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業迎來最佳政策環境,以高質量發展踏上新征程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昊,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2022年10月16~22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黨的二十大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
作為中國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發展的典型代表,中國家電產業在過去十年取得了重大的轉型升級成果之后,將在光榮與夢想的新征程中,以更高質量的發展行穩致遠,持續提升行業的全球競爭力、創新力和影響力,成為全球家電科技創新的引領者。
十年來家電業“由大向強”轉型成果顯著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對實體經濟堅定不移的支持下,中國家電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十年間,在產值規模穩步提升的同時,經濟效益明顯提升,中國家電業在政策環境不斷完善中、在主流企業堅持以技術創新為轉型核心的戰略中、在數字化技術于全產業鏈的升級中,成功書寫了從“世界大國”到“世界強國”轉變的華彩篇章。
十年前,多個刺激政策相繼退出,中國家電產業面臨國內外需求側和產業鏈上下游供給側的雙重挑戰,而歷史證明,中國家電產業在這十年間不僅經受住了考驗,而且站上了更高水平的發展高度。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家用電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73萬億元,產業規模較2012年同比提升52%。與此同時,家電行業的利潤水平增幅更加明顯,2021年中國家電產業實現利潤1218億元,較2012年同比漲幅超過112%。
整個產業經濟效益的大幅提升與產業規模的穩步發展,證明了過去十年中國家電產業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轉型升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編制的《中國家用電器工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明確指出,中國家電產業在“十三五”時期末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中國家電產業實現了創新驅動發展模式,自主創新能力進入全球前列;產品結構顯著優化,新興品類不斷涌現;品牌升級顯著,用戶滿意度、高端品牌認可度明顯提升;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進行研發、制造、品牌布局;綠色發展成效顯著,為全球減排溫室氣體做出卓越貢獻;制造技術升級,智能制造水平顯著提高;通過渠道模式變革及經營模式創新,構建了以用戶為中心的數字化家電供應鏈。
轉型升級的初步成功,令中國家電產業在過去十年于國內外市場均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十年來,國內家電零售市場不斷擴容,國內家電零售額規模從2012年的5934億元提升至2021年的7603億元,在十年前已經整體規模達到瓶頸的情況下,國內家電市場硬是通過創新驅動和產品結構升級,實現了零售規模近30%的提升。
2021年,中國家電產品出口額為1044億美元,較2012年大幅提升106%。在逐步成為家電業的“世界強國”的過程中,中國家電企業的全球化全面加速,中國家電產業在過去十年間已經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隨著美國GE、日本三洋、新西蘭斐雪派克、意大利CANDY、斯洛文尼亞Gorenje等多個國際家電品牌被中國企業收購,中國家電產業得以優化全球生產基地、研發中心及營銷網絡等資源布局,全面提升中國家電品牌的口碑和競爭力。
政策指路,堅定高質量發展克服眼前困難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間,中國家電產業取得了巨大的轉型升級成果,但愈發復雜的全球貿易形勢和因疫情而降低需求的國內市場,對中國家電行業的發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在這“百年不遇的大變局”前,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為產業下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相較十九大報告的相關表述,從“必須”到“堅持”的轉變,釋放了黨中央繼續力撐實體經濟的強烈信號,彰顯了中國確保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的戰略定力,這讓中國制造的典型代表家電產業備受鼓舞、充滿信心。
在實體經濟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的基礎上,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此作出再部署,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等細致要求,凸顯進一步壯大、升級實體經濟的方向。其中,作為實體經濟主體的制造業尤為受關注,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及的“推進新型工業化”等要求,在順應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需要的同時,也清晰地折射出中國制造未來的發展特征。
以典型代表中國家電產業為例,在家電產業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轉型升級帶來的制造水平快速提高后,全產業鏈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邁進。2022年10月11日,世界經濟論壇公布了最新一批“燈塔工廠”名單,其中5座來自中國,而家電業占據2席,分別是海爾青島冰箱工廠和美的順德廚熱工廠。截至目前,中國家電業共擁有10座“燈塔工廠”。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重要的5個著力點之一,正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離不開市場經濟的協調發展,在2021年中國人均GDP達到80976元、中國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5128元,均較十年前呈現翻番式增長的前提下,促進綠色消費,打通產業創新與市場需求的通路就更顯得尤為重要。
為此,商務部、發改委、工信部等13個部門在2022年7月末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全國各地在家電以舊換新、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加強廢舊家電回收利用等9個方面展開行動,拉動家電及上下游關聯產業發展,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相關政策出臺后,全國各地紛紛出臺促進家電消費的舉措,激發當地對家電產品消費的新需求。如上海宣布實施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補貼政策,以2億元財政補貼范圍覆蓋冰箱、電視機、洗碗機等八大類能效1級家電,自10月1日起至補貼資金使用完畢,活動補貼可與企業各類優惠疊加。北京、廣東等全國各地則紛紛出臺消費券等方式,全面促進家電以舊換新。與此同時,各個家電制造商和渠道商也在《關于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發后,全面加大了自身以舊換新的促銷力度。
盡管當前家電零售市場尚未出現爆發式消費規模的提升,但這一充分符合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激勵政策得到了各地政府、家電企業以及渠道商的全面響應,為整個中國家電制造業提振了信心。
未來一段時間里,隨著促進消費政策讓更多的消費者對“家電安全使用年限”充分了解、隨著廢舊家電回收渠道全面完善,中國家電市場將逐步克服眼下的困難,在以“持續不斷的創新”將國內存量市場激發的過程中,實現產業價值的再次提升。
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國家電制造業必將砥礪前行。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昊,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