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電子家電出口高峰論壇在京成功舉行
以重塑?競合謀轉型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1月18日上午,第四屆中國電子家電出口高峰論壇暨中國電子家電出口百強發布儀式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發布會主題圍繞“重塑?競合”展開。通過“政策篇”、“市場篇”、“品牌篇”探討當前復雜而嚴峻的經濟形勢下中國電子家電行業的發展道路。
論壇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攜手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捷孚凱市場咨詢有限公司以及經濟觀察報共同主辦。論壇上,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張鈺晶在歡迎詞辭中表示:中國電子家電行業是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發展的行業,經過30多年的努力,在品牌影響、市場份額、技術積累等方面已經成為全球電子家電市場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我國電子家電在世界貿易份額已經超過30%,家電產品年度出口規模近650億美元,計算機、手機等電子信息產品每年出口額達千億美元左右。2017年國際經濟形勢復雜,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面對新的挑戰,如何才能給企業家們提供更有價值,更有針對性的服務,促進企業的轉型發展。希望通過此次高品質的業界對話,創新思想,引起共識,借此契機邀請各方專家和龍頭企業共謀發展。
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亞太區參贊米捷可、經濟觀察研究院院長新望出席本次論壇在“政策篇”中分別發表致辭和主旨演講。新望院長表示:世界經濟發生重大變化,行業之間分化日益突出,其中包括互聯網相關行業、服務業、養老等等。同時家電行業也面臨著巨大轉變,如何抓住中產階級的消費升級是未來我們面臨的機會和挑戰。
在主題為“世界經濟貿易環境面臨重塑”的風險對話中,商務部歐亞司副司長王開軒、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鋼、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王穩、聯邦快遞中國區副總裁鐘國儀以及主持人機電商會副會長石永紅就俄羅斯地區、歐洲地區、北美地區和亞太地區的貿易預期、控制風險、匯率變化等議題展開對話交流。
隨后,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頒布了電子信息產品、彩電、空調器、冰箱及冷柜、洗衣機、廚房小家電、生活小家電行、電熨斗、咖啡壺(茶壺)、烤面包器十一個獎項的2016年度十大出口企業名單。并聯合艾拉物聯發布中國十大智能家電出口企業名單,海爾、美的、海信、格力、TCL、志高、奧克斯、長虹、格蘭仕、科沃斯十家企業獲此殊榮。
同時,在本次論壇上發布了《中國電動平衡車產業白皮書2016》(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主要從平衡車發展的歷史、產業現狀、電動平衡車分會的成立、《人機互動體感車》標準的制定、國際貿易摩擦的應對以及知識產權糾紛的協調等六部分進行了闡述說明。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球的平衡車市場規模達到500億元。平衡車分會的成立,既能增強行業凝聚力,延伸產業鏈結構,增加就業稅收,推動行業快速發展,做大做強市場,共享產業發展紅利,隨著平衡車分會的成立,中國電動平衡車產業進入了2.0時代。2016年以來,美國針對我國電動平衡車產業共發起3起337訴訟案。在國家商務部指導下,中國機電商會平衡車分會積極組織、幫助企業有效應對337調查。
中國機電商會平衡車分會將每年發布一次研究報告,以推動我國電動平衡車行業健康平穩的發展。
以智能化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對電子家電產業提出了新的發展課題,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貿易方式變革更是對傳統貿易的徹底顛覆:面對競爭,如何應對?在最后一輪的品牌對話中,格力海外銷售公司副總經理耿望龍、聯想集團大中華區副總裁陳榮凱、杭州騎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應佳偉、Ayla聯合創始人大中華區總裁張南雄以及主持人GfK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周群就“中國電子家電行業迎來競合”主題分別從自主品牌研發、知識產權、并購擴充、創新合作以及構建智能化等方面分享了各自企業的經驗為電子家電行業國際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挑戰。
GfK周群分享了從消費電子視角看待市場變化的觀點:“2017年消費電子中國零售市場規模預計在20150億元左右,比上一年有3%的增長。我們發現,手機產品的增長主要依靠1000-4000元高端產品的支撐,這個產品的支撐跟我們想的傳統意義上的鋪量、滲透市場,靠低價競爭不一樣的。另外筆記本電腦市場規模連續下降17個季度之后,在中國實現了增長,并且勢頭兇猛。此外,主流小家電市場規模也在增長,但同時產品單價也在增長,說明消費者趨優消費的態勢愈發明顯。由此可見,只有技術和產品實力過硬的企業才會在未來站穩腳跟。”
格力海外銷售公司副總經理耿望龍表示:在過去25年我們以代工為主,過去10年致力于自主品牌發展。要加快國際化和品牌化速度,必須把產品做到極致,用技術打造產品。重視研發,用研發與創新實現差異化,未來中國品牌取代日韓品牌是大趨勢。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