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蒸箱:市場穩步增長,企業攜手破難題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一直是中國人非常關注的話題。如今大眾不僅看重美味佳肴,更關心飲食的的營養和健康。因此,“蒸”這一對食材營養破壞度較低的烹飪方法越來越受到追捧。2019年,電蒸箱的市場規模穩步上升,成為廚房電器行業的一支有力新軍。其中,嵌入式電蒸箱以超過九成的份額成為市場絕對主力軍,帶“蒸”功能的一體機則是中國電蒸箱市場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
廚電市場“黑馬”,電蒸箱增勢喜人
近兩年,在表現稍顯低迷的廚電市場中,增勢喜人的電蒸箱,稱得上是一匹“黑馬”。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電蒸箱(含帶蒸功能一體機)線上市場銷量為11.1萬臺,同比增長82%,銷售額為34830.6萬元,同比增長71%;線下市場銷量為3.3萬臺,同比下降6%,銷售額為18261萬元,同比下降5%。2019年,電蒸箱市場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線上市場銷量增幅進一步擴大。
帶“蒸”功能的一體機,是電蒸箱市場的主要增長點。博西家用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廚具產品事業部產品管理部高級總監趙張寧指出,既能蒸又能烤的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很高,例如,博西家電2018年帶蒸功能的一體機線下市場占有率超過95%。而一體機又推動了嵌入式產品的發展。他進一步解釋稱:“事實上,單一蒸功能的電蒸箱,2018年的市場規模是呈現下滑趨勢的,帶有蒸功能的一體機則保持了較好的增長態勢。”中怡康提供的一組數據,也佐證了這一觀點。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雖然電蒸箱整體市場依然表現較好,但僅具有單一蒸功能的電蒸箱銷售額為4.58億元,同比下降6.4%,線下市場銷售額更同比下降10%。
對烹飪健康的追求,是電蒸箱逆勢上揚的重要原因之一。方太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市場大環境的變化,國人對生活品質的需求越來越高。以前烹飪是為了解決溫飽,現在更多的是想要健康、想要烹飪輕松。蒸是中國傳統的烹飪方法,少油少鹽、原汁原味,受到中國人的喜愛與推崇。但蒸鍋、蒸籠等傳統蒸具在使用便捷性、操作體驗、整體廚房搭配上已經不適應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因此,簡單、上手快的電蒸箱受到越來越多家庭的青睞。
許多廚電企業看到商機,紛紛入局“分食”,積極拓展市場。惠而浦有關負責人說道:“隨著電蒸箱市場需求的快速釋放,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進入這一市場。奧維云網(AVC)全渠道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上的電蒸箱品牌共有112個。廚電企業紛紛加大研發投資、擴展增量,這些都為電蒸箱、電蒸爐行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契機。”他進一步指出,預計在未來五年之內,電蒸箱都將保持較快的增長。
雖然參與品牌逐漸增多,但市場集中度比較高,尤其是具有單一功能的電蒸箱市場。根據多方反饋的數據可知,目前,對于具有單一功能的電蒸箱產品市場,銷售額TOP5的品牌市場份額合計約為95%。對于具有“蒸”功能的一體機,線下市場集中度高于線上市場,線下市場銷售額TOP5品牌市場份額約為81%,線上市場接近65%。
國產品牌主導行業發展
隨著國產品牌原創技術的發展與完善,在當前電蒸箱市場上,國產品牌更占優勢。對此,方太有關負責人解釋稱,這是因為在產品技術上,國產品牌與外資品牌差距并不大,甚至在某些技術上實現了超越。“更重要的是,在對國人飲食習慣的了解和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研究上,國產品牌明顯更勝一籌。”
雖然國產品牌主導行業發展,但老板電器電蒸箱事業部部長唐立娟認為,由于電蒸箱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國產品牌中擁有相對成熟產品的企業并不多。她還指出,目前,市場主流品牌包括老板電器、方太、西門子、美的四大品牌,其中老板電器占據的市場份額行業排名第一。
更能深入了解中國消費者需求是國產品牌更受青睞的一大原因。電蒸箱雖然是舶來品,但“蒸”起源于中國,中國人對飲食口味有著非常執著和獨特的追求。“要想在中國市場立足,必須對中國傳統烹飪文化和當代國人飲食習慣有著深刻的洞察。比如中國人蒸菜講究的是‘一氣呵成’,因此需要持續蒸汽來維持整個烹飪過程,而西方的電蒸箱存在蒸汽量不足或者蒸汽不能持續等痛點。”唐立娟說,“因此,比起外資品牌,中國品牌更了解中國市場的需求,更了解國人對口味的飲食需求,更容易研發出專為中國家庭打造的中式電蒸箱,從而更受消費者青睞。”
雖然不像中國品牌一般具有本地“基因”的優勢,但是外資品牌也針對中國市場不斷進行“本土化”研發。據趙張寧介紹,通過對中國消費市場、中國人口味多年的研究,博西家電發現傳統蒸的方法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傳統的蒸需要更多的烹飪經驗,對火候的控制要求也比較高,還需要考慮冷凝水、蒸汽溫度不好控制等問題。“因此,我們在做電蒸箱的時候,非常想幫助中國消費者解決這些痛點。為此,我們研發了具有很大箱體的產品,可以定時、控溫,還配有自動的菜單程序,并且能夠控制冷凝水。”
AEG也針對中國市場進行了相關研發。據AEG廚房電器產品專家張偉介紹,針對電蒸箱,AEG研發了中國菜單,并做了大量的針對中國不同地區飲食習慣的調研,希望將產品與不同地方消費者的需求相結合,以此給消費者帶來最好的體驗。
企業發力助力產品升級
隨著市場需求逐漸增長,家電企業齊發力,紛紛加大投資,提升技術,電蒸箱產品品類日漸豐富。“蒸汽大、溫度高、控溫準”已經成為當前行業技術升級的主要方向之一。
目前大多數電蒸箱的最高蒸制溫度只能保持在100℃,因此,主流企業正在研發更高的蒸制溫度。2009年推出第一款嵌入式電蒸箱后,方太一直對蒸汽發生技術進行迭代升級,目前其在蒸技術的成熟度、性能的穩定性和產品的耐用性上優勢明顯。據方太有關負責人介紹,方太發明的雙蒸汽發生技術,已經能將電蒸箱的最高烹飪溫度提升至110℃,再加上輔助加熱膜、上置式水箱、智能菜單等功能,在為消費者帶來良好烹飪效果和便捷使用體驗的同時,也推動了行業的發展,讓頂部不滴水、加水不斷“汽”、智能操作成為行業共識。
惠而浦也將蒸制溫度更高的電蒸箱帶到中國市場。據惠而浦有關負責人介紹,惠而浦進口的W11電蒸箱通過特殊的熱風組合烹飪,不僅可以提高蒸制溫度,大大縮短烹飪時間,還可以通過特制的食物探針,設置不同食材需要的烹飪溫度。
同樣是在溫度上下功夫,AEG則選擇了不同的角度進行升級。據了解,AEG推出了真空低溫蒸汽烤箱,強調的是真空低溫烹飪技術。它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中的營養元素和水分。另外,AEG也在“控溫準”方面下足功夫,通過食物探針上的溫度傳感器,來精確感知食材核心位置的溫度。
易產生冷凝水,中國消費者在電蒸箱使用上的一大痛點。為此,各企業也在尋求技術突破。其中,老板電器形成了獨特的中式電蒸箱研發思路——將現代科技與中國傳統烹飪深度融合。據唐立娟介紹,老板電器獨創了“不冷凝不滴水”技術、將電蒸箱與傳統烹飪器皿相結合。同時,老板電器烹飪體驗中心還聯合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國家重點實驗室,測量出不同食材的“烹飪曲線”,尋找食材的最佳烹飪火候和時間,并將研究成果運用到產品中,讓電蒸箱蒸出地道的中國味。
此外,方太有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電蒸箱產品會越來越普及,多樣化也是必然的。一方面,產品形式和功能組合會更細分、多樣化;另一方面,交互體驗感會更好,智能化操作、更輕松的清潔打理,更全面的保養服務等。
攜手破除行業難題
雖然國內電蒸箱市場發展勢頭良好,但仍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國內電蒸箱普及率還是比較低。多位受訪者反饋,雖然國內的電蒸箱市場發展勢頭良好,但目前普及率相對傳統煙灶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間,消費者并不真正了解電蒸箱產品,有的甚至沒有接觸過該類產品,對于產品的認知過于單一,影響了市場潛力的釋放。因此,唐立娟表示,需要有企業牽頭確立共同推廣路徑,引發行業共振、消費共鳴,實現電蒸箱產品的普及認知。
欣喜的是,各主流企業都在通過各種形式普及電蒸箱。在消費認知上,如何讓消費者更加直觀的認知電蒸箱與傳統蒸具之間的差別,是電蒸箱普及中很重要的一點。因此,在方太有關負責人看來,需要做好服務和產品持續升級。他舉例稱:“對于方太電蒸箱用戶,我們會提供增值服務,逐步推廣上門教學、清潔指導等服務。同時,我們也在持續開發烹飪學習交流平臺,讓喜愛烹飪的用戶能夠一起分享交流。”
目前,在購買電蒸箱前,消費者難以避免地將其和蒸鍋進行對比。海爾有關負責人認為,如何讓用戶擺脫電蒸箱與蒸鍋的對比,是當前行業所面臨的最大困境。他表示,企業應通過用戶使用場景的對比演示,加強對電蒸箱在蒸制速度、營養保留等方面的優勢的宣傳,引導用戶消費升級。
老板電器今年的產品推廣重心也放在電蒸箱這一品類中。唐立娟告訴《電器》記者,老板電器將從品類推廣和品類認知上尋求突破,通過發展種子用戶、建立傳播體系、加強第二品類的軟硬終端建設、采取差異化用戶推廣策略、帶動品類發展趨勢等措施,帶動行業內所有企業共同推廣,使電蒸箱成為中國廚房的第二中心。
另外,建立統一的標準,也是不少企業對電蒸箱行業的一個期盼。某業內人士表示,由于目前電蒸箱行業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引領型企業應聯合推出行業標準、建立行業規范,讓電蒸箱發展環境更為良性化,讓用戶體驗更好。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