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困難的時刻,就是最榮耀的時刻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陳莉,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5月16日,美國把華為及其附屬公司列入管制“實體名單”,禁止華為在未經美國政府批準的情況下從美國企業獲得元器件和相關技術。隨后,此事進一步發酵,華為遭遇了一系列的禁止。
華為迎來了歷史上最為艱難的時刻。然而,華為的表現并沒有像之前一些企業一樣“不堪一擊”,“深藏功與名”耕耘多年的芯片和操作系統“備胎”漸漸浮出水面,為世人所知。
因為手上還有技術這張“底牌”,華為做到了面對“制裁”可以迎難而上。也正因為如此,華為迎來了歷史上最榮耀的時刻。如果從某種角度來看這一場較量,我們甚至可以說,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正在成為華為最高階的廣告代言人。雖然任正非表示:“不要因此選擇華為手機,關鍵還是要看你是不是喜歡這個產品。”雖然你也有可能真的沒有使用華為手機,但這場較量,讓全世界更好地、更深層次地了解了華為。
實際上,華為只是眼下中國經濟的一個縮影。當中國經濟迎面遇到中美貿易摩擦時,很難說,這場碰撞對整個中國經濟沒有任何影響,身在其中的中國家電業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應該說,家電業是中國最善于應對市場變化的行業之一。面對中美貿易摩擦,他們積極應對,向成本更低的、不受出口限制的東南亞國家轉移產能;同時,面對中國市場的消費分級,他們積極研究圈層經濟,用更好的產品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但是,不得不說,整個家電行業也迎來了一個極其艱難的時刻。比如,由于向其他國家轉移產能形成了一個小的高潮期,從而推高了當地的地皮價格和人工成本,一些國家的投資環境也不那么令人滿意。而在國內市場,一方面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一方面消費分級尚在確認過程當中,市場表現并不盡如人意。
然而,一方面,作為全球最大的家電制造基地,中國家電制造業在全球家電市場不可或缺;另一方面,中國也是全球家電業最大的消費市場,包括跨國企業在內,任何一家家電企業都無法接受在中國市場的“缺位”。當問及很多跨國企業的海外市場表現時,絕大多數企業都確認,中國,仍是他們的第一大海外市場。
因此,從長遠來看,中國家電業將與中國經濟一樣,走出眼前的陰霾,迎來更美的曙光。其中,最重要的是,面對困境,我們要懂得,應該向華為這樣的企業學習什么。
愿未來的中國家電業能夠涌現出更多個“華為”,愿中國家電業能夠迎來更為榮耀的時刻。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陳莉,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