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要堅守高質量發展的底線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當前,在國內消費品市場總體需求增速放緩,拉動家電消費的房地產行業又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一些家電企業經營壓力增大。部分家電企業為了保障利潤,又打起“價格戰”的主意,企圖以低價搶奪市場。筆者認為,中國各行業價格戰的歷史都證實了一件事:價格戰對企業和消費者都有弊害,一些企業甚至可能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當前,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建設制造強國戰略必須堅守的底線,筆者需要提醒家電企業:在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轉變的爬坡過程中,家電行業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堅守高質量發展的底線。
過去很多年,“中國制造”一直是價格低廉、品質低劣、粗制濫造的代名詞。中國家電品牌留給消費者的更多是“低價”“山寨”等不良印象。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精良的德國和日本產品。十九大后,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推動各行業高質量發展既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消費者美好生活的需要,更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
隨著經濟供給側改革的推進,高質量發展是消費升級背景下家電行業轉型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我國的經濟發展背景下,高質量發展是從解決“有沒有”問題到解決“好不好”問題的轉變。對于制造行業來說,質量首先是決定“好不好”的關鍵。沒有質量,再低的價格都不會被市場認可。從國內市場看,我國模仿型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費者對家電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注重品牌效應。家電企業要緊緊圍繞質量這條生命線,加大研發投入,以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模式滿足人民對品質消費、品牌消費的需求,必須不斷創新發展以適應市場變化,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轉變,靠低價競爭遲早會被市場所淘汰。
另外,中國制造的企業家一定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能簡單只看自身的盈利,更重要的是在整個國家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擔任什么樣的角色。這是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的觀點,筆者深以為然。中國制造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根基,家電行業是中國制造的重要行業。制造業的發展核心在于創新,所以創新是真正的動力。大家都希望中國家電行業能擁有更多的中國品牌走向世界,通過可靠的技術和質量把人們從繁重的生活環境中解放出來,讓生活更加智能,讓人們擁有更多的時間去發揮更好的創造,所以守好高質量底線是中國品牌高端化發展的必須。
不可否認,今年我國家電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家電市場下滑已成為行業常態,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新周期到來之前的“黎黑效應”非常明顯。家電市場持續低迷,行業整體壓力陡增,目前陷入集體焦慮狀態,亟待破局轉型。抵御市場下滑的最好武器就是改變低價競爭的舊模式,摒棄“價格戰”的老套路,堅持高質量的品牌戰略。
當前,國家新一輪刺激消費政策發布,這是我國家電產業擴大內需市場的新機遇,也是中國家電行業開啟新篇章、新周期的明確信號。中國家電市場從1.0時代的快速普及期發展到2.0時代的普及與升級并存期,現已進入結構升級的3.0時代。
當前,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為家電流通企業的創新之路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機遇。家電行業正經歷從“普及”到“升級”再到“升級換代”的階段,AI技術產品化及相應產品的市場下沉,使得傳統家電企業再次面臨變革,迎來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時代。當務之急是如何順應大牌領跑,高端領航的趨勢,抓住品質消費升級的風口,調結構,促增長,堅持高質量發展。
所以筆者認為,家電企業目前不應該打價格戰,而應該堅守高質量發展的底線,強化標準與質量認證,增強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以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做出努力,推動家電行業高質量發展,培育更多的中國品牌。家電產業應該積極擁抱互聯網時代而釋放出來的“智能化戰略、智能化產品、智能化轉型”,通過創新轉型升級,重新釋放全新的商業價值和品牌價值。同時,“一帶一路”倡議要求頭部企敢于走出去,家電企業作為中國制造的代表,更應該注重質量,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用自主創新和高質量產品塑造中國品牌,贏得世界的尊重,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