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練兵場”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在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科技人才不僅需要高校的培養,還需要企業提供“練兵場”。企業與高校擰成一股繩,為人才培養注入新的活力。
近日,第十三屆中國制冷空調行業大學生科技競賽華中賽點的決賽在武漢落幕。除了基礎理論知識,大賽還考察大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和創新設計能力。據悉,作為制冷行業龍頭企業,格力不僅冠名贊助本次大賽,還為實操環節提供技術、場地支持。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近年來,家電企業逐漸從營銷戰、渠道戰、廣告戰、價格戰等低層次競爭,集中地轉向了專利戰、技術戰、產品戰等高層次競爭。科技成為制冷行業的關鍵詞,專業人才培養也成為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眾所周知,高校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和重心。但從專業教育的角度來看,高校的指導和訓練主要集中在基礎知識與理論學習、思維訓練等方面,優質人才的養成還需要更多實干操練的機會,而企業正是最好的“練兵場”。可以說,要想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離不開企業和高校的通力合作。
格力是國內乃至全球最大的空調企業,也是暖通領域培養人才最好的舞臺。目前為止,格力已連續8年贊助制冷空調行業大學生科技競賽,近年又為中國大學生工業工程與精益管理創新大賽提供支持。通過這種方式,格力為專業人才的培養構筑了最佳操練場,提供了最強牽引力。
支持高校人才培養,不僅展示出行業領導者的社會責任感,也充分反映出格力對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視。
實際上,只要稍加關注就會發現,格力在青年人才的培養上一直都是不遺余力。2001年,時任格力電器總裁的董明珠就明確了“百年企業,人才管理是基礎”的人才培養方針。多年來,格力堅持不引進國外專家,堅持自主培養人才。
每年畢業季,都有大批高校畢業生進入格力,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對這些青年人才寄予厚望,每年都會和應屆大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親自給他們上職場第一課。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格力還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如德才兼備、品德優先的選人機制,能者上、庸者下的內部晉升機制,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等。格力為優質人才提供了廣闊的施展平臺,也因此被稱為行業里的“黃埔軍校”。
董明珠曾說:“要把年輕人作為中國的夢想去培養。”在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的培養上,格力抱有教育者的初心,與高等學府緊密合作,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為“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夢想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