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巴的“電視”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璇,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2023年或許是彩電跨入智能時代后過得最擰巴的一年。一方面,電視機這塊家庭智慧大屏的運營,正在面臨新治理要求的考驗;另一方面,彩電內銷復蘇緩慢,量額齊降的上半年說明市場需求依舊偏弱。內容運營和硬件銷售兩條路,似乎都不好走。
8月2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消費者協會等有關單位,在北京召開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動員部署會。在“看電視難”屢次登上熱搜后,解決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成為一項被國家關注的政治工程、民心工程和系統工程。
此次會議要求,在前期充分調研摸清底數的基礎上,按照“系統謀劃、分步實施、先易后難、試點先行”的工作思路,綜合考慮近中遠三個階段,制定專項實施方案。今年年底前,開展試點工作和專項整治,聚焦解決“收費包多、收費主體多、收費不透明”問題,電視“套娃”收費現象得到明顯改觀;大力改善用戶開機看電視的體驗,基本實現有線電視和IPTV開機即看直播電視頻道。
據《電器》記者了解,事實上,今年春節后,各大企業已經接到整改的通知,要求企業針對民眾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進行整改。從效果來看,各大品牌都在首頁設置了顯著的免費專區入口,增加了免費資源的展示。
與頁面整改不同,“吐槽”更為集中的“套娃”收費,則是一個涉及智能電視運營模式本質的問題,也是此次治理的焦點問題。自進入智能時代,圍繞內容和服務的運營就為電視機這塊智能大屏打開了一條新的盈利通道。隨著智能化程度加深,電視機擁有了承載更多內容和服務的能力。智能電視作為重要的入口,也被越來越多的相關方關注并著力挖掘,通過大屏運營實現盈利的模式近些年變得愈發清晰。然而,與此同時,“套娃”收費為代表的行業發展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以最為基礎的觀影需求為例,消費者需要面對有線電視、IPTV、各個視頻平臺、OTT運營方等主體。復雜的會員制度,眾多的運營主體,模糊的收費規則,都讓民眾“看電視”的體驗變得不如過往。
據悉,解決“套娃”收費,思路之一是重新整合。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企業負責人坦言:“要整合影視類收費包并非易事。其中涉及眾多的運營主體,將資源整合在一起,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現有的運營模式。我們非常理解治理的必要性,但同時我們也困惑,下一步該朝著哪里走?!薄皵Q巴”的背后是電視機這塊智能大屏在運營上亟待理順的多方關系,要找到一個多方共贏、消費者滿意的解決方案,還有待此次專項治理的探索。
毋庸置疑,專項治理引發的陣痛在所難免,但是解決“套娃”收費,重新厘清智能電視運營邏輯,無論對于提升消費者體驗,還是夯實大屏運營前進道路,都具有積極意義,更有利于智能電視的長期發展。
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待此次專項治理,之所以其能夠引發如此高的關注,或許正是因為消費者對于智能電視這塊家庭智慧大屏關注的提升,智能電視的使用需求仍然存在。
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銷量為1467萬臺,同比下降12.2%;銷售額為487億元,同比下降8.5%。從上半年的市場數據來看,彩電的換新需求并未得到充分釋放,如何將民眾拉回大屏前依舊是一個需要全行業努力攻克的課題,任重而道遠。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璇,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