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成本攀升,上調價格之外家電企業還能做什么?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鄧雅靜,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在海外疫情大面積蔓延的助推下,海外物流及交付難度提高和周期延長導致各類原材料供需失衡,全線進入價格上升通道。迫于成本壓力,部分家電企業開始上調產品價格,但早已習慣“價格戰”帶來福利的消費者并不買賬,需求下降在所難免。陷入“兩難”的家電企業將如何走出困局?
01
白電企業集體上調產品價格,應對上游漲價危機
2020年下半年,家電上游原材料價格全線上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國外疫情繼續蔓延,導致國外市場塑料、銅、黑料、白料、鋁等原材料產量不足,供應緊張,再加上海外運輸成本攀升,原材料供需失衡;另一方面,一些原材料企業利用壟斷地位操控出廠價格,導致2020年下半年部分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在這樣的背景下,迫于原材料成本壓力,冰箱、洗衣機、空調企業接連發布產品價格上調公告。先是從9月開始,美的、奧馬、創維、康佳等冰箱企業相繼發布調價公告,整體漲幅為5%~10%的新價格體系在2020年10月1日起開始執行。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下半年,冰箱的市場均價較2019年同期有所提高,尤其是線下市場,維持在7%~8%的增幅。緊接著,浙江、安徽、江蘇等地的中小洗衣機企業齊齊發布了漲價通知,產品銷售價格漲幅在3%~5%之間。
隨后,奧克斯、格力、美博、長虹等空調企業,GMCC、凌達和海立三大空調壓縮機企業也紛紛發布調價公告。奧克斯表示,在2020年12月開單價基礎上,自2021年1月網批產品掛機價格上調100~200元/套不等,柜機價格上調200~300元/套不等。湖北盛世新興格力電器銷售有限公司稱,自2020年12月15日起,新國標掛機價格上漲100元/套,新國標柜機價格上漲200元/套。GMCC、凌達和海立也表示,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全新的價格體系。
從企業公告內容來看,調價的原因大致為: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上游大宗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企業經營、制造成本攀升。比如,TCL家用電器(合肥)有限公司在《TCL白電致全體經銷商朋友的一封信》中提到,隨著國內疫情的不確定性,國外疫情持續肆虐,2020年7月以來,冰箱、冷柜、洗衣機等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超過35%(其中,冰箱發泡用黑料和白料價格漲幅超過60%,鍍鋅板、電解銅價格漲幅超過40%),同時,物流成本也在不斷上漲,導致公司各項成本不斷攀升。廣東海信冰箱營銷股份有限公司在《海信冰冷致全國經銷商的一封信》表述“國外疫情肆虐,所需原材料的供給出現空前的緊張,帶動冰箱冷柜行業原材料瘋漲,從2020年第三季度開始,冰箱發泡所需黑料、白料價格分別上漲61%、145%;冰箱冷柜制造所需鍍鋅板、電解銅價格分別上漲52%、40%、61%,行業原材料價格全線漲幅約30%。
“原材料占家電成本的比例一般為60%~80%,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家電企業的盈利能力影響明顯。”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有關負責人感嘆說:“2020年1~11月,中國家電行業收入達到1.3萬億元,同比下降2.9%;利潤為1035億元,同比下降4.26%,利潤降幅大于收入降幅,行業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某空調企業有關負責人告訴《電器》記者,其公司平均每臺空調的制造成本增加了100~150元。而另一個空調企業則表示,空調掛機每臺成本增長已超過100元。
02
多舉措控制制造成本,提升產品利潤
事實上,除了不得已上調產品銷售價格,《電器》記者了解到,一些實力雄厚的家電企業開始積極和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物流企業等溝通、簽訂戰略合作,控制制造成本。
2020年9月25日,河鋼與格力電器在珠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本著戰略合作、互利雙贏的原則,在產品開發、技術創新、新材料替代等方面深化協同,進一步增強供應鏈韌性。未來,雙方將在傳統供需業務的基礎上,開展產品開發及技術合作,在鋼材延伸加工服務、供應鏈增值等方面探索合作新模式。
安徽信盟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向《電器》記者透露:“在海外發泡設備供應緊張的情況下,作為國內冰箱發泡設備和生產線供應商,2020年我們和國內冰箱領軍品牌的合作供應關系將更上一個臺階。”
除了和原材料企業加強合作,強化新技術研發,在銷售渠道上創新以提高產品利潤、控制運輸成本也是家電企業的另一選擇。
2020年11月29日,國美和TCL就2021年的合作方向達成共識,并制定了共計35億元的銷售任務目標。2020年12月22日,海爾和蘇寧聯合宣布,雙方將深化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圍繞C2M產品定制、家電全場景體驗、創新聯動營銷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家電場景化變革。2021年1月21日,美的集團與中遠海運集團在美的集團總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暨運輸服務框架協議。雙方將開啟全面深化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新篇章,在集裝箱運輸、端到端物流供應鏈、海外合作、數字化轉型、集中采購、倉儲資源共享、技術交流、自動化與智能制造、智能樓宇系統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多層次合作。
某空調企業有關負責人告訴《電器》記者,提升產品利潤,一方面需要加強新技術研發,研發向降成本、低成本材料替換傾斜,另一方面要和渠道商展開深度合作。
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惠而浦從營銷策略上著手改善。惠而浦有關負責人說:“我們不會把所有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直接傳導給消費者,為此我們進一步優化了從品牌方到經銷商再到顧客之間的價值鏈環節。通過這樣的調整,即使在原材料價格漲幅接近20%、30%的情況下,惠而浦的零售終端價格只進行了小幅調漲,基本上控制在個位數。同時,在一些重大的銷售節點,我們仍然希望給消費者更多的優惠和促銷活動。”
然而,盡管簽訂戰略合作使得原材料企業和家電企業增加了議價空間,但是原材料在2021年上半年價格繼續上漲已經是大勢所趨,上調產品銷售價格恐怕也是企業不得不為之的舉措。
海信方面表示,已自2021年起上調部分產品銷售價格,從大宗材料交易市場了解的信息來看,2021年原材料交易價格還會繼續上漲,后續會結合原材料成本調整產品的銷售價格。TCL也發布聲明稱,2021年新年伊始,各種原材料價格仍然保持繼續上漲的趨勢,“為保證公司持續健康經營,TCL將繼續為廣大客戶提供穩定的貨源及良好的服務,公司計劃于1月15日起對冰箱、洗衣機、冷柜進行價格調整,預計價格上調幅度為5%~15%。”
對于一些中小企業來說,從當下原材料持續漲價的態勢來看,降低產品生產成本的難度很大,本來定位中低端產品,此時選擇向中高端產品傾斜,銷售壓力更大,上調產品價格幾乎是唯一選項。
一些出口企業則無路可退。一位給冰箱企業配套發泡設備的企業負責人透露說:“原材料價格上漲,向下傳導到家電,國內市場產品價格上調相對容易,一旦涉及有出口訂單的企業,由于很多訂單為前期簽訂,其利潤必然會受到很大影響。一些中小冰箱企業雖然出口訂單大增,但是價格無法‘隨意上調’,履行出口訂單協議的結果是每賣一臺冰箱就賠幾十元。”
在這場原材料價格上漲風暴中,家電企業上調價格本無可厚非,然而習慣了行業價格戰帶來的低價福利的消費者并不買賬,需求下降也在情理之中。如何跳出這個窠臼,是2021年留給家電企業一道難題。答案無非是:一部分企業無法承受壓力黯然退場,而另一些洗盡鉛華的企業靠著多年的積淀在風雨中昂揚前進,品牌競爭力最終更上一層樓。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鄧雅靜,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