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領先,才能實現領先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2023年的這個夏天,氣溫高得罕見。在“我的命是空調給的”的一片感嘆聲中,人們猛然發現,高昂的電費成了突如其來的“刺客”。
這并不是夸張。筆者在北京生活,過往使用空調的經驗,不過是每個夏天差不多兩周時間。而在2023年這個夏天,空調已經連續使用了兩個月,但夏天才只是過半。
空調產業已經在綠色節能的道路上探索了很久,但顯然,繼續探索下去依然非常必要。一方面,要持續解決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痛點,另一方面,在國家雙碳戰略之下,空調仍是家電產業的耗電大戶。尤其是在今年夏天的高溫天氣中,選購空調時問清能耗,已經成為消費者必須要做的事。
但是很顯然,只靠“臨時抱佛腳”,企業并不能滿足突如其來的用戶新需求。只有那些在研發上持續深耕的企業,才能應對市場的快速變化。
在這方面,可圈可點的是海爾在AWE2023上全新亮相的可變分流空調。這款空調的技術突破路徑非常巧妙,是用“潮汐車道”的原理,將部分回路設計為制冷和制熱時都能使用,實現了空調制冷和制熱時的更快速度和更好性能,同時降低了產品在制造和使用過程中的能耗。
聽起來這項技術并不復雜,但是這一產品推出的背后,一方面是對用戶變化中的需求的持續洞察,另一方面,則是對空調產品底層技術實實在在的掌握。沒有對用戶的洞察,就不會對節能技術持續深耕,更不好把握快速制冷、制熱的用戶需求。沒有對空調產品底層技術的掌握,再有巧思的設計也只能停留在理論,不能在產品上實現落地,進而在市場端推出創新產品。
無論用戶洞察,還是對產品底層技術的掌握,都是企業創新自信的基礎。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從引領到創新,需要進行深層次調整的是心態,要有創新自信和創新擔當。一方面,我們已經擁有了包括用戶洞察和掌握底層技術的創新能力,我們要相信自己完全能夠推出引領性產品;另一方面,在中國家電業升級的道路上,現階段的企業應該承擔起向引領突破的責任。
可變分流空調的推出,讓我們看到了海爾這家企業敢于創新的自信和擔當。市場競爭的邏輯,正是首先要敢于領先,才能真正實現領先。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