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如何看待“做對的事情”和“正確地做事情”?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前幾天,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亮相人民日報新媒體平臺視頻訪談直播節目《大咖有話》,與前央視主持人郎永淳共話2017年的企業戰略、技術創新等話題。據了解,直播期間,共有超過100萬網友在線觀看這場精彩的思想碰撞,足以證明大咖們強大的號召力。
這場對話中,在“中國實業未來努力的方向”等多個話題的碰撞之后,已經從媒體投身實業界的前央視名嘴郎永淳這樣評價“董小姐”:“從董姐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偉大的企業家一定要有偉大的情懷,是要改變世界,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不僅僅站在領導企業的維度?!币簿褪钦f,作為企業家的董明珠是偉大的,這種“大”不僅體現為高瞻遠矚,勇于擔當,還可以解讀為一種大智慧。
在微信朋友圈里,曾經有一篇探討“做對的事情”和“正確地做事情”之間差距的文章很火熱,它之所以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分享,也恰恰說明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不管是為人處世還是掌管企業,人的“思路突破”和戰略的“旨高意遠”都具有著很現實的意義,正所謂“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
當然,嚴格上來說,這篇文章的觀點并非“原創”。30多年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就提出了“做對的事情而不是把事情做對”這一觀點,并被稱為管理思想發展的一個里程碑。那么,這句話對于不少宣稱致力于為消費者打造美好生活的企業來說,又有著什么樣的啟示呢?
不難理解,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光有企業家的情懷肯定不行,因為,有沒有“擼起袖子加油干”很關鍵;而對于企業來說,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也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建設者”如何避免自己在另一方面成為“破壞者”?也就是說,將“好事辦好”最起碼是“方向正確”(做對的事情)和“措施得力”(正確地做事情)的統一。
對于中國實業未來努力的方向以及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等話題,在這次大咖對話中,董明珠的思路和戰略也無不蘊含著一種大智慧:用技術和創新支撐情懷與夢想,從一開始就“做對的事情”,在謀事創業之中“正確地做事情”。
“你看這么多凈化器出現,我們的霧霾不是減少,而是越來越嚴重了,這個太可怕了。”針對當前空氣凈化器市場的火熱,董明珠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靠消耗消費者的健康得到賺錢的機會,我覺得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從開頭做的產品就是健康的,對人、對資源、對環境都是好的?!?/p>
進一步講,在企業發展理念上,董明珠的“偉大”在于,她帶領格力電器“做對的事情而不單單是把事情做對”,對于中國制造乃至家電市場發展的方向不僅看得見、看得懂,而且看得透,超脫了不少企業領導者,她不愿意在成為“建設者”之時成為“破壞者”,而是要從一開始就用綠色發展引領未來,“不是用修理的方式來改變,而是要從一開始的出發點,就是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不希望它從一開始是為了逐利,來迎合、修補、滿足當下的需求?!?/p>
正是因為如此,多年來堅持“綠色發展”的格力電器在董明珠的掌舵下,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將自己的環保理念與產品性能結合在一起,盡量減少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以及使用過程中,給環境和消費者帶來的傷害。比如,格力獨創的“1赫茲變頻技術”,壓縮機最低功率僅為15瓦,讓“格力造”比其他的產品都節能;“全球首創、國際領先”的格力光伏空調,讓消費者進入空調“不費電”的時代;格力“三缸雙級變容積比壓縮機”為國際首創,再次獲得“國際領先”鑒定,實現-25℃制熱量不衰減,能夠在嚴寒、極寒、高海拔嚴寒地區穩定制熱,被稱為“煤改電”神器,這種例子不勝枚舉。
從社會角度來看,在霧霾日趨嚴重的當下,發展新能源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這既是國家戰略,也是全球戰略。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從不犯錯,也不允許自己犯錯”的“董小姐”將發展新能源作為她堅守的夢想,并力推收購新能源企業??銀隆。在過去的一年,“董小姐造車”一事引起業內外廣泛關注,并引來王健林、劉強東等多位商界大佬鼎力相助。
這種鼎力相助本質上是支持董明珠的商界大佬們對于新能源的一種共識,也更加印證了董明珠的高瞻遠矚。董明珠既把握了制造業的大方向,又能瞄準切入點??收購銀隆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并將格力的智能制造、空調技術與銀隆的儲能技術合作,讓我們看到了一位企業家身上的大智慧與大擔當。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