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專門文件發布,智慧健康養老潛力大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2024年1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從4個方面提出26項舉措,涉及發展民生事業、擴大產品供給、聚焦多樣化需求、強化要素保障等。這是國家發布的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專門文件。
當前我國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性特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64億人,人口老齡化程度達到18.7%。據測算,“十四五”期間,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人,占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銀發經濟,作為向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及為老齡階段做準備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潛力巨大,與之相關的產業面臨全新的發展課題和市場機遇
其中,聚焦多樣化需求,《意見》明確提出,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完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在居家、社區、機構等養老場景集成應用,發展健康管理類、養老監護類、心理慰藉類智能產品,推廣應用智能護理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智能防走失終端等智能設備。鼓勵利用虛擬現實等技術,開展老年用品和服務展示體驗。
《意見》還提出,大力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推動助聽器、矯形器、拐杖、假肢等傳統功能代償類康復輔助器具升級,發展智能輪椅、移位機、康復護理床等生活照護產品。擴大認知障礙評估訓練、失禁康復訓練、用藥和護理提醒、睡眠障礙干預等設備產品供給。
推進適老化改造。推進公共空間、消費場所等無障礙建設,納入城市體檢指標體系,定期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實施評估。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鼓勵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家庭配備智能安全監護設備。開展數字適老化能力提升工程,推進互聯網應用改造,保留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線下服務。推動老年食品、藥品、用品等的說明書和宣傳材料適老化。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