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國家標準盤點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雙碳”目標下,光伏產業迎來全新發展。在光伏產業中占據重要市場份額的分布式光伏,正呈現出高速發展的趨勢,市場占比不斷擴大。據國家能源局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年底,分布式光伏達到1.075億千瓦,突破1億千瓦,約占全部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的三分之一。
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離不開標準規范。據《電器》記者統計,截至2022年6月底,現行分布式光伏國家標準共6項,均為推薦性標準,分別為3項技術規范和3項濕熱帶產品戶外實證實驗要求。
何為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GB/T 38946—2020《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集中運維技術規范》給出了明確的定義:在用戶現場或靠近用戶現場,采用光伏組件,將太陽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發電系統。
《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接口技術規范》
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頂的光伏發電項目。該類項目必須接入公共電網,與公共電網一起為附近的用戶供電。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截至2021年底,新增光伏發電并網裝機中,分布式光伏發電新增約2900萬千瓦,約占全部新增光伏發電裝機的55%,歷史上首次突破50%。
為了規范并網技術發展,2016年12月13日,GB/T 33342—2016《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接口技術規范》發布。該標準為首個針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領域的國家標準,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接口技術規范》規定了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接口遵循的一般原則、技術要求及設備要求,適用于總容量30kW及以下,通過380V/220V接入的新建、擴建或改建的戶用并網光伏發電系統。
根據該標準規定,光伏發電系統通過220V單相接入時,每個并網點容量不宜超過8kW。不同的并網方式對電網產生的影響不同。《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接口技術規范》明確指出,三相電力用戶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可選用單相或三相逆變器,采用單相、兩相或三相方式接入。
《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遠程監控技術規范》
為了保障電網運行安全穩定,光伏發電系統日常運行中,需要由用電信息系統采集電壓、電流和發電量等信息,并上傳至電網相關部門,滿足電力監控系統安全防護規定的相關要求。這就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遠程監控系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為此,2017年11月1日,歸口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GB/T 34932—2017《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遠程監控技術規范》發布,并于2018年5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規定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遠程監控的架構及配置、主站功能、子站要求、通信、主站性能、子站性能和主站環境條件等技術要求,使用于總通過35kV以下電網等級的新建、擴建或改建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遠程監控。
該標準明確了監控系統的架構,主要包括主站、子站和通信網絡。其中,子站可以是單個光伏發電系統或多個光伏發電系統匯集而成的系統。該標準還對監控系統提出了4個要求:第一,監控系統應采用開放式體系結構,具備標準的軟件接口和良好的可擴展性;第二,監控系統中服務器、網絡交換機及通信通道宜冗余配置;第三,監控系統應具備遙測、遙信、遙控、遙調等遠動功能,應具有與電網調度機構交換實時信息的能力;第四,監控系統接入電網時,應滿足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的要求。
與此同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遠程監控技術規范》還明確了主站系統指標、子站系統指標和子站性能指標,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
《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集中運維技術規范》
在光伏項目的開發過程中,設備能否在運轉時期發揮最佳的性能是衡量項目投資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除了考驗設備本身的質量,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運營維護更為重要。集中運維系統不僅可以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進行集中監控,還能結合設備的運行狀態對其進行檢修維護。
為了規范行業發展,2021年1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GB/T 38946—2020《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集中運維技術規范》正式實施。
《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集中運維技術規范》規定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集中運維的技術條件、運行管理以及檢修維護要求,適用于并網電壓等級在35kV(66kV)及以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集中運維。
該標準除了對光伏的運維技術進行了規范,還對設計、運行控制、電能質量以及安全操作進行了規范。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設計應符合GB 50797《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的要求,并網運行控制應符合GB/T 33592《分布式電源并網運行控制規范》的要求,電能質量應符合GB/T 29319《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配電網技術規定》的要求,安全操作應遵守GB 26859《電力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和GB 26860《電力安全工作規程 發電廠和變電站電氣部分》的相關規定。
《濕熱帶分布式光伏戶外實證試驗要求》系列標準
當前,各地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政策相繼出臺,甚至部分地區補貼力度超過業內預期。然而,中國部分城市處于濕熱帶,這些地區具有高溫、高濕和強紫外線等環境特點,會對組件中的電池柵線、焊帶、EVA、背板等材料產生顯著的影響。為此,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牽頭起草了GB/T 37663—2019《濕熱帶分布式光伏戶外實證試驗要求》系列標準,共分為3個部分。
其中,GB/T 37663.1—2019《濕熱帶分布式光伏戶外實證試驗要求 第1部分:光伏組件》規定了地面用晶體硅、薄膜光伏組件(聚光光伏組件除外)的戶外實證實驗要求,包括樣品要求、試驗條件、安裝要求、結果處理等,同時規定了中國“濕熱”氣候區應用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和大型地面光伏電站的光伏組件。
GB/T 37663.2—2019《濕熱帶分布式光伏戶外實證試驗要求 第2部分:光伏背板》規定了晶體硅組件分裝用背板的戶外實證實驗要求,包括樣品要求、試驗條件、安裝要求、結果處理等,不適用于光伏組件外的其他種類背板。
GB/T 37663.3—2019《濕熱帶分布式光伏戶外實證試驗要求 第3部分:并網光伏系統》規定了分布式并網光伏系統的戶外實驗要求,以及太陽能資源實證試驗、發電效率實證試驗、發電運行實證試驗和并網實證試驗的試驗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亞濕熱”氣候區可參考執行上述3項標準。
《電器》記者通過全國標準信息公關服務平臺獲悉,除了上述6項國家推薦性標準,國內現行分布式光伏標準還有1項行業標準和6項地方標準。地方標準歸屬地涉及上海、河北、新疆、北京和浙江。
經過近十幾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光伏產業已取得諸多令人矚目的成績,但總體來看,包括分布式光伏在內的光伏行業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實施時間很早,部分技術指標已經滯后于技術變革。因此,《“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下一階段,中國光伏產業將完善產業標準認證體系,健全可再生能源技術裝備標準、檢測、認證和質量監督組織體系,促進認證結果國際互認。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