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醫用超低溫場景,海爾生物憑什么打破外資壟斷走向全球?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過去一年,疫情肆虐,對全球經濟、生活都造成了不小影響。因此,新冠疫苗上市后,就引發極大反響。各地加速推進疫苗接種,以期盡早結束這場疫情。在大規模接種疫苗的背后,是對疫苗冷鏈的巨大需求,對于終端存儲設備的醫用超低溫場景解決方案,市場需求也快速增長。在這場與“守護”生命的賽跑中,作為中國生物醫療低溫存儲龍頭品牌,海爾生物醫療正在用過硬的技術實力和領先的物聯網技術,為國內外市場帶來有效的疫苗儲存解決方案。
打破壟斷,提供全場景物聯網解決方案
新冠疫苗對存儲的要求非常嚴苛,醫用超低溫冷柜是疫苗儲藏保存的絕佳之選。
疫苗被視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終結者”,在全球都有大量的需求,因此將帶來醫用超低溫冷鏈的較大增量。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作《新冠肺炎疫苗和藥物研發進展》發言時表示,截至2020年12月2日,全球在研疫苗共有214個,其中51個已進入臨床研究(中國14個),進入三期臨床的有14個(中國6個)。
基于此,全國范圍內都在加碼終端冷鏈設備投入,各企業醫用超低溫冷鏈訂單明顯增加。那么,中國醫用超低溫冷鏈行業,準備好了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經過多年的技術突破和產品布局,中國醫用超低溫冷鏈行業可以游刃有余地應對當前暴增的需求。2006年,海爾生物突破超低溫制冷技術,誕生中國第一臺-86℃超低溫冰箱,踏出了打破外資品牌30年壟斷的第一步。隨后,在海爾生物等主流品牌的發力下,中國冷鏈企業以強勢姿態突出重圍,不僅打破了長期被外資品牌壟斷市場的局面,甚至在規模上已經反超外資品牌,實現了進口品牌的替代。
作為首個打破國外壟斷、實現超低溫設備國產化的民族企業,海爾生物歷經10余年發展,不僅擁有行業領先的低溫冷鏈核心技術,躍居低溫存儲龍頭,還能提供-196℃~8℃全溫域、全場景、全品類的生物醫療物聯網低溫場景解決方案,在產品技術設計、生產工藝、質量控制等方面擁有明顯優勢。《電器》記者了解到,海爾生物有四條產品生產線,分別為恒溫產品生產線、超低溫產品生產線、異形產品生產線以及生物安全產品生產線。
中國醫用超低溫冷柜行業發展起步雖然相對較晚,但實實在在地體現出了什么叫做后來者居上。例如,海爾生物自主研發的太陽能冷藏箱無需外接電源,能夠在43℃環境溫度下斷電后,將箱內溫度保持在8℃以下的時間長達120小時,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維持冷藏溫度72小時的規定,打破地域環境影響,實現全地域疫苗安全存儲。有了這款冷藏箱,因斷電而導致疫苗失效的事件也將得到解決。
除了終端儲藏外,海爾生物還對新冠疫苗的運輸和安全接種等方面都有相應布局,可以為新冠疫苗提供全場景物聯網解決方案。海爾生物所提供的的創新智慧疫苗網解決方案,可以通過鏈接疫苗入口、疫苗出口等場景,實現精準取苗零差錯、問題疫苗秒凍結、追溯接種全過程,打通了疫苗安全接種最后一公里。目前已經覆蓋廣東以及深圳、青島、舟山等全國28個省市,3000多家接種點,保護數百萬兒童接種安全。
(海爾生物智慧疫苗網場景)
疫情之下,催生了生物安全的研發要求,也給傳統生物材料科研帶來了一些新的需求,特別是病毒樣本的存儲檢測、試劑及疫苗的研發等對打贏這場“戰役”至關重要。在這一方面,海爾生物自主研發推出了全溫區、全場景、全容積段的自動化樣本庫方案,實現了生物樣本庫的自動化、智能化和無人化,通過物聯網自動化存儲技術的應用,保障生物樣本、血液、疫苗、試劑等全場景海量樣本管理安全、不錯、全追溯,在助力科研工作的同時,保障科研人員的生命安全。
除此之外,海爾生物低溫存儲技術還拓展到科研應用等領域,為中國多項重大科研工程提供技術支持。海爾航天專用冰箱多次搭載神舟飛船被送往外層空間;超低溫冰箱搭載雪龍號科考船遠赴8000海里之外的南極,搭載彩虹魚號載人深潛器到達一萬米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為中國多項重大科研工程提供技術支持,實現了“上天入地出洋”。
探索全球市場,助力“國產替代”
憑借沉淀多年的技術實力和優秀的產品力,海爾生物一躍成為中國醫用超低溫冷柜領域的龍頭企業。但是,海爾生物的野心不止于此,走向海外引領全球成為海爾生物當前階段的一個重要目標。
技術創新,是海爾生物拓展全球市場的重要基石。截止到2020年底,公司共擁有361項專利、16項219個產品獲得CFDA認證、取得26項軟件著作權。獲得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節能環保認證,并且有43個型號的產品獲得了美國能源之星認證,獲得認證的產品數量位居全球第一位,引領了行業節能、高效的變革。
憑借對技術突破的重視,海爾生物實現了超低溫制冷技術的引領,推出的超低溫系列產品主要包括云芯、雙子芯、云能、星能等在內的四大系列20余個型號的超低溫爆款,能夠滿足國內國外高、中、低所有用戶群。
豐富的產品線,助力海爾生物的全球化步伐更加自如、扎實。在海外市場,海爾生物既可以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助力部分國家醫用超低溫冷柜的普及,也能提供高端、領先的產品滿足各種嚴苛要求。
(海爾生物超低溫場景)
例如,海爾生物憑借“云芯”超低溫冰箱能夠實現人、設備、樣本雙向智能交互、樣本管理一鍵存取等優勢,成功中標了丹麥哥本哈根大區所有公立醫院400臺超低溫物聯產品集中采購項目。丹麥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對產品方案的領先性和節能環保要求非常高。這400臺“云芯”超低溫冰箱,能夠存儲3000萬份生物樣本,可滿足丹麥全國的醫療科研機構生物樣本存儲需求。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無一不彰顯國際上對海爾生物高端產品的認可。
新冠疫苗,在引發全球醫用超低溫冷鏈需求增長的同時,也為全球供應鏈造成了嚴峻挑戰。依靠全球供應鏈能力,海爾生物在保證國內產品供應的同時,全力保障海外訂單轉化,持續深化全球布局。
2020年上半年,海爾生物連續交付了毛里塔尼亞、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也門等多個大型項目,供應鏈系統整合能力獲驗證,海外項目業務具有良好的可持續性。報告期內,公司全球網絡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網絡拓展兼具“量”與“質”。憑借產品方案的差異化競爭力,公司接連進入瑞士、葡萄牙、新加坡、丹麥等國家的高端用戶,在歐洲、美洲、亞太等區域贏得了用戶及合作伙伴的廣泛認可,高端品牌形象持續強化。同時,面對新冠疫情的沖擊,海爾生物通過與海外專家線上直播、遠程培訓等多種方式,加速產品方案在海外市場的融合,進一步擴大了全球的影響力。
正是如此,海爾生物不僅成為中國醫用超低溫冷柜出口第一品牌,更是在全球市場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海爾生物早在2017年位列國內第一、全球第三。目前,海外銷售收入占比約為公司的1/3。
2021年全國兩會的帷幕已緩緩拉開。此次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提出了“進一步拓寬國產醫療器械應用場景”、等相關建議。醫療器械是國民健康保障體系的重要基礎,也是國家重點發展的高科技產業,其發展壯大對“健康中國”戰略有著重要意義。
醫用低溫冷鏈作為醫療器械領域的一個品類,海爾生物正在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沉淀,加速“國產替代”的步伐,并且開啟了全球市場的破局探索。同時,海爾生物憑借創新物聯網與低溫存儲技術,為新冠疫苗提供的全場景物聯網解決方案也已落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海爾生物等主流品牌的共同推動下,中國醫用超低溫冷鏈行業不僅將主導國內市場的發展,更將在全球市場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作為國內民族品牌的領導者,海爾生物也憑借物聯網戰略轉型加速場景模式升級,持續圍繞生物安全拓展新產業,致力于打造中國生物安全新名片。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