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如理想,在暗淡中支撐前行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10月30~31日,一年一度的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以下簡稱技術大會)在寧波召開。在近三屆技術大會都維持了600人左右的參會規模后,本次技術大會達到一個新的數量級??參會人員為700人左右。
在2018年,這個數字突然別具意義。在這個多事之年,國內外經濟形勢都有了非常明顯的變化,然而,這似乎并不能抑制家電企業對技術、研發的投入,不能阻止家電企業在研發領域前進的腳步。相反,從600人突破到700人,體現出家電企業技術體系趨于成熟,體現出家電企業戰略層面的堅持,體現出企業領導人在決策時的淡定和自信,也體現出家電技術人員的專注和執著。
兩天的會議,現場純粹的、濃濃的學術氣氛讓人感動。第一天的大會會場,第二天的6個分會會場,大家都將注意力集中在討論行業的共性技術,以及自己所在領域的技術趨勢和新成果。在這個700人的會場,我們甚至聽不到有人提及“中美貿易戰”這樣的字眼。
在第一天全體大會的上午,話題依然聚焦于智能。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家電企業也是最早考慮將智能相關技術引入行業的,而今天大家聚在一起討論這一話題,已經與幾年前首次討論的“懵懂狀”完全不同。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與會人員對一些“掃盲式”的、介紹過去幾年發展歷程的發言不再感興趣,他們更感興趣的是別的行業對智能技術的應用和落地會給自己帶來多大啟發,以及從全球視野來看智能的技術趨勢。而本次會議上,海爾集團在智慧家居方面的探索和實踐,以及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主導、十幾家主流家電企業參與其中的《智能家電云云互聯互通標準》取得的成績和進展,則代表了中國家電行業在智能技術落地方面的階段性思考和階段性成果。
下午的大會以及第二天的6個分會場的討論主題,無論中國制冷供應商生態圈(SERI)這樣新型技術生態平臺的出現,還是涂料、智能制造這樣共性技術的聚焦,類似于對冰箱保鮮技術的總結和趨勢的探討,以及美的這樣的企業經過多年的研發投入使其在論文數量和水平上的集中爆發,都體現了中國家電行業對技術研發探討的深入,并進而體現了隨著探討的深入讓技術方向回歸產品本身。
當我們試圖去總結中國家電行業的歷史發展階段,技術無疑是管窺的最佳角度。而技術大會作為全行業最高的技術交流平臺,它的規模和主題內核,無疑是全行業技術水平最真實的投射。應該說,我們從今年技術大會上,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家電行業正在走向一條戰略清晰、有自我決策能力、不因外界變化而搖擺的自我發展之路。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