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新風空調能救贖市場嗎?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昊,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2022年5月下旬,上海疫情未除,北京疫情持續,天津疫情又起。這是一場中國全民生活與疫情的戰斗,也是一場中國經濟與疫情的博弈。
于是,當本該爆賣空調的旺季來臨且北京氣溫已經升到30℃時,很多空調銷售網點卻做著“買菜自提點”的工作。甚至有幾家中小空調企業的負責人直接說:“要周轉不動了。”
很多人說,這將是中國各類消費品放價最厲害的一個6月,包括空調在內。那么,對于面臨銷售旺季疊加“618”大促的家用空調市場來說,今年夏天的機會在哪里?
新風空調似乎成為唯一的答案。
新風空調成為萎靡市場中的亮點
在空調普及率較高、原材料價格持續走高、全國疫情管控級別較高等諸多“高級”因素的影響下,中國空調市場在2022年呈現出并不理想的銷售情況。一方面,疫情管控令中國多地居民消費意愿進一步降低,而存量換新市場的目標產品售價又因高企的原料價格而高于消費者預期;另一方面,空調在歷經智能化、自清潔、風感技術等功能普及后,催動存量換新意愿的新技術還沒有得到全力推廣。
一個主觀上欠缺意愿、客觀上又缺少刺激的市場,出現持續下滑的銷售態勢幾乎是必然的結果。
產業在線出貨端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家用空調內銷量為1771萬臺,同比下降0.94%。奧維云網(AVC)零售端數據顯示,2022年1~4月,中國家用空調零售量僅為914萬臺,同比下降16.6%;零售額為325億元,同比下降9.5%。與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無論出貨量還是零售量都呈現出斷崖式下滑的趨勢。
在這種態勢下,大部分空調企業還面臨零售業績的波動。
在這一波沒有最差只有更差的市場行情中,新風空調這一曾經的細分市場迅速崛起,成為空調市場難得的亮點。奧維云網(AVC)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底的2022冷凍年度,中國新風空調線上市場零售量超過20萬臺,同比暴增491%,零售量占比從上年同期的0.2%迅速擴大至1.6%。2022年前4個月,在疫情嚴重影響消費意愿的情況下,中國新風空調零售量超過11萬臺,同比仍暴增372%,線上市場零售量占比已經超過2%,線下市場零售量已經接近5%。
新風空調銷售正呈現出持續爆發增長的井噴態勢。當前,包括格力、美的、海爾、海信、TCL、奧克斯等在內的空調企業均在全力推廣新風空調,希望新風空調能夠成為自清潔、無風感等功能之后,又一引領行業潮流趨勢的主打技術。TCL甚至干脆喊出“5年內將不再生產非新風空調”的口號,可見篤定新風空調決心之大。
那么,我們該如何看待新風空調的前景?它是家用空調行業發展史上的必然選擇,還是僅僅是一個創新功能而已?
空調換新,必選新風
2022年5月下旬,筆者坐在家里寫這篇稿子的時候,北京室外氣溫達到35℃。筆者打開空調的步驟是:拿起手機、手機控制打開空調、空調界面打開新風。開新風,成了筆者每次打開空調的必須選擇。
我們幾乎不用去糾結是疫情還是霧霾還是空調病原因才導致新風空調的需求大增,僅僅密閉門窗開空調這一場景,大部分用戶都會希望有新鮮空氣存在。這就是新風空調直觀的、基礎的需求。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如果新的空調不帶有獨立的換新風模塊,換空調的價值將大大降低。
回到主題,我們對新風空調需求暴增的原因稍作分析。
首先是消費理念的革新。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在中國居民對于生活品質的要求逐漸提高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消費升級已經明確成為各大消費品的主流趨勢之一。事實上,消費升級的背后,是消費者對于使用產品需求的逐步升級。也因此,現今我們言談中的消費升級,并不一味地追求高價格的高端產品,而是對于使用功能的認知升級。
這一商業邏輯體現在家用空調行業中,則是消費者對于空調功能的需求逐漸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十年前,業界去研究消費痛點的時候,還糾結于變頻空調好在哪里,五六年前消費者開始關注空調機身內外的清潔問題,三年前消費者在眾多的“風感”技術中挑花了眼,而今健康成為消費者的需求核心。
其次是新冠疫情持續導致消費者生活模式和心態的改變。持續兩年多的新冠疫情不僅讓中國消費者對健康的重視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讓長期居家成為生活可能發生的模式之一。居室空氣新鮮正成為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的環節,現實卻是:開空調必須密閉門窗、開窗時戶外又可能是灰塵滿天、雨雪交加等不佳的通風環境。那么,隨時可以打開的、具備凈化空氣+換新空氣雙重功能的新風空調,就成為消費者自然而然的選擇。
第三,各大空調企業近年來逐步解決了新風模塊集成在空調上的難題,在空調上加入新風模塊,不僅實現了成本的大幅下降,兼容了曾經復雜的空氣凈化功能,還能滿足日益增多的新風需求,同時可以激發存量市場的換新欲望,何樂而不為?
因此,在不多開孔、不多占室內空間的情況下,能夠引入室外新鮮空氣的新風空調,無論從消費需求理念還是從產品革新角度來說,都將是家用空調行業必然的選擇。從新品占比的情況來預測,新風空調的發展速度,將很可能遠高于曾經的變頻產品的普及速度。
然而,空調行業必須警惕的是,新風空調在現階段野蠻發展所呈現出來的一系列問題。
做大“新風空調”這塊蛋糕,要解決的痛點
坐在新風空調附近寫這篇稿件時,筆者已經可以明顯感到這款新風空調的一大問題:噪聲過大。就此問題,筆者曾與這款空調的研發負責人有過交流。他明確地說:“新品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事實上,眼下新風空調的消費痛點非常明顯。根據與多位第一代新風空調用戶以及各個空調企業的技術負責人交流,當前新風空調在使用中的主要痛點體現在5個方面。
第一,新風量不足。目前,市場中的很多產品新風量僅為30m3/h。雖然在《健康住宅建設技術要點2002修訂版》中,30m3/h作為新風量標準被提及,但實際上一臺空調的使用場景中往往是兩三個人,滿足多人新風需求的新風量要比30m3/h高出不少,甚至超過60m3/h。可以說,換新風效率正成為各個空調企業產品的核心競爭點。
第二,大新風量帶來的直接衍生問題,就是前文所述的噪聲大。目前,市場中很多新風空調在運行新風時噪聲明顯過大,開啟大新風量功能的時候噪聲更大,這與多年來家用空調低噪聲的技術追求相悖,也與當前消費者對空調使用場景的需求矛盾。
第三,新風的溫度和體感。率先上市的很多新風空調存在新風溫度與空調吹風溫度的明顯溫差。由于新風是空調獨立運行的模塊,其進出風大多數沒有溫度補償功能,直接導致冬天在空調熱風中混入冷風,夏天在空調冷風中摻入熱風。在風感技術普及的今天,空調風已經可以明顯規避用戶,存在明顯溫差的新風卻要直吹用戶。明顯的溫差和用戶體感,是新風空調必須解決的痛點,如何在保證恒溫新風的情況下與空調風融為一體,是當前的創新難點。
第四,空氣健康的可視化。所有消費者都希望在使用了新風等空氣凈化功能之后得到直觀的反饋,然而第一代新風空調普遍存在空氣狀況不可知的情況。消費者既無法在機身上看到,也無法通過手機監控,新風效果純靠想象,這將給行業發展的口碑帶來負面效果。
第五,孔洞設計與排風方式。目前多數空調企業的新風空調不需要額外打孔,甚至有的企業稱“無需擴孔”,但一些品牌顯然因孔洞面積不夠而導致新風量不足。此外,大多數企業的換新風都采用“只進風”的方式,排風靠門窗縫隙的“微壓力”,而格力主張新風要“有進有出”雙向流。究竟該不該擴孔、單進風還是雙向流,需要主流企業給出一致的最優技術解決方案。
這些明顯的使用痛點令此前第一代新風空調用戶的反響并不一致。令人欣慰的是,在今年新上市的新風空調,一些品牌已經大幅度改進了這些設計中存在的缺點。新風空調市場也因更優的新品出現而呈現出口碑和銷量同時增長的局面。各個空調主流企業對新風空調的整體功能進一步迭代升級。相關的新風空調行業標準也在制定當中。這些舉措希望能夠令新風空調走上健康而快速的發展路徑。
中國空調行業現在最愛聽到的一句話是:“空調該換了,換個帶新風的。”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昊,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