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談質量:“刀刃向內”精神助力高質量發展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9月6日,武漢市2019年“質量月”啟動儀式暨品牌建設專題報告會在武漢會議中心召開。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出席會議并發表“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主題演講。董明珠認為,高質量發展是制造業的生命,也是企業的生命。在打造品牌的過程中,企業要用“刀刃向內’的質量管理精神推動質高量發展,贏得市場尊重。
建立質管模式 嚴控產品質量
董明珠對武漢發展形勢十分看好,她表示:“武漢在地理位置上占據優勢,最重要的是,武漢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格力在武漢建設的產業園是格力在全球建立的第八個生產基地,在華中地區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希望格力在武漢的發展中能貢獻一份力量”。
在演講中,董明珠分享了格力在品牌建設中摸索出的質量管理經驗。據了解,因不合格零部件上線影響產品質量,格力1995年建立了行業內唯一的“篩選分廠”,從源頭杜絕劣質零部件走向生產線。同年,格力建立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并頒布總經理12條禁令,將質量管理貫穿于研、產全過程。2002年,格力導入六西格瑪管理模式,大力推進“零缺陷”工程。得益于對質量的重視,格力于2004年獲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的“國家質量管理卓越企業”稱號。出于對自身產品質量的信心,格力在2006年率先推出了變頻空調“六年免費包修”的政策,不僅“刀刃向內”倒逼企業嚴控產品質量,還大幅提升了整個空調行業的服務標準。
董明珠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格力電器積極響應落實黨中央“三個轉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以創新制度推進質量管理提升。2012年到2018年間,格力電器實現營收12956億,凈利潤1293.7億,納稅1123.76億,這三項數據分別是過去21年的2.5倍、5.6倍和4.1倍。2018年,格力電器獲頒“中國質量獎”,問鼎質量管理之巔。
用格力形象打造品質“中國造”
在演講中,董明珠提到了兩個小故事。在她到南非市場考察時,當地的經銷商和用戶向她提出了一個“意見”和一個建議。用戶反饋,格力空調質量很好,但也同時存在一個問題——出門時總是忘記關空調,因為聲音太小。而經銷商則提出,建議格力在南非市場將“中國制造”的標志改成其他國家制造,這樣更好賣。
這兩個故事一個給了董明珠信心,一個使她下定了決心:要用格力的品牌重塑“中國造”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格力“出海”的征途中,類似的“煩惱”有不少。2002年,受巴西“大選”風波影響,當地外資品牌紛紛撤資,彼時格力剛剛進入巴西市場,“GREE”的商標被一個經銷商搶先注冊,對方揚言“中國的格力進不來了”。盡管當地員工建議格力重新選擇商標并宣傳“德國制造”,但格力仍義無反顧花天價買回了商標,將中國格力的品牌打了出去。如今,格力在巴西市場廣獲認可,當地人也對“中國格力”贊譽有加。
(圖為董明珠現場演講)
“一個企業好不好,消費者是最好的評判”,董明珠如是說道。盡管當前互聯網經濟發展迅速,但實體經濟的質量意識仍不可或缺。據了解,中國標準化院顧客滿意度測評中心的評測數據顯示,格力的顧客滿意度、忠誠度連續8年保持行業第一。
“只有以工匠精神穩扎穩打地發展質量,企業才能贏得社會、消費者的尊重。格力的榮譽來自于對產品質量的堅守,來自對消費者的尊重。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主要表現在產品的高品質和技術創新上,中國制造企業愿意接受自身的不足,用‘刀刃向內’的精神驅動高質量發展。”董明珠表示。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