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德建筑節能與新風系統應用國際交流會在京召開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秋冬時節,本就是霧霾高發季,九月底北京連續三日霧霾,視乎在提醒人們,又到了要緊閉門窗、開啟凈化設備的“蝸居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場關于建筑節能與新風系統應用的交流會來得正是時候。
2016年9月25日,由德國造夢者DreamMaker Gmbh、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清潔能源建筑應用技術聯盟主辦,浙江造夢者股份有限公司、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天津大學、德國Kaiserslautem(凱澤斯勞滕)大學等承辦的2016第二屆中德建筑節能與新風系統應用國際交流會在北京汽車博物館豐臺區政府新聞報告廳拉開帷幕,據了解此次會議吸引了中德兩國諸多建筑節能與新風系統行業的專家、學者,以及德國造夢者Dream Maker Gmbh的合作伙伴、經銷商到場,一整天的會議,座無虛席。
聚焦新時期建筑發展方針
2015年底,中國召開了37 年以來的第一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對老的建筑方針進行了修訂,提出了新時期的建筑方針,增加“綠色”,去掉“在可能的條件下”。其中,“適用”是前提;“經濟”是必須把握的;“綠色”是時代的特征和未來發展的要求;如果做不到適用、經濟、綠色的話,就不用再談美觀了。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修龍在致辭中說,綠色生態發展已經成為國際的共識,也是中國必須發展的道路。而新風系統的應用就是其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項,其起源于現代建筑的低能耗要求。
隨后,百年企業Storopack的董事會主席漢斯?海信埃克也做了重要發言,他說,Storopack是全球包裝及保溫材料行業巨頭,分廠遍布全球17個國家達到65家,Storopack會與德國造夢者Dream Maker Gmbh保持長期合作,為新風系統的發展做出努力。
隨著諸多德國企業負責人的出現與發言,將這次建筑節能與新風系統應用國際交流會推向高潮,甚至有經銷商在會后表示,之所以選擇德國造夢者Dream Maker Gmbh正是看中其德國制造的品質。對此,中國清潔能源建筑應用技術聯盟理事長王立臣在致辭中說:“非常欣賞德國城市化的經驗和生態環境的建設。”并表示,自己曾在多年前寫文章呼吁,中國的城市化要更多的研究吸取德國的經驗。王立臣強調:“今天的交流會就很有意義,希望由此可以拓展相關的探討和合作。中國的發展需要外國專家、學者的幫助和支持。同樣,外國的發展也需要中國的市場與協作。”
中德攜手,成立建筑研究院
在隨后的行業議題研討中,德國巴符州前內務部長哈利波特?亥希面對諸多關注綠色節能、新風系統行業專家學者做了《德國建筑節能發展情況》主題報告。哈利波特?亥希認為,中國有一批創新人才大力推進環保研發,但也需要有一個好的銷售環境。據哈利波特?亥希介紹,德國在1985年的大霧霾后,國家開始關注大氣環境,政府立法,強制新建房屋必須安裝新風系統以減輕能源消耗,經過多年的努力,德國才得以重見藍天。在與大家就德國建筑節能發展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之際,他表示,德國的新風行業相關體系已經完善。在德國,如果你的房子,沒有安裝新風系統,一旦被查出,將會被處罰。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目前同樣非常重視綠色建筑。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清勤表示,綠色建筑除了和傳統建筑一樣關注建筑的功能和安全之外,還特別關注“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室內環境質量、室外環境保護”,而且這種關注體現在建筑從規劃、 設計、建造到運行、維護甚至拆除的整個生命期的各個環節。另外,綠色建筑還特別突出“因地制宜,技術整合,優化設計,高效運行”的原則。《電器》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國在建筑節能方面的運用舉例德國還有距離。德國Kaiserslautem(凱澤斯勞滕)大學節能建筑物理系博士生導師托馬斯.萊希那在會議現場例舉諸多建筑案例,來介紹德國在這方面的成就,“包括曼谷的機場、摩納哥博物館、德國斯圖加特奔馳總部以及巴黎的一些知名建筑,其中都有我們設計方案。”托馬斯?萊希那舉例說,“ 建筑設計舒適度非常重要,陽光和新風合理分配。還要考慮投資與運行的費用,包括持續性等。此外,也要根據當地氣候、溫濕度等自然條件因地制宜。”此外,托馬斯. 萊希那重點介紹了中國當代置業MOMA項目,傾注于“綠色+舒適+節能+全生命周期”的生活家園,并打造中國節能地產領域的標志性建筑。
關注新風系統發展方向
隨著德國造夢者Dream Maker Gmbh等新風企業的努力,新風行業在中國迎來了非常樂觀的發展。據悉,新風系統是由新風換氣機及管道附件組成的一套獨立空氣處理系統,新風換氣機將室外新鮮氣體經過過濾、凈化,通過管道輸送到室內,同時將室內污濁、含氧量低的空氣排出室外。霧霾當道的今天,新風系統成為抵御室內環境污染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對于新風系統在中國的發展,“室內空氣環境質量控制”天津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劉俊杰表示,中國建筑室內空氣質量面臨內憂外患,顆粒物、PM2.5、化學污染物、室外污染物等通過通風和風滲透進入室內。值得注意的是,各國對建筑通風要求不同,中國建筑新風量有增長趨勢。國外建議室外PM2.5污染超過限值裝新風過濾,中國目前沒有相關新風設計標準,國內外空氣質量有差異,國外標準不適用于國內。看來,如何推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產品,是新風企業應該做出努力的地方。
與空氣凈化類產品相比,新風機的優勢有哪些?據了解,新風系統的優勢所在正是通過空調機組不同功能段對室內室外空氣溫度、濕度、CO2濃度、VOC濃度及PM2.5進行處理,為室內提供新鮮空氣、驅除有害氣體、防止落塵、防止呼吸道疾病以及避免密閉空間內的霉菌滋生,綜合提高了使用舒適度和更為健康的生活工作環境。但普及尚需時日,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低碳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鄧高峰表示,在調查樣本中,北京地區用戶70%認為有必要安裝空氣凈化產品,60%的用戶認為新風是最佳方案。但對新風產品的價格期望值較低,與目前的產品售價有較大差異。
作為中德兩國節能建筑與新風系統搭建的重要交流平臺,凈化技術同樣是現場關注的重點。浙江造夢者股份有限公司CTO李岳山分享了新風量與PM2.5凈化的關系研究,技術出身的李岳山帶領研發團隊主持研發離子能凈化技術,帶領團隊取得100項國內專利,發明專利13項。他說,新風必須要正壓運行,室內微正壓時,即為無滲透。而無正壓運行無法維持室內PM2.5在低濃度狀態。在保證CO2不超標的前提下,新風量相同時,房間越小,PM2.5凈化效果越好;大房間按人數配備新風量,無法滿足PM2.5的凈化需要。海拔高度不同情況下,相同濃度的PM2.5對人體產生的危害和影響不同,產品設計中也要考慮這些問題。
最后上,作為主辦方的德國造夢者Dream Maker Gmbh CEO艾文哥豪曼與中國建筑領域專家共同宣布中德建筑節能與新風應用研究院的成立。現場專家表示,這一舉措,將會推動中國建筑節能與新風的發展。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