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聯合課題研究,方太攜手國家航天局為用戶創造美好生活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近日,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與方太集團簽訂了航天技術成果轉化合作意向框架協議,雙方將開展聯合課題研究,在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熱能學等層面開展跨領域合作,助力航天技術在民用化領域的進一步深化應用的同時,也以航天技術優勢,為國產品牌民用產品賦能,增強中國制造的競爭實力。
簽約儀式上,雙方代表就下一步即將開展的技術合作交換了意見。國家航天局新聞中心表示,將根據方太梳理的技術優化意向需求,視情組織技術專家到方太公司開展技術考察、技術研討等交流工作,利用航天單位在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熱能學等層面的技術優勢,與方太開展航天技術廚電應用聯合課題研究,與中國民用制造企業共享航天技術。
方太集團中央研究院院長李斌表示,航天和廚電看上去比較遙遠,其實只是科技載體和實現功能不同,其底層邏輯一脈相承。比如在方太吸油煙機核心動力系統中,風機的窩殼結構就結合了航天火箭導流罩設計,它能提升流動效率,降低產品啟動噪聲。
不僅如此,方太的集成化解決方案也與中國空間站的構建思路類似,是“1+1=1”的集成。中國空間技術的重要開創者、兩彈一星元勛王希季先生曾將中國空間站的構建過程言簡意賅地概括為“1+1=1”。1(天和)+1(問天)+1(夢天)=1(天宮),等式右側的“1”是一個完整系統,具備完整的功能及系統配置,左側的三個“1”實現又分別是獨立的飛行器,這是一種“1+1=1”的集成思路,保持了各功能模塊間既共建、共享又相對獨立互不干擾的效果,而外觀上也更加整潔美觀。
與此類似的是,方太集成烹飪中心也采用了1+1=1的概念,從設計之初就已整體規劃了水、電、氣、煙、信號的互通與和諧共處,打通了原生系統底層的功能模塊,是基于同一平臺上打造的一體化協同解決方案,在保證各功能運行時互不干擾的前提下,也能大量的減少硬件重復和冗余,保持整潔美觀。實現這一方案的背后,是對核心部件的功能協調、是否重復占用空間、工業美學設計等多個難點的各個攻破。例如二代集成烹飪中心的冷凝排水裝置直接蒸發走煙道,這就是集成協同的力量體現。
在方太看來,集成是手段而并非結果,用集成達到大量減少硬件重復和冗余、保持各功能模塊間既共建、共享又相對獨立互不干擾的效果,而外觀上也做到了更加整潔美觀。方太采用的1+1=1的概念,在底層邏輯、用戶體驗、設計美學等方面,都展現了領先于行業的優勢。
以航天技術賦能民用產品,對提升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能讓更多用戶感受到航天技術創造的美好生活。接下來,方太將與國家航天院所開展航天技術廚電應用聯合課題研究,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方太希望在此次簽約后盡快推進落實技術合作工作,并表示會根據航天合作單位的需求提供產品樣機,以方便航天技術團隊開展工作。據了解,方太計劃年內將在2~3條產品線中開啟航天技術合作,并取得可行性成果。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