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凈化市場行至發展關口,向左還是向右?
? ? ? ? ? ? ? ? ? ?本文來源: 中怡康時代 作者: 梁斌,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中怡康時代推總數據顯示,2019年1~4月,空氣凈化器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達到120萬臺和26億元,同比下降23.9%和30.8%。歷經多年快速擴張后的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行至十字路口。在市場出現整體調整的態勢下,未來空氣凈化器發展路徑到底在哪里?
行業發展格局生變
在2017年前的5年中,空氣凈化器市場借“霧霾”之勢迅速擴張,行業規模從30億元到破100億元,僅僅用了3年時間,發展速度驚人。但是,沒有穩固增長基礎是難以維持這樣的超常規發展。從市場監測結果來看,除霾型功能產品市場增長已經出現停滯。此前強效除霾型(顆粒物CADR≥400m3/h)空氣凈化器的市場份額持續增長,而在2019年開始增幅放緩,甚至出現停滯。
當然,市場表現背后與相關治理措施落實有內在邏輯聯系。由于大氣污染治理成效顯著,消費者對PM2.5的焦慮感大為緩解。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動向是消費者對于甲醛的關注熱度走高。因此,具有強除醛功能(除甲醛CADR≥100m3/h)空氣凈化器的市場貢獻逐漸變大。中怡康市場監測數據顯示,強除醛型產品貢獻了過半的市場份額,線下市場貢獻度超過70%;從產品均價來看,除醛型空氣凈化器均價明顯高出非除醛型。以線下市場為例,2018年,非除醛型產品均價為2690元,除醛型產品為3744元,強效除醛型產品均價為4028元,價格是非除醛型的1.5倍。2019年前5個月,空氣凈化器市場均價整體表現不理想,非除醛型產品均價為2053元,同比下降23.7%;強效除醛型均價為3839元,降幅僅為3.2%,除醛型產品對整體市場的支撐作用更強。
消費者對甲醛的關注,激發市場上除甲醛空氣凈化器的熱銷,但需要提前布局。從近三年中怡康市場數據看,參與除甲醛市場的品牌比重持續上升,由2017年的37.0%上升到2019年5月末的46.3%。同時,企業在除甲醛型產品的市場投入持續增強,2017年除甲醛型號數為780個,在市場中占到25.9%;截至2019年5月底,除甲醛型號數為781個,占比升至44.2%,上升18.3個百分點。
未來市場機會在哪里
從空氣凈化器在中國普及度來看,中國百戶家庭擁有量不足7臺,與近鄰日本、韓國均存在較大差距。在許多消費者心中,空氣凈化器是用來去除PM2.5的,當霧霾逐漸散去,市場大幅下滑似乎就在情理之中。此外,已經購買空氣凈化器的家庭使用率偏低也是市場發展的不利因素。這些都與產品定位受局限有關。
針對使用率低問題需要關注3個方面。一是對產品賦能。隨著霧霾逐漸散去,中國消費者對室內空氣環境認識度在提升,但由于缺乏統一標準,消費者對空氣品質沒有明確的概念標準。這需要市場參與各方共同努力,明確適合國人的室內空氣環境評定標準,有效激發市場需求,推動空氣凈化器市場發展。
二是豐富使用場景。空氣凈化器宣傳多主打客廳用、臥室用、車內使用,而主打廚房、衛生間、工作辦公等區域的空氣凈化器產品較少。產品設計使用場景的局限讓市場增長承壓,豐富空氣凈化器產品的使用場景將會拓寬市場發展空間。
三是增強技術創新。在后霧霾時代,國內空氣凈化器功能定位受局限,阻礙了市場蛋糕的做大。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國內市場,活性炭、HEPA濾網的滲透率均超過80%,而離子凈化、光觸媒/冷觸媒、靜電技術采用的偏少。技術路徑局限造成了產品功能的高度同質化。
在應對細顆粒凈化上,市場參與品牌都取得了成功,但在應對氣態污染物、細菌、病毒、蟲螨等多種污染源上,市面上產品解決方案仍顯不足。國內消費者仍然需要一個引導和教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離不開凈化技術發展的百花齊放,這樣才能為迎來行業二次起飛奠定扎實根基。
本文來源: 中怡康時代 作者: 梁斌,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