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保護臭氧層紀念日大會召開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鄧雅靜,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9月14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023年中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會議以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召開,來自國際和雙多邊組織,國家保護臭氧層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生態環境部相關司局和單位、地方生態環境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履約專家等中外來賓超過200人參會,共同見證《蒙特利爾議定書》36周年以來中國在保護臭氧層方面為國際社會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30年中國履約成績顯著
“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科學評估小組的《2022年臭氧損耗科學評估報告》,在各締約方的共同努力下,受控ODS大氣豐度繼續保持下降趨勢,受損臭氧層有望在今后40年左右恢復,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的履約行動已實現顯著的修復效果。同時,淘汰ODS也產生了減緩氣候變化的積極氣候影響,下一步隨著《基加利修正案》在各締約方的生效和落實,全球氫氟碳化物(HFCs)削減還將額外避免0.3℃~0.5℃的全球升溫。”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總結了履行《蒙特利爾議定書》對于修復臭氧層的成果。
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自加入蒙約以來,克服產業轉型、資金短缺和從業人員再就業等重重困難,積極采取措施淘汰受控物質,大力推廣綠色低碳替代技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趙英民指出,中國已累計淘汰ODS的生產和使用約62.8萬噸,占發展中國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研究報告顯示,1991~2020年的30年間,中國在淘汰ODS過程中累計避免了約26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溫室氣體的排放。
同時,當前全球性環境問題頻發,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對此,會上,臭氧秘書處執行秘書關惠、多邊基金秘書處秘書長蒂娜·玻比利、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有關負責人在致辭中均呼吁各締約國要堅決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繼續致力于保護臭氧層和減緩氣候變化的全球環境治理行動。
新時期,中國履約工作任重而道遠
2023年是《蒙特利爾議定書》履約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在這一年,中國根據《基加利修正案》履約新要求,深入推進保護臭氧層和應對氣候變化履約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
會議從5個方面強調了2023年中國履行《基加利修正案》新要求的成果。“一是積極落實履約新要求。根據《基加利修正案》相關要求,及時將HFCs納入管控清單和名錄,實施進出口許可證制度。今年又順利完成HFCs基線年的數據核查,科學編制了2024年中國HFCs配額總量設定和分配實施方案,即將全面實施HFCs國內配額許可制度,確保實現2024年履約凍結目標。二是加強組織機制建設。通過國家保護臭氧層領導小組協調機制,不斷強化部門履約合力,加強商務、海關等履約能力建設合作。三是完善政策法規體系。生態環境部發布了保溫管、太陽能熱水器、一次性醫療器械等3個子行業禁用含氫氯氟類物質的公告,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第三批《中國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品名錄》,持續指導企業開展受控物質淘汰和替代工作。四是強化監管執法,平穩運行四氯化碳生產國家監控平臺和ODS信息管理系統,將ODS納入日常執法檢查。山東長島大氣監測背景站啟動試運行。五是嚴格進出口審批和管理。截至目前完成近1.9萬批次的進出口許可審批,涉及受控物質63萬余噸、176個國家。”
盡管成績卓著,但是中國仍面臨發展不全面、不均衡的問題,當前正處于已淘汰受控物質可持續履約、含氫氯氟烴(HCFCs)加速淘汰和HFCs管控三重任務疊加的時期,履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
會議指出,一方面,中國履約任務艱巨。當前中國的ODS和HFCs生產量仍然較大,并通過出口向全球眾多國家供應制冷劑、滅火劑等不可或缺的工業、生活物資。中國嚴格按照《蒙特利爾議定書》A5國家時間表開展生產消費淘汰,關系到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有序履約及其國內相關行業的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持續保障。另一方面,履約對中國的影響不容忽視。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地域遼闊,區域、行業發展水平不一,《蒙特利爾議定書》受控物質產業鏈長、規模大、從業人數多、涉及行業廣泛。當前HCFCs淘汰已進入關鍵時期,一些行業中小企業較多,替代成本高,轉型難度大,履約難度大,對行業影響不容小覷。此外,中國履約能力仍需提升。國家相關部門和各級生態環保部門對于已淘汰物質和當前受控物質的監管執法能力和保障仍需鞏固提高,低全球變暖潛能值(GWP)替代技術與產品的研發能力亟待加強。
制冷空調行業當務之急是開發綠色低碳技術
制冷空調行業作為HCFCs和HFCs的使用大戶,其制冷劑替代進展對于履約《蒙特利爾議定書》、保護臭氧層具有重要的意義。
北京大學教授胡建信用數據客觀總結了中國制冷空調行業履行《蒙特利爾議定書》的成就。他說:“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調生產國,盡管2021年9月《基加利修正案》對中國才生效,過去近十年已經在履約過程兼顧考慮了氣候效應或者說替代品的GWP問題。現有產品比如房間空調器采用的制冷劑,已經大大降低了替代技術的GWP值。產業在線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中國逐步用低GWP制冷劑替代HFC-410A和HCFC-22;而如果不發生這個替代,房間空調器采用HFC-410A的話,2022年制冷劑消費量將高出現在實際消費量約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或者說,由于中國已經采用了低GWP制冷劑,2024年的消費基線量降低了3億~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胡建信認為,對于制冷空調行業來說,當下減排最重要的任務是HFCs,開發更綠色低碳的技術。HFCs大氣壽命從1年到200余年,相同GWP值的不同種類HFCs排放對氣候變暖貢獻并不相同,如何將HFCs減排納入全球溫室氣體減排規劃以應對“碳中和”目標,需要全世界科學家進一步地深入研究和評估,合作推動替代技術的研發并制定相關標準,加快科學技術發現和創新的速度,才能避免此消彼長,推動替代實現履約減排目標。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鄧雅靜,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