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人會做機器人” 海知智能發布第三方技能插件平臺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9月20日,海知智能在北京召開發布會,正式推出旗下第三方技能插件開放平臺。據海知智能CEO謝殿俠在發布會現場介紹,該平臺包括技能插件工具、智能分析員、知識圖譜生產線。海知智能目前已經正式上線包括官方和第三方的技能插件有50多個,相對來說比較可用的有38個,只要對接外部接口進行合作就能直接為機器附能。既可以向客戶輸出語音技能插件,又讓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海知平臺提供的技能開發工具,可以高效、低成本的開發語音技能。
海知智能做的核心工作就是讓機器理解人的意圖。謝殿俠在發布會上說:“有的人會問是不是科大訊飛做的事情。其實,他們做的是語音識別,把聲音信號變成文字信號,我們做的工作是讓機器理解人,并且能夠干很多工作。語音識別是前面一個環節我們是后面一個環節。海知智能第三方技能插件平臺好處是什么?即一個文科大學生培訓一星期到兩星期左右就可以掌握這個工具,他就可以做一個星座或者是點歌的技能插件。”除了能夠讓機器理解,配套的海知智能又做了第三方技能插件開放平臺,這個工具最大的特點我們是強調人機結合,面向的是構建機器學習的知識庫系統。
海知智能是一家深耕語義理解的公司,不涉及到語音識別和語音合成,只專注自然語言理解和知識圖譜兩個領域,這與小米、思必馳、百度自成閉環的模式不同,在謝殿俠看來,語義理解這個領域極具挑戰性,想要做的足夠深入就必須要專注,同時語義理解所涉及的技術與知識領域縱橫交錯,單獨一個企業很難將其“做透”,所以海知智能采用開放平臺的方式,與合作伙伴一同推動行業進步。
海知智能第三方技能插件平臺,毫無編程經驗的普通人也可以通過海知智能的技能插件平臺設計一款專屬“語音技能插件”。海知智能將其定義成“三步做個機器人”。第一步去設計一個需求,去假設一個人在提供這個服務會怎么做?開發者就怎么設計,先不考慮操作性和業務流程。其次是訓練學習,通過數據庫、知識庫或者有知識圖譜,從淺層次到深層次都可以讓機器理解起來。第三是接入“成人”,接入到音響上也可以,接入到電視上也可以,任何消費電子及家電的產品都應該具有交互的能力。海知智能提供的是一種能量和為機器賦能的知識系統。
在現場,海知智能的工作人員演示了搭載7款技能插件的小米電視,以及小米智能音箱、各色機器人等產品。此外海知智能還為餓了么和小紅唇定制過專門使用場景的技能插件。在發布會現場就進行了一個有趣的示范,海知智能的工作人員利用餓了么外賣智能語音插件,成功點來了一份外賣。
海知智能所做的第三方技能插件平臺,未來將打造一個人工智能的“語音技能商店”。從這個角度而言,《電器》記者認為與Amazon Alexa數字語音助手十分相似。但不同的是,海知智能做的是一個開放平臺,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這個服務,不僅僅是客戶不僅僅是合作伙伴,也包括傳統狹義上的競爭對手,海知智能都希望與之合作。“因為牽扯的技術挑戰比較多,知識領域比較多,任何一家都很難把這個領域做透,按照今天的水平,我們聯合起來就可以干一件大事,能夠去挑戰我們幾乎不能挑戰的任務。”謝殿俠講道。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