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五關斬六將,中國家電業迎擊出口挑戰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外貿形勢持續向好,尤其是家電行業出口屢創佳績。然而,數據不停攀升的家電出口業務,并不是高枕無憂。集裝箱“一箱難求”帶動海運價格飆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現狀,都對中國家電出口業務造成了影響。面對重重挑戰,中國家電行業仍然砥礪奮進,以必勝的決心過五關斬六將,不斷探索新形勢下的出口之路。
挑戰一:運費飆升,集裝箱“一箱難求”
運費飆升,集裝箱“一箱難求”是當前家電行業出口面臨的主要挑戰。受制于國際經濟大環境錯綜復雜,海外各地區疫情防控政策不一,海運物流不穩定因素較多等原因,自2020年開始,海運價格明顯提升,尤其是今年第三季度,中國至美西的海運運價一度曾超過每40英尺集裝箱2萬美元,這給外貿企業帶來不小的壓力。
9月,海運價格有所回落。但好景不長。11月,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奧密克戎)的出現,讓多個國家再次宣布限制措施,或將加劇航運緊張的局面。《電器》記者了解到,截至11月29日,已有博茨瓦納、荷蘭、意大利、比利時、以色列、英國、德國、捷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宣布發現“奧密克戎”感染病例。已有超過20個國家對非洲南部國家采取“斷航”或入境限制措施。
上海航運交易所11月26日發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SCFI指數)上漲,達到4601.97點。受奧密克戎毒株帶來防疫政策加碼的影響,短期運價上漲可能持續到春節前,家電企業需要提前做好相應規劃。
挑戰二:大宗原材料價格暴漲,產品利潤下滑
除了運費上漲,大宗原材料價格暴漲,且持續在高位徘徊,采購成本大幅上漲,產品利潤率快速下降,也為家電企業的海外業務帶來巨大挑戰。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10月初,銅價、鋁價和中塑價格指數較年初分別上漲20.3%、45.1%、8.1%。
面對不斷增長的價格成本,從2020年開始,中國家電出口已經經歷過3次整體價格上漲。第一次是2020年底,第二次是2021年3~4月,第三次是2021年10月。目前產品議價能力已十分有限,再次漲價的可能性不高。
對此,許多企業的做法是提高產品附加值。例如,美的通過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盈利空間。“美的既定的產品領先戰略,將持續并更大力度地推動產品和技術升級。”美的有關負責人說。
萊克亦是如此。據萊克有關負責人介紹,成本越來越高,只能與客戶重新定價,但大多無法更改價格,只能靠新品迭代來解決定價問題。因此,萊克主要以提高新品附加值,不斷推動產品高端化升級。
挑戰三:盈利能力待提高,進入高端市場難度大
海外市場的盈利能力以及進入高端市場的難度,是橫在中國家電行業面前必須要越過的困境。作為中國家電企業在海外市場的代表之一,海爾智家不斷提高高端產品份額,以此帶來盈利能力的提速。海爾智家有關負責人認為,在高端市場的份額增長與價格指數增長,有利于各區域市場盈利結構的改善。據該負責人介紹,隨著高端產品占比的提升,海爾智家的經營利潤率再提升1.7pct,盈利能力超過行業代工平均水平。
挑戰四:供應鏈壓力
海外疫情反彈,導致部分原材料緊張,為供應鏈帶來壓力。提前進行全球化布局和全球化平臺建設的企業,可以更好地應對這一壓力。
例如,海信通過與行業關鍵供方的高層互訪、增加技術交流等措施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確保關鍵資源的有效供應,并通過富裕關鍵資源指導市場有針對性加單,確保資源有效利用,形成資源驅動;設立全球物料采購崗,依托集團采購平臺,整合平臺共享優勢,發揮資源管理的專業性,完善供應鏈關鍵資源保障體系。
挑戰五:市場壓力增大
市場壓力也是家電出口業務面臨的重要挑戰。后疫情時代的出口存在真空期,宅經濟在拉動銷售的同時也帶來一定程度的市場透支,海外市場需求逐步轉淡。《電器》記者了解到,春節后的海外訂單并不是很樂觀。在此背景下,家電企業如何提高品牌影響力,獲得市場份額非常重要。
對此,長虹分享了自身品牌建設布局,為行業提供借鑒。據四川長虹電器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長虹.美菱國際區總經理楊金介紹,長虹依托自身雄厚的研發實力、科技實力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不斷完善產品陣容,目前已有八大品類進入海外市場,除主營的電視機、冰箱、空調產品外,還布局了洗衣機、顯示器、掃地機器人等品類,以全套智能家居產品布局提升品牌整體影響力。其次,長虹加速自主品牌布局,全面實施電商國際化戰略,通過入駐電商平臺加速拓展品牌區域。同時,長虹也在持續強化供應鏈管控能力,全面提升運營效率,優化產業結構,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的行業競爭力。
挑戰六:渠道變革,線上市場占比提升
疫情發生以來,海外銷售渠道發生了變化,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推動了線上消費的發展。據美的有關負責人介紹,疫情加快了海外電商的普及和發展,用戶線上消費習慣加速養成,海外市場電商渠道占比明顯提升。
中國在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領域的領先創新,已對海外形成了反向輸出的巨大優勢,TikTok、快手等在海外的火爆均是證明。家電企業應該抓住這一機遇,將國內優秀的新零售經驗用于海外市場拓展,搶占市場先機,從而提高品牌影響力。
挑戰七:限電政策對生產造成影響
限電等減排政策在短期內對家電企業的生產造成了一定影響,包括產能下降、能耗浪費,從而影響到出口出貨的效率。然而,在能源革命轉折的關鍵期,踐行節能減排,對于制造型企業,是危機與機遇并存,堅持提效降耗的理念優化生產將推動中國家電制造業綠色發展。“海信長期以來踐行‘節約能源就是第一能源’的理念,不斷提高員工的節能意識,積極應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方法,挖掘推廣節能典型案例。”據海信有關負責人介紹,海信將不斷推進綠色能源的使用,擴大新型儲能規模,助推高質量先進綠色制造。
在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增長緩慢,外加2020年末和2021年的市場透支,2022年,家電產品海外需求將有所下滑,預計整體出貨量呈下降趨勢,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再加上國際物流的緊張情況在2022年可能難以緩解,局部市場仍然會面臨巨大的供應鏈壓力,制造商供應鏈的全球布局將成為重要的方向。
總的來說,2022年,中國家電行業海外出口業務仍將充滿挑戰。但挑戰之下也充滿機遇,海外家電制造空檔給中國家電企業帶來空前的發展機遇,在克服困難的同時,企業需要通過設計領先、品質領先、成本領先,才能不斷突破重圍、繼續發展進步,提升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