟的電熱元器件行業“內卷”嚴重,降本增效已經成為主旋律。
內外銷走勢迥異
從疫情開始至今,家電用電熱元器件行業的走勢可謂一年一變,跟隨家電出口和內銷市場的起伏而不斷變化。為了應對變化,電熱元器件企業的經營策略也在不斷調整。某企業負責人坦言:“疫情三年過得挺不容易的,2020年是復工復產,2021年是原材料成本高企,2022年是市場需求不振,一年一個新課題。”
時至2023年上半年,家電用電熱元器件行業依舊面臨內外銷市場需求復雜變化的考驗。
具體來看,家電出口整體承壓,電熱元器件的主要應用領域表現各異。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5月,空調、咖啡機、電茶壺、微波爐、洗碗機、電烤面包器等產品的出口量仍未回正,電熱水器(18.03%)、電熱烘烤燒烤器(6.05%)等產品出口量則已經實現同比增長。家電出口在經歷2020年和2021年的增長后,2022年進入下降通道。反映在上游企業端,配套出口產品用電熱元器件的訂單逐漸由高峰不斷向下。有企業負責人告訴《電器》記者:“2021年,出口訂單很多是由2020年延續過來的,所以工廠還是有單可做的,2022年整體壓力就變得比較大了。今年雖然壓力已經有所緩解,但是下半年的走勢不太好預測。”
內銷市場的疲態在2021年下半年已初現端倪,電熱元器件內銷訂單的分水嶺也出現在這一年。隨后的2022年,內銷市場幾場大促相繼啞火,電熱元器件的內銷訂單量也隨之下降。從《電器》記者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內銷訂單有所恢復,其中尤以空調品類的需求最為旺盛,為空調配套的電熱元器件企業訂單都很飽滿,拉動了行業回暖。
如今,家電產品的主要品類已經相繼進入存量市場,整體規模比較穩定,新興品類的發展雖然可以帶來一定的增量,但是新品類放量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家電用電熱元器件的規模整體來看會比較穩定,不會出現爆發式增長。
“內卷”下的降本增效
作為非常成熟的家電用零部件,電熱元器件近年來鮮有顛覆性的技術變革出現。再加上整體規模相對穩定,電熱元器件企業在家電領域的競爭變得越來越“卷”。
眾所周知,家電行業重視成本控制。為了能夠響應家電整機企業對于成本控制的要求,不少電熱元器件企業都在向內部要效率,通過降本增效來保證產品在家電應用領域的優勢。
東方電熱在4月底發布的2022年年報中明確表示,為保持競爭優勢,公司持續加強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與應用,持續推行精益管理,持續推進自動化、智能化建設,進一步完善成本控制,憑借專業的服務、優良的產品、適中的價格,鞏固并深化與格力、美的、海爾等家電龍頭企業的合作關系,促進家電業務保持穩定。
《電器》記者了解到,排名靠前的電熱元器件企業都在進行制造升級,通過管理改革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有企業負責人無奈地說:“原材料價格近幾年一直在漲,近期有所回落,但是也很難再回到之前的水平。然而,我們電加熱管的出貨價格已經比原材料漲價前還要低了。”一漲一跌之間,電熱元器件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大幅擠壓。他坦言:“事實上,電熱元器件行業不是沒有技術創新,一些新技術受困于成本壓力,很難在家電領域上大范圍落地。比如厚膜加熱技術,在即熱飲水機等產品上可以實現很好的使用體驗,但是由于成本遠高于傳統電加熱產品,目前更多應用在高端產品上。而高端產品的市場規模普遍有限,無法通過規模效應讓新技術的應用成本降下來。”
高端化是家電行業未來發展的既定方向之一。這不僅需要家電企業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整個產業鏈條相關方的大力支持。受訪的電熱元器件企業負責人普遍表示,高端化并沒有傳導到電熱元器件領域,家電企業采購的產品仍以傳統產品為主,電熱元器件企業間就是拼成本、拼產品穩定性。長遠來看,這樣的供商關系并不健康,不利于行業的未來發展。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璇,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