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飛翻譯戰略強勢發布 助力人類語言大互通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博鰲亞洲論壇上訊飛翻譯機2.0首次亮相便引起大眾熱議,新品尚未揭開“廬山真面目”,卻已紅遍全論壇。4月20日,迎來了“科大訊飛翻譯戰略暨新品上市發布會”,驚艷亮相的訊飛翻譯機2.0不僅代表了國內人工智能翻譯機的一次技術迭代,更是人工智能應用落地的又一次里程碑式跨越。科大訊飛執行總裁、消費者BG總裁胡郁在發布會上說道:“語言和語言之間的翻譯是促進人類融合成一個大的智能體的必要過程,是認知智能的一個重大突破。而訊飛借力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以及行業聯盟生態,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語言大互通。”
當開拓者持續進階,訊飛A.I.翻譯技術代差優勢已成
在當前A.I.翻譯領域大熱,不斷有競爭者跑步入局的當下,底層技術也在逐步完善,技術更新倒催應用層不斷涌現新產品、新對手,翻譯技術也從規則機器翻譯階段、統計機器翻譯階段,進階到神經機器翻譯階段。“而世界上最早的將機器神經和人工神經網絡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兩個公司一個是谷歌,另外一個就是科大訊飛。自注意力機制神經翻譯機器模型代表著當前最前沿的A.I.翻譯技術。”科大訊飛執行總裁、消費者BG總裁胡郁說道。

目前,科大訊飛新一代人工智能翻譯系統應用了最新的自注意力神經翻譯框架,解決了機器翻譯所面對的詞匯和句式復雜的難題。基于多年語音智能積累,訊飛在語音識別、語音合成、圖像識別、離線翻譯以及四麥克風陣列等多項技術全球領先,并已經搭建起“識別+翻譯+合成”的一體化系統架構并應用于訊飛翻譯機2.0新品,促使其翻譯能力全方面提升,超越了大學英語六級水平,做到真正實用。

結盟行業龍頭,共筑A.I.翻譯生態
為了推動翻譯技術和行業進步,訊飛與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翻學院在17年10月成立了口筆譯研究實驗室,在機器翻譯、人機耦合的同聲傳譯、翻譯輔助訓練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與積極探索,致力于讓人類同聲傳譯更有效率、讓機器翻譯更加精準。
上外高翻學院的吳剛教授也來到了現場并翻譯不是死板的語義轉換,而是與受眾交流的藝術。在翻譯領域,人工智能與人類譯員各具優勢,雖然目前機器翻譯還不能完全代替人工翻譯,但已經能夠完成不需要太多人類智慧的翻譯內容,但相信不久的將來,通過翻譯引擎的不斷進化和學習,相互賦能,可以更好地為用戶帶來“信達雅”的高階翻譯服務。

(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翻學院副院長??吳剛)
圍繞用戶需求,夯實A.I.全場景布局
針對旅行出游、涉外商務溝通、口語學習等需求,訊飛面向消費者和行業分別打造了訊飛翻譯機和訊飛聽見實時翻譯系統。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設備,訊飛翻譯機能夠實現真實嘈雜環境準確拾音,一鍵翻譯以及雙向便利溝通。作為16年底行業首個推出翻譯機產品的品牌,訊飛一代翻譯機出貨20萬臺,好評率98%,2000萬次交互,并于17年11月在業內率先發布NMT離線引擎,致力于通過不斷的升級來解決用戶痛點。如今,明星產品更是通過新增拍照翻譯、方言識別、口語識別等功能,宣告了行業旗艦A.I.翻譯機的正式誕生。
(訊飛翻譯機2.0)
2017年上半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訊飛聽見智能翻譯和轉寫會議系統”為全場提供了實時中英文雙語字幕,這是全球范圍內國際大型會議首次采取機器翻譯技術。在剛結束不久的博鰲亞洲論壇中,訊飛聽見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島嶼論壇、中國東盟省市長對話論壇中提供幕后支持。不止于此,訊飛的技術實力也得到了全球科技巨頭的注意, 2017年蘋果全球發布會率先選擇與訊飛合作,指定選擇使用訊飛實時翻譯字幕服務,目前,訊飛聽見實時撰寫和翻譯會議已經支持了28場大型國際會議,即將出現在聯合國的一些重要會議上。
開拓者持續進階,讓世界聽到中國的A.I.強音
當前的A.I.翻譯市場,需要一個有代表性、有號召力的入口級產品,訊飛翻譯機2.0的誕生,是技術反作用應用層的結果,也是市場需求倒催技術創新的產物。在最近舉行的博鰲論壇上,訊飛翻譯機作為博鰲亞洲論壇指定翻譯機,變身與會嘉賓無處不在的智能翻譯助理,引發行業熱議。訊飛翻譯機2.0的正式發布,代表著科大訊飛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工智能應用落地,也在世界面前展現了中國的科技創新實力。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