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家用空調送風技術:春風十里冷暖相伴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春分過后,萬物回春。南方的朋友已經迫不及待的打開空調除濕制冷,北方的朋友還在“倒春寒”的寒冷中依靠空調制暖。冷熱交替的時節,更加凸顯空調冷熱雙制的重要性,也凸顯了普通空調在送風方面的兩大痛點:冷風直吹人,暖風不落地。
格力自主研發的分別搭載于掛機、柜機的運動大導風板技術和分布式送風技術解決了空調送風的傳統難題,讓空調送風更加舒適、健康,讓用戶提前享受如沐春風般的送風體驗。
傳統空調送風痛點:冷風直吹人,暖風不落地
普通空調在送暖風和冷風時,冷風自然下沉,熱氣自然上升。一般掛式空調都裝在墻壁上較高的位置,柜式空調的出風口離地面也有一個機身的距離,因此,空調制冷時,冷風自上而下和地面形成一個角度,以“劈頭蓋臉”之勢向人吹來,如果此時用戶剛剛從溫度較高的室外回到家里,或室內本身的溫度就相對較高,直吹的冷氣掃在身上,急劇降溫容易讓人畏冷不適、疲乏無力、四肢肌肉關節酸痛,讓人患上“空調病”;空調制熱時,又因為暖氣始終飄浮在屋子上層,很難真正沉淀下來,造成人上半身熱,下半身不暖的現場。中國有句俗語:“想暖先暖腳”,暖風總是飄浮在上空,極大影響了空調制暖的效率和舒適。如何解決空調制冷、制熱痛點?
運動大導風板技術:讓冷風不吹人,暖風暖到足
針對掛機,格力自主研發了導風板運動分流技術,即運動大導風板設計,對氣流進行多方位導向,讓出風更遠,更均勻,可以解決身處同一空間,“冰火兩重天”的問題,讓空調使用更舒適。
有了運動大導風板的疏導,空調制冷時,冷風水平向上吹出,冷風較重自然下沉,實現“淋浴式制冷”,一改之前冷風對人直吹的問題, 讓空調制冷清爽的同時,更加舒適。
空調制熱時,因為運動大導風板的干預,讓原本漂浮在房間上空的熱風垂直向下吹出,隨后熱風較輕自然飄升,讓溫暖自下而上慢慢升騰,實現“地毯式送暖”,讓腿腳先一步暖起來,從而帶動暖流充斥全身。
分布式送風技術:上下出風,冷暖分送,創造均衡溫度場。
針對柜機,格力則研發出了分布式送風技術。格力為柜機空調設置了上下兩個出風口,冷風可上送,熱風可下送。據格力內部人員透露,設置兩個出風口只是表象,背后是空調一系列關鍵技術的集成,主要包括分布式送風末端技術、多風機高效布局技術、多風機整流技術。
制冷時,空調頂部的上出風口上升打開,。上風口將冷氣流導向房間頂部,利用冷空氣自然下沉擴散式降溫,實現淋浴式制冷,避免冷風直吹人體,讓人告別“空調病”。下出風口會根據環境溫度智能開合,也可以自行設定。
制熱時,空調先進行預熱,待預熱完成后,上出風口上升打開,吹送暖風,然后下出風口由機體背面旋轉至機身正面打開,暖風同步從下風口送出,實現地毯式制熱,讓溫暖從腳開始。
如此的制熱方式主要有兩個好處——提升空調制熱時的人體舒適度,讓空調更加節能省電。在統一設定工況下,傳統空調冬天制熱時,人體腳步至頭部的垂直空氣溫差最大達11℃,而使用分布式送風技術的格力空調溫差在3℃以內。在人體熱舒適的研究及熱舒適標準推薦方面,人體腳部和頭部的溫差宜在3℃以內,否則容易導致人體感覺不舒適;傳統送風空調制熱時,熱空氣大量聚集在非人體活動區的室內上部空間,而分布式送風空調采用“地毯式送熱”,輸出的熱量更多用于房間下部加熱,熱量未浪費在房間頂部;熱能利用率的提高也降低了空調的功耗輸出,降低空調耗電量。同一設定工況下,制熱運行相同時間,普通送風空調耗電量最高12.7度,格力分布式送風技術空調6.5度。
春風溫暖不失清爽,和煦不至于悶熱,讓人沉醉其中,倍感舒適,因此詩人吟唱道:十里春風不如你。在一年初始的春天,讓格力新式送風技術伴你走進新一季的輪回之中,讓舒適、健康與你冷暖相伴,四季相隨。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