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發展模式獲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一等獎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12月28日,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辦的“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獎”發布典禮在北京舉行,格力電器憑借《格力自主創新發展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成果獲一等獎。
黨的十九大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領域。因此,創新也是制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
長期以來,格力電器都堅持以自主創新為發展方向,董事長董明珠也不止一次地在公開場合表示:制造業要堅持走自主創新的道路。《格力自主創新發展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成果報告中也顯示,格力電器一直堅持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營銷創新、人才創新始終貫徹在格力電器的生產經營之中,形成了一套自主創新的發展模式。
格力在營銷模式上的創新在中國家電行業可謂獨樹一幟,它通過銷售政策變革、自建渠道的方式打破了早期的“先付款后發貨”原則,保證了企業資金鏈的穩定和企業的健康發展。又通過成立區域性銷售公司,將廠商利益融為一體,以區域銷售公司為主導,建設專賣店、專營店。同時,格力率先在業內實行條形碼制度,不允許跨地區銷售,打破了諸侯割據局面,由此而誕生了聞名全國的格力渠道管理模式。
在管理方面,格力電器一直以質量管理為中心。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格力電器建立了行業獨一無二的篩選分廠,對進廠的每一個零配件進行嚴格檢測,合格后方能走上生產線,大大降低了格力空調的售后返修率。也正是因為對產品質量的高度重視,格力才敢于在行業內率先推出“6年免費包修、變頻空調1年包換”等服務承諾。
在許多公開演講中,董明珠曾多次表示“中國有巨大的、給年輕人展示的舞臺,而格力就是其中之一。”這并不僅僅是格力近期的發展戰略,事實上,早在董明珠出任格力電器總裁時,就明確提出“百年企業,人才管理是基礎”的方針。為此,格力電器建立了一整套人才培養體系,為各類人才提供了施展平臺。同時,格力電器還建立了一整套獎勵機制,全方位激發員工榮譽感和激情。1995年開始,格力設立科技進步獎,以獎勵對公司做出貢獻的技術人員,最高獎勵可達100萬元。
一個沒有核心科技的企業是沒有脊梁的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格力十分重視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在格力電器,科研的投入不是按“銷售收入的百分之幾”來預算的,而是根據企業未來發展的實際需要“按需分配”,得益于“不設上限”的科研投入政策,格力電器建成了行業內規模最大,研究試驗項目最齊全的試驗研發綜合平臺。并先后成立十大技術研究院,科技研發人員超1萬人。截止目前,格力電器累計申請專利超過3萬項,3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9項技術被認定為“國際領先”,研發項目多次入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火炬計劃”、“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大型國家計劃。
正是得益于這四大創新,格力電器近年來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2005年至今,格力家用空調產銷量連續12年領跑全球,2006年榮獲“世界名牌”稱號。2016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業總收入1101.13億元,凈利潤154.21億元,納稅130.75億元,連續15年位居中國家電行業納稅第一,累計納稅達到814.13億元。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