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總書記‘朝思暮想’的事,我們覺得特別自豪”
——格力電器科研創新團隊“成長手記”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2018年10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格力電器視察。在空調設備及系統運行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總書記同科研人員親切交談。格力科研人員代表、青年干部向總書記認真匯報了企業科研成果,得到了總書記的肯定和鼓勵。
這是一種榮譽和激勵,更是一種責任和壓力。肩負總書記的期待與囑托,這一年來格力科研創新團隊攻堅克難,刻下了碩果累累的“成長手記”。
王亞東:答應了總書記,就一定要堅持下去、創造佳績
2018年10月22日,是我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天。
當時,總書記來到格力電器視察,我作為青年技術干部代表,向他匯報了我們自動化團隊的研發成果??倳泴ξ覀儓F隊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勵,他語重心長地說,核心技術是他的“朝思暮想”,這句話意味深長,讓我們前所未有感覺到重任在肩,同時也指明了前進的目標和方向,那就是竭盡全力做總書記“朝思暮想”的事。
2015年,我作為應屆碩士生,加入格力精密模具自動化技術研發團隊。4年后,我成為青年創新團隊帶頭人,團隊從最初4人發展到了40人,自主研發放電加工自動線實現了模具生產線自動化,技術水平處于行業領先。
(圖為王亞東等格力研發人員實驗現場)
一年來,總書記“要有志氣和骨氣,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努力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囑托言猶在耳。我帶領團隊繼續對自動化單元的控制系統進行攻關,這是自動線開發行業中“卡脖子”的關鍵性技術難題。
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談何容易,實驗失敗、設計方案偏差……困難與阻礙多不勝數。但只要想起總書記強調的“一定要走自主創新之路,一定要堅持自力更生奮斗、自主創新爭取”我們就會生出無限動力。我們既然答應了總書記,就一定要堅持下去,創造佳績!
為了探討設計方案、得到精確的實驗數據,熬夜通宵、放棄節假日、甚至帶病堅持工作都是司空見慣。去年冬天,團隊周工在長期高壓下感冒發燒,她去社區衛生站打了點滴就立刻回來繼續堅守在實驗室里。我們都勸她回去休息,她卻說:“我能堅持!等總書記下次來公司視察時,我們還要拿出成果向他匯報,告訴他中國企業也能攻克世界頂級技術!”
(圖為王亞東等格力研發人員實驗現場)
今年4月,我們自動化團隊完成了以鉆攻中心為主體的加工自動線的開發——該單元采用格力自主研發的設備,可實現整個單元自動化生產,正式投產后可實現減員五人。
今年7月,我們又完成了以石墨加工為主的自動化生產單元的開發——此單元通過對自主研發的石墨加工設備、格力機器人、機器人第七軸導軌、以及旋轉料架的集成,實現了三臺設備無人化生產。目前,該生產單元白晚班操作只需一人,一次性可進行160個零件的生產任務安排。
攻克技術難關的同時我們領悟到——自動化實際上是一個不斷優化升級的過程,研發核心技術必須永不止步!因此我將帶領團隊繼續推進已開展的自動化項目,使其形成標準,從標準化、低成本的角度更好推進后續工作和項目開展。
在總書記的帶領下,我們將繼續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之路上自主創新、攻堅克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為自動化行業、中國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發展添磚加瓦、保駕護航。
胡余生:半夜十二點的公交和凌晨五點的太陽,我們都見過
距離總書記視察格力電器已過去一年,直到現在我回想起當時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
2018年10月22日,我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向總書記匯報了我們核心技術團隊研發出的行業領先的磁懸浮壓縮機、三缸壓縮機、雙級壓縮機以及正在攻關的車用壓縮機新技術。
當總書記親手轉動磁懸浮軸承互動裝置的那一刻,我們磁懸浮項目團隊全體成員都感到無比激動和自豪??倳浾f“我們要有自主創新的骨氣和志氣,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的那一刻,我們深刻領會到,我們必須肩負起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任,一種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于是在這一年里,我作為核心技術研發帶頭人,更加堅定要帶領團隊自主創新的決心。我們決定在磁懸浮技術領域繼續創新突破,挑戰技術“無人區”。
(圖為胡余生在現場指導團隊成員)
事實上,早在2014年3月,格力就已自主研發出單機冷量1000冷噸的“磁懸浮變頻離心式制冷壓縮機及冷水機組”,并被專家組鑒定為“國際領先”,填補了當時我國業內磁懸浮技術空白。但不甘心止步于此的我們立下“軍令狀”——要進一步改變彼時磁懸浮離心機單機冷量小制約國內市場發展的形勢,因此我們提出了研發1300冷噸磁懸浮壓縮機,這個在當時看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去年十月總書記視察格力電器期間,1300冷噸磁懸浮壓縮機研發項目正處于攻堅階段。1300冷噸,這是制冷領域的一座“珠穆朗瑪峰”——作為目前單機冷量最大的磁懸浮壓縮機,單單壓縮機轉軸就重達500多斤,而要將這個轉軸高速旋轉起來,且保持運行精度在10um內,是全行業正面臨的巨大難題。
困難和使命讓我們倍感壓力,但我們始終牢記總書記的鼓勵和囑托,逐個攻破困難、越挫越勇。為解決機組升頻過程中轉軸失穩的問題,我們輪流加班,連續數天熬夜跟進測試。為了在關鍵技術上不再受制于人,為了讓中國制造屹立于世界科技之林揚眉吐氣,半夜十二點的公交和凌晨五點的太陽,我們都見過。
記得團隊的張工前一天剛做完胃部息肉切除手術,第二天就積極投身到工作中。由于1300冷噸磁懸浮轉軸質量大,始終存在浮不穩的問題,為了攻克該難關,剛做完手術的他堅持奮戰在研發一線。我一直記得那一幕——他拖著本就瘦小的身軀通宵仿真、在機組上一次次地做驗證試驗,動作雖比以往緩慢了些,卻一如既往地堅定。當問題終于得以解決時,他擦了擦汗堅定地說:“我不怕苦,只要能突破行業技術瓶頸,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p>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6月,我們終于成功研發出目前行業內單機冷量最大的1300冷噸磁懸浮壓縮機,這不僅將業內磁懸浮軸承技術提升到新高度,更是對推動磁懸浮變頻離心機組在中國市場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我們用行動和成果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制造的底氣和力量!
榮譽屬于過去,未來發展無限。只要一想到在做總書記“朝思暮想”的事,我們總會充滿信心,這樣的信念將鼓勵著我們繼續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之路上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國家重點實驗室團隊:這個被總書記寄予厚望的崗位,必須做到追求一流、追求卓越、追求完美!
夕陽西下,我們踏著晚霞余暉走出國家重點實驗室,幾位同事感慨道:“真想告訴總書記,這一年我們都在做他‘朝思暮想’的事,這一年我們依然干勁十足!”
這正是我們剛剛開會討論的主要內容——總書記視察格力電器后的這一年來,我們國家重點實驗室各科研團隊的成果和心得。
其中,檢測中心作為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實體部分之一、把關公司所有產品質量的第三方檢測重點單位,是去年總書記視察格力的重要“站點”。目前,我們已建成300多個國內外權威認可的專業測試中心,成為行業內規模最大、測試最齊全的實驗中心。
這一年,我們以總書記的肯定和鼓勵作為前進動力,結合公司發展方針和行業形勢,圍繞檢測中心職責定位,以“產品檢測、技術研發”為工作重心,以檢測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為工作目標,對現有產品測試環節進行系統化、信息化革新。
為充分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指示,我們下大工夫、用大力氣,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產品檢測方面,我們開發完成了基于多目標選擇遺傳算法的任務調度策略的自動化排工系統,該系統將調度人員減少50%、實驗臺月均總排單數量提高39.35%、月均檢測任務總測試時長提高42.37%,顯著改善了檢測任務調度效率。
在技術研發方面,我們檢測中心研發的多聯空調機組風機流道系統研究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經專家組鑒定整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軸流風機系統噪聲指標更是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圖為國家重點實驗室檢測中心技術人員工作現場)
在堅持自力更生奮斗、自主創新爭取的道路上,我們除了研發出一系列科技成果,還通過實踐深刻領會到“科研沒有捷徑,必須一絲不茍”的真理。這一點,我們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渦旋壓縮機研發團隊深有體會。
去年十月,我們渦旋壓縮機研發團隊向總書記匯報展示了自主研發的低溫型車載空調壓縮機,在得到總書記肯定后,面對困難和阻礙,我們更加有勇氣、有動力去面對。
加工工藝水平一直是制約渦旋壓縮機發展的瓶頸,要想突破這個瓶頸,就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將每一個零部件細節都做到高標準、嚴要求。
今年5月,30cc車用渦旋面臨量產前驗證,在渦旋壓縮機研發團隊骨干力量沈國標的帶領下,我們加工的D030z動盤輪廓度達到0.011mm,距離圖紙標準只差0.001mm,項目組表示可以讓步接收零件,可是我們并不滿意,執意要重新制作符合圖紙標準的零件,“標準就是標準,99%都不行,必須100%符合要求!”,沈國標堅定地說出了我們團隊共同的想法。眼看項目節點越來越近,我們連續數天熬夜加班、換了7種工裝的裝夾方式,終于在一個曙光微亮的清晨成果做出了輪廓度0.007mm的動盤,比圖紙標準更加精細。還記得那個清晨,沈國標激動地說道:“這個被總書記寄予厚望的崗位,必須做到追求一流、追求卓越、追求完美!”
是的,我們國家重點實驗室是被格力、被制造業、被國家領導人寄予厚望的,我們甚至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就是行業標桿和領跑者!”因此我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途上時刻充滿信心和力量,憑借自主創新的骨氣和志氣,身體力行奉行實干精神。
后記
王亞東和胡余生只是格力研發人員的縮影,國家重點實驗室只是格力眾多研發團隊的代表。在格力,還有1.4萬名“王亞東”和“胡余生”,還有數不清的科研創新團隊,他們亦時刻牢記總書記“中華民族奮斗的基點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創新,所有企業都要朝這個方向努力奮斗”的囑托,在技術創新的征程中勤奮進取,勇往直前。
值得一提的是,王亞東等技術研發骨干不僅在科研領域謹遵總書記的指示,作為黨員干部,他們在黨建工作中也積極組織開展各項黨務工作,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習近平視察格力電器的講話精神,并將黨務工作與業務工作融會貫通、有機結合。
以王亞東所在的第40黨支部(去年10月總書記視察時予以充分肯定的黨組織)為例,這一年里,該黨支部結合工作實際,做到了黨務、業務兩手抓,各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到自己不僅是管理干部,更是技術專家,充分發揮了黨員在工作中的帶頭作用,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果——格力電器預備黨員、模具公司總經理黃國軍,組織申報并成功組建了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積極培養技術型人才、打造企業工匠;模具公司副總經理黃澤堅,帶領團隊在7個月內快速完成了廣昌新工廠從規劃到試產、再到投產的過程,將廣昌工廠建設成擁有5大業務板塊的綜合性工廠;由王亞東團隊主導的“模具及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還入選了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
再多輝煌成果在此刻已成為過往,我們不能被勝利的喜悅沖昏頭腦,中國制造業崛起之路上還有無數技術難關等著我們去挑戰。為了關鍵核心技術不被“卡脖子”,中國企業必須自力更生奮斗;為了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中國企業必須自主創新爭取。秉持如此信念和信仰的格力電器科研創新團隊,將繼在核心技術研發領域馳騁翱翔,為中國制造實現創新突破、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