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再次沖擊歷史高位,空調企業會加快推進“鋁代銅”嗎?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鄧雅靜,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銅價自2000年以來經歷了三次大牛市。第一次牛市是由于國內需求大增引發的,持續時間較長,從2002年5月的1500美元/噸起步,銅價在2007年上漲到8800美元/噸。第二次牛市是因為超跌反彈以及流動性過剩引發的,銅價從2008年12月的2817.5美元/噸上漲至2011年2月的10184美元/噸。現在業界經歷的則是第三次大牛市,此次行情從2020年開始,于2021年5月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價達到“駭人聽聞”的10440美元/噸。
回溯過去,每當銅價牛市來臨,家電行業的“鋁代銅”就會被重點提及,尤其是在應用銅材料的較多的家用空調行業。事實上,“鋁代銅”雖然在家用空調行業被提了這么多年,但在應用上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在這一輪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下的銅價大牛市下,“鋁代銅”在家用空調行業能否取得關鍵性突破,備受業界關注。
多因素導致難以大規模替代
在家用空調行業,“鋁代銅”大致涉及3個部分:一是室內外機連接管部分,二是換熱器部分,三是三通、四通閥等連接部件。實際情況是,雖然這3個部分都實現了一定程度的鋁材料替代,即“半替代”,而“全替代”仍然處于試驗匹配階段。據某制冷銅管企業有關負責人介紹,對于半替代,前期為空調連接管由銅管替代為鋁管,后期為兩器兩端的彎頭部分采用銅管,中間則采用鋁管。目前來看,“半替代”已經得到大多數生產商的認可。
事實上,隨著空調技術的發展,銅鋁連接管不僅沒有得到普及反而應用范圍愈發縮小。2007年,空調行業開始推出“銅鋁連接管”,此后“銅鋁連接管”主要應用在海外市場,以韓國為代表,國內尚未完全推開。未完全推開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曾經的輿論環境,“銅鋁連接管”一度被認為是使用“黑心管”。雖然空調企業一再澄清,但是國內消費者仍然難以接受在空調上使用“銅鋁連接管”代替銅管。另一方面,隨著新風技術、R32制冷劑應用的全面普及,國內家用空調對室內外機連接管的強度要求不降反增,銅鋁連接管需要進行銅和鋁的釬焊,而銅的焊接點和鋁焊接點的熱脹和冷縮不同,致使連接管存在漏氣的可能,會造成制冷劑泄露。因此,在國內空調市場,純銅室內外機連接管依然是主力。
換熱器的“鋁代銅”主要涉及兩個部分,即蒸發器和冷凝器。談及空調兩器上“鋁代銅”的進展,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全鋁質蒸發器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商業規模,被廣泛應用在移動式空調、窗機等單冷式空調上,尤其是北美市場,格力、海爾、美的、海信等企業也均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分體式空調的冷凝器目前采用的是銅管鋁翅片的組合,也有前沿技術對冷凝器進行全鋁材改進,再通過整機調整、配合,可以使其在性能上達到銅質換熱器的換熱效果,但是目前只適用于樣機及性能測試,并未推向市場。
上文提到的全鋁質蒸發器正是現在企業大力推廣的“微通道換熱器”。目前,以三花智控、天津三電、常發制冷、康盛股份、盾安為代表的零部件企業都在不遺余力地推動微通道換熱器在家用空調行業的應用。
事實上,微通道換熱器最初應用于汽車空調,因具備制冷劑充注量少、換熱效率高、節能等顯著優勢,被空調行業寄予厚望。如今微通道換熱器在家用空調行業的發展局面,讓我們不禁追問:“為什么微通道換熱器難以獲得家用空調的認可?”《電器》記者通過采訪將原因總結為三方面。第一,微通道換熱器存在技術難點,即鋁鋁焊接。對于大批量的焊接作業,即使采用自動氣體火焰釬焊線,焊接缺陷仍然高于銅材的焊接,焊接缺陷的修補難度也很高。對于手工焊接,由于鋁材熔點較低,產業工人焊接技術熟練程度至關重要。第二,全鋁微通道換熱器應用于熱泵型家用空調制熱時結霜太快,導致整機運行時需要頻繁化霜,影響整機的舒適度和能耗,目前只用于單冷式空調,在熱泵型空調上基本沒有應用。第三,從成本上看,1.5HP以下的空調機型,由于換熱面積的原因,用微通道換熱器替換銅翅片換熱器帶來的成本優勢并不明顯。
此外,在空調連接件部分,目前國內有企業嘗試使用鋁質連接件,尤其是三通、四通閥等。鋁質連接件通常采用鑄鋁工藝加工,保證其耐壓性能,但其加工成本高、工藝不成熟、焊接難度大,進展比較緩慢。
前景尚不明朗
“事實上,迫于輿論壓力,‘鋁代銅’在家用空調行業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與頭部品牌不認可密切相關。主流品牌不推廣,小品牌更不敢推進。若銅價繼續漲下去,勢必將給空調整機廠帶來難以承受的壓力,頭部品牌很可能將推進‘鋁代銅’,現在北美就有企業開始這樣做了。”對于接下來空調行業“鋁代銅”的發展可能,某銅管企業有關負責人剖析說。
除了北美企業,近日有消息傳出,日本大金將在2023年之前,在日本國內把銅的用量減半,2024年之前把主力空調的銅用量(目前為全年9萬噸)減少一半。大金方面表示,銅價在過去1年里上漲了四到五成。因此,大金要搶在其他企業之前,以鋁代替銅,抑制成本增加。
與國外企業相比,國內企業想要推進“鋁代銅”,首先要解決的是輿論問題。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相比銅,鋁的成本優勢非常明顯,只要解決了輿論上的爭議,“鋁代銅”還是有可能的。他進一步分析說:“由于過去空調主體使用的是銅管,其制冷效果獲得了中國消費者的普遍認可,但鋁的替代會讓消費者產生一定擔憂。之前空調行業的‘黑心管’之爭論,專家學者的論點暫且不談,從消費者角度來看,他們的擔憂不是沒有根據的,在輿論進行正確引導的同時,生產商也要對空調的真實成本進行披露,生產商的誠實度對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影響很大。只有生產商真正把消費者當成了上帝,消費者得到了銅鋁替代后的好處與實惠,那時替代的步伐才可能大大加快。”
自2021年6月以來,為了限制原材料價格的連續上漲,國家物資儲備調節中心接連宣布投放了3批儲備銅,第一批為2萬噸,第二批為3萬噸,第三批為3萬噸。《電器》記者觀察這段時間銅價走勢發現,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價雖然沒有繼續上漲,但一直維持在9000~9500美元/噸的高位。由于全球銅仍然是供應不足,后續銅價仍存在繼續上漲的可能。這樣看來,空調行業“鋁代銅”依然存在諸多變數,未來進程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鄧雅靜,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