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空氣凈化行業是否迎來二次井噴?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2020年初,因“新冠”病毒肆虐,國民健康意識大幅提升,消費者開始重視室內空氣質量。作為空氣凈化解決方案的空氣凈化器和新風產品成為熱議話題,并在疫情期間多次被送上熱搜。過去幾年,空氣凈化器與新風行業因霧霾天氣頻發而在中國引發市場井噴,后因空氣質量好轉而遇冷。此次因疫情產生的熱度,是否會令空氣凈化行業迎來二次井噴?企業又該如何抓住機遇,徹底走出行業寒冬?
病毒激活市場
自2018年起,空氣凈化行業就迎來拐點。其中,空氣凈化器行業進入深度調整階段,市場規模接連下跌,企業活力不再。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19年,空氣凈化器線上市場銷量同比增長0.78%,線下市場銷量同比大幅下降42.36%。在均價下滑的影響下,空氣凈化器銷售額的下滑幅度高于銷量。新風行業發展相對平穩,但增幅有所收窄,更多是作為中央空調的配套產品,并主要應用于商業場所。據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低碳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鄧高峰介紹,2019年中國新風系統銷售規模達146萬套,同比增長39%。
疫情發生前,空氣凈化器行業正在通過產品功能多樣化尋求“自救”,以此擺脫“靠天吃飯”的標簽,但短期內未見成效;新風行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各地房地產精裝修政策,終端消費者對新風產品的了解程度和購買意愿始終不高,零售市場難以取得突破。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消費者開始關注室內空氣問題。A.O.史密斯、萊克、海爾、美的、格力、松下、亞都、小米、西屋、遠大、造夢者、百朗、浙江泰爾等品牌向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方艙醫院捐贈多批空氣凈化器和新風系統。不少醫院的病房里都能看見空氣凈化器和新風設備的身影,加上疫情期間廠家和商家的宣傳,關于空氣凈化器和新風系統的討論熱度開始飆升,沉寂了兩年的空氣凈化行業,再次“熱鬧”起來。
疫情期間,空氣凈化器受到消費者熱捧,市場規模飆升。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周、第五周的空氣凈化器銷售額同比增長29.1%和120.8%。而新風系統由于屬于需要安裝的品類,雖關注熱度飆升但尚未體現在銷售中。
分渠道來看,萊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產品企劃部總監陳華夏表示,由于疫情的影響,當前,空氣凈化器線下零售市場基本被按下暫停鍵,主要為企業、機構等團購。線上市場則以家庭消費者購買為主。
起到預防效果,新國標將加入除病毒能力
2020年初,新冠病毒爆發,對空氣凈化行業而言,可謂危機中蘊含機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意識到,空氣凈化設備不僅是除霾神器,還可以過濾凈化包括細菌、病毒在內的多種空氣污染物。
新冠病毒傳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種,分別是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是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導致人體吸入后感染。而氣溶膠屬于空氣中的固態微粒,凈化空氣中懸浮的固態污染物正是空氣凈化器和新風系統的主要功能之一。因此,很多醫院的隔離病房,除了基本的配備設施之外,還配有一臺空氣凈化器或安裝新風系統。
北京三五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魯毅表示,由于具備大量獨立大風量負壓新風系統的病房的醫院并不多,去除病毒效果顯著好于紫外線消毒機以及其他非過濾形式消毒產品的空氣凈化器,非常適合應對室內環境污染。
當前,消費者對于空氣凈化設備能否過濾病毒極為關注。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空氣凈化器不一定能過濾病毒。“不一定”的主要原因,是空氣凈化器產品標準里并沒有對病毒或者其他的病原微生物有殺滅的要求。
空氣凈化器對凈化病毒是否有效,取決于病毒的粒徑大小以及空氣凈化器使用的濾芯級別。“病毒也是有身材大小的,不同于氣態污染物,病毒屬于顆粒物范疇。”據IQAir有關負責人介紹,常見流行病毒的粒徑范圍為0.02~0.4微米,非典病毒粒徑為0.06~0.22微米,根據國家疾控中心數據,此次新冠肺炎病毒粒徑是0.06~0.14微米。“國際公認HEPA濾芯H12和H13兩個級別要求對0.3微米的顆粒物過濾效率分別達到99.5%和99.97%以上,采用這種級別濾芯的空氣凈化器對于應對常見流行病毒,是有一定輔助過濾作用的。因此,采用H13級別以上濾芯的空氣凈化產品,比如IQAir的HealthPro系列、Atem系列等產品,市場表現較好。”IQAir有關負責人說。
某業內人士指出,許多病毒會沾附在空氣的顆粒污染物上,直徑大于0.3微米,因此,凈化效率達標的空氣凈化設備,在此次疫情中將起到非常有效的預防作用。
針對現行空氣凈化器標準中沒有病毒去除要求的問題,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魯建國表示,現行標準中只有細菌去除要求,但是正在修訂的國家標準GB/T 18801-2015《空氣凈化器》,將把去除病毒能力列入其中。
此外,馮錄召還建議,家庭應每日對室內進行通風換氣,可以通過自然通風,也可以機械通風。新風系統的工作原理就是將室外空氣經過過濾后抽入室內,而室內污染空氣則被壓出室外。但是,也有業內人士直言,以中國絕大數家庭的密封性,想要讓屋里產生正壓,新風系統需要很大的風量,不僅屋內溫度會降低,而且噪聲會很大。因此,在他看來,想要實現最好的凈化效果,“空氣凈化器+新風系統”的組合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空氣凈化器被重新定義
早在非典時期,許多醫院就開始使用空氣凈化器,但這一產品之后并未在中國市場普及。2014年,隨著霧霾席卷而來,空氣凈化市場迎來爆發。一時間,眾多品牌涌入,新品層出不窮。至此,在中國,“除霧霾”成為空氣凈化產品的代名詞,也為行業在2018年遇冷埋下伏筆。陳華夏表示,在過去幾年,空氣凈化是霧霾經濟下發展起來的產業,消費者對其存在一些認知誤區,認為只有霧霾天才需要使用,其他時間并不需要。
正是這種認知誤區,才導致空氣凈化行業在空氣質量好轉后遇冷。疫情之下,空氣凈化器再次被重新定義。消費者開始逐漸意識到,空氣凈化器不僅是除霾、除甲醛神器,還是可以凈化眾多空氣污染的健康類家電。新風系統也被更多的終端消費者關注。
此次疫情的爆發,或將讓消費者對空氣凈化行業產生更為全面的認識。浙江造夢者進出口有限公司總裁肖健偉指出,疫情的發生,提升了消費者對通風、新風系統、氣溶膠等行業用語的普及度,對空氣凈化行業有著較好的助推作用。
毫無疑問,短期來看,除病毒產品的關注度將明顯增加,消費者對空氣凈化產品過濾超細顆粒物的認知程度也有所提升,對其功能的認知不再停留在“除霾”上。但是,談及空氣凈化產品的病毒過濾能力,IQAir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各企業宣傳五花八門,市場也亂象叢生,很容易誤導消費者。“因此,我們會加強對消費者的教育,幫助大家識別和選購真正靠譜有效的產品。”
避免重走老路,企業自我提升是正道
伴隨著關注度的再次提升,中國空氣凈化市場是否會因此迎來二次井噴呢?還是重復之前的發展軌跡,只是將“霧霾經濟”變為“病毒經濟”,迎來短暫活力后再次迷失發展方向?對此,多位受訪者不約而同地回答道:“空氣凈化市場規模受此次疫情影響會有一定提升,但無法確定這種提升是否能長期維持以及維持多久。”
某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空氣凈化產品普及率極低,發展空間廣闊,然而產品質量和性能才是行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對于主流品牌,空氣凈化產品質量和性能較好,但有許多專門在互聯網上銷售的小品牌,產品質量和性能都令人堪憂。尤其是隨著病毒激活市場需求,會有大量“投機者”再次進入,以低價的劣質品搶占市場,令本就出現用戶信任危機的空氣凈化行業再陷泥潭。
同時,在病毒橫行的當下,企業都將產品宣傳重點放在過濾病毒上,這與當年重點突出“除霾”的宣傳方式如出一轍。因此,在特殊時期,選擇正確的宣傳和市場教育方式,尤為重要。魯毅表示:“我們并不希望用戶因為臨時的恐慌購買空氣凈化產品,疫情結束就把空氣凈化器罩起來,這對用戶和行業而言沒有積極意義。空氣凈化產品不只是過濾病毒,病毒只是空氣中無數污染物的一種。除了病毒和PM2.5,我們要讓消費者知道,空氣凈化產品還能凈化油煙、香煙顆粒、懸浮細菌、過敏原、突然爆發的異味、寵物毛屑、螨蟲和螨蟲代謝物、花粉、VOC、甲醛、臭氧、氨氣等。”
作為突發事件,疫情無法促使所有企業都迎來大發展,而空氣凈化企業要想避免再走老路,自我提升就顯得非常重要。“只有不斷創新的企業,才能在疫情結束后,得到長遠發展。”陳華夏表示,未來,萊克電氣空氣凈化器在繼續提高產品性能的同時,還將在除異味等方面下功夫,并且讓量化指標更加直觀化。他指出,只有從用戶需求出發,持續創新,才是企業的立足之本,而萊克電氣正是一直致力于在創新中不斷追求極致的企業。
想要抓住疫情帶來的機遇,企業需要做好產品、做好體驗、做好服務。肖建偉表示:“做出有競爭力的產品是發展的基礎。我們建議空氣凈化企業要以產品為根本,找好自己的市場定位。”魯毅也表示,顯然,在性能追逐已經接近尾聲的現在,誰能從產品體驗方面抓住機會,誰才能獲取更多的客戶。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