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送兵助推中國特色強軍事業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近日,格力電器送員工應征入伍的消息引發關注。12日,央視七套國防軍事頻道對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進行采訪,在采訪中,董明珠表示格力無條件響應國家征兵號召,本次征兵格力共為軍隊輸送了15位優秀大學生兵源,同時鼓舞廣大年輕人投身強軍安邦的偉大事業。
新時代,新目標,新風尚。當前我國正處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節點。作為實現“中國夢”的一項重要內容,強軍事業在新時代也有了新的目標——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其中征兵工作又是推進中國特色強軍事業的一項重要內容。
十九大報告明確宣示,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斗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要走一條中國特色強軍之路,要建設強大的現代化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這意味著征兵工作需要始終堅持以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來篩選人才, 也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質高學歷高技術人才,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軍隊建設功夫在平時。軍事人才培養是軍隊建設的重中之重,對于戰斗力的提升有直接影響。而征兵是軍隊聚集人才的主要途徑,直接關系著軍隊戰斗力的高低。
經過嚴格的審查和篩選,格力電器本次向軍隊輸送了一批知識儲備優良、身體素質過硬的優質大學生兵源,投入到海軍、陸軍等多個兵種中。不管是在宣傳動員的力度上,還是在解除大學生應征入伍的后顧之憂上,格力都積極響應號召,除了定向宣講、全面動員外,還給予應征入伍大學生保留職位和退伍復員后優先提干的機會。
格力鼓勵和支持年輕人到部隊去,為祖國的強軍事業貢獻力量,在部隊的大熔爐中豐富人生閱歷、強健體魄和陶冶情操。董明珠表示:“格力為年輕人提供成長成才的機會和平臺,回來時格力永遠是他們的家。軍隊是最好的榜樣,也期待年輕人成才回來接替公司發展。”
國家有需要,企業應該義不容辭。作為市場經濟主體,企業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盈利機構,還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有國才有企業,董明珠說認為:“國家強大了,企業才能成長起來,格力無條件服從和響應國家的征兵號召。”在格力,有著濃厚的軍事文化制度氛圍,近2000名轉業軍人進入格力工作,每年都會開展新生訓練營和冬季練兵,以兵帶兵,強化員工的集體和組織意識,鍛煉提升年輕人的吃苦精神和國家意識。筆者認為,國家要強大,企業必須有擔當。企業發展和國家命運息息相關,榮辱與共。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及強軍夢的征途中,需要一批批諸如格力電器式保有家國情懷和政治責任擔當的企業,始終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投入到為中華之崛起而奉獻而奮斗的歷史洪流中。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