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走進中國家庭,洗碗機存在哪些“痛點”?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孟圓,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作為中國家電市場的新興品類,洗碗機經歷了從“舶來品”到本土化產品的過渡,在國內市場迎來突破,逐步走進中國家庭。
作為新興品類,洗碗機在中國市場取得了遠高于傳統品類的市場銷量增長,但是洗碗機產品的中國市場滲透率仍僅為3%左右。洗碗機在中國家庭的普及依舊任重而道遠。要想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提高產品認知度,勢必要真正了解中國洗碗機用戶的真實體驗和感受。那么,現在的洗碗機產品存在哪些“痛點”呢?
清洗能力不及預期,適用范圍有限
根據《電器》記者發放的1000份調查問卷,47.1%的用戶認為,洗碗機的最大痛點在于“清洗能力有限、頑固污漬洗不凈”。可以說,當前阻礙洗碗機進入中國家庭的關鍵,還是產品的清潔能力沒有達到用戶心中的預期效果。
小紅書平臺關于洗碗機產品的相關筆記數量超過66萬篇,其中就包括大量關于“洗碗機到底有沒有必要買”的討論。支持“買”的消費者普遍認為,洗碗機做到了解放雙手,洗得干凈、放心;反對購買洗碗機的用戶則多數認為,洗碗機的使用價值不高,存在洗不干凈、不如手洗方便等問題。洗碗機的核心性能和基本功能是“洗碗”,這對消費者來說是衡量洗碗機產品是否有價值的首要考量因素。
同時,《電器》記者在瀏覽電商平臺的產品評價時也發現,洗碗機的清洗能力不佳同樣是消費者集中吐槽的點。中式烹飪的“煙火氣”,讓碗碟的油污更重,這些考驗著洗碗機的清洗能力。
高女士喜歡收集各種形狀的精美餐具,家里吃飯的碗多為深口的碗,使用后易留殘渣,不易清洗。“家里最初購買的是國外品牌的洗碗機,后來發現不適合中式餐具。洗盤子還可以,但是像深口的、用來盛飯的碗,就洗不干凈。”她表示,尤其是米飯粒、蛋羹等頑固污漬,洗碗機的清理效果非常一般。
此外,一些瓶口較小的容器由于承水面積小,洗碗機噴淋臂釋放的水柱難以直擊容器內部,清洗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除了產品本身的清洗能力有限,洗不干凈的一部分原因還在于用戶使用洗碗機前的預處理不到位,包括殘渣沒有提前清理干凈、擺放位置不正確等。略顯繁瑣的前期操作流程也成為洗碗機使用過程中的一大痛點。受訪消費者直言:“操作太麻煩了,要擺半天碗,還不如直接手洗來得快。”
“家里的洗碗機用了一段時間,突然碗洗不干凈了,后來發現是需要除水垢了。”今年剛買了一臺洗碗機的趙女士表示,她沒有想到使用洗碗機不僅要做擺放等前期工作,還需要定期維護。“雖然省去了洗碗的勞作,但是其他方面的家務增加了,感覺沒有完全解放雙手。”她說。《電器》記者發放的問卷調查結果也顯示,11.5%的受訪對象認為,產品定期維護很麻煩。
在追求洗得干凈的基礎上,消費者對洗碗機的適用范圍也有更高要求。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1.3%的受訪對象認為,洗碗機的痛點在于“不是所有材質都適合清洗”。現實中,用戶有不同材質餐具的清洗需求,但洗碗機無法清洗不耐高溫的餐具,比如木制餐具和烹飪用具、鋁制鍋和餐具、帶涂層的鍋等。但是,這些餐具又恰恰屬于中國人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用品。這就對洗碗機的適用范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的咖啡杯原本是帶刻度的,還有幾個帶圖案、帶LOGO的漂亮杯子,洗完之后直接變成了沒圖案的杯子,可心疼了。”李女士表示,期待有一天能夠看到洗碗機也像洗衣機一樣做出更加細分的專業洗護功能。
分區洗、高效率成期許
洗碗機作為市場的新興品類,近幾年才逐步走進中國家庭。大部分家庭還沒有接觸或使用過洗碗機,保持著手洗餐具的習慣。在這種情況下,洗碗機想要打破“繭房”,需要與用戶當前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和產品使用習慣進行有效的契合。
除了清潔能力,占用空間大是洗碗機排名第二的痛點,占比達到34.1%,這一痛點與中國家庭廚房的特性有關。中國家庭的廚房面積普遍較小,結構多為狹長型,不適合安裝大容量的洗碗機。一位有著親身體驗的用戶告訴《電器》記者:“我家安裝的是嵌入式洗碗機,柜門打開后會擋住整個廚房過道,每次放碗、拿碗都要側著身子,特別麻煩。”
做家務需要彎腰一直是人們生活中的常見痛點,也是其他家電產品研發和設計改進的方向,這一痛點也體現在洗碗機產品上。通過問卷調查發現,19.8%的受訪對象選擇了“放碗時需要彎腰”作為洗碗機的痛點。
為了避免彎腰,再加上考慮到家里的廚房面積比較小,杜女士選擇安裝水槽式洗碗機來解決這些難題。“我們家廚房安裝不了嵌入式洗碗機,一打開都沒有下腳的地兒了,因此我選擇了水槽式洗碗機,但容量又不夠用了。”她表示,水槽式洗碗機對她來說最大的使用痛點就是大一些的鍋和盤子放不進去。
幾位經常做飯的“家務達人”不約而同地表示,他們習慣在做飯的同時,把大部分餐具“順手洗了”,用洗碗機反而不如手洗快。“洗碗機的運行時間普遍較長,就幾個碗也要洗30分鐘以上。”其中一位用戶認為,提升運行效率也是洗碗機需要改進的方向。
據了解,大多數洗碗機產品的清洗時長通常在半小時到2小時之間。其中,“快速洗”多設定為半個小時,不帶烘干程序;“標準洗”的市場約為1.5小時,“強力洗”則需要2小時。
近年來,單身群體、獨居群體以及一些工作忙碌的上班族,形成了新的飲食習慣,他們更傾向于選擇簡單、方便的烹飪方式。
與傳統家庭相比,這些人群開火做飯的頻率較低,有些人在飲食中還特別注重低油、低脂。獨居的王女士告訴《電器》記者:“下班之后,我喜歡做‘一人食’,頂多也就用一個碗、一個鍋,洗碗機的一層都放不滿,每次啟動洗碗機都得攢幾餐的碗一起洗。”她透露,為了避免滋生細菌,后來她還是選擇自己手洗,這也使得家里的洗碗機一直在“吃灰”。消費者期待更多的與需求相匹配洗碗機容量,或是洗滌程序的創新,進而保證產品的使用頻率,降低閑置率。
售后服務與廚房改造痛點
目前,洗碗機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低,市場成熟度相對較低,尚未形成完善的產品售后服務。《電器》記者在搜索各大電商平臺的評價時發現,“售后服務差”“安裝困難”也是當前洗碗機產品被吐槽較多的痛點。
有位用戶告訴《電器》記者,他3個月前買了某品牌的洗碗機,出現自動停機斷電、廚房開關跳閘的現象,至今還沒有修好。“已經更換了3次配件,每次都要等10天左右,最后一次到現在已經等了半個月,仍未到貨。”他感覺,維修人員基本沒有培訓,看上去像是邊修邊摸索。顯然,不給力的售后服務已經影響了用戶使用洗碗機的體驗。
劉女士在安裝洗碗機前,提前做了攻略,將插座、進水和下水都留在了洗碗機相鄰的櫥柜后面,可安裝時還是出了差錯。“安裝柜子之前提前確定了洗碗機的尺寸,沒想到后面要走燃氣管道,洗碗機就沒辦法完全內嵌,突出來5厘米左右。”她感嘆,“一個細節不注意就踩坑。”
近幾年,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影響了家電行業的發展,新房交付量低也限制了部分家電產品的市場拓展,老舊房屋通常沒有為新興品類的安裝提前做出規劃與設計。然而,洗碗機,特別是嵌入式洗碗機對于安裝條件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用戶需要在廚房預留足夠的空間,改造廚房時可能需要對原有的櫥柜、墻體等進行聯動改造等。這就更要求洗碗機企業具備專業的解決方案和售后服務能力。
《電器》記者通過調研發現,整體來看,雖然當前洗碗機市場滲透率有限、產品普及率低,但在健康趨勢、懶人經濟等新形勢下,洗碗機作為能夠提升用戶生活品質的新興產品,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發展的關鍵在于,企業能否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真正解決用戶在洗碗機安裝、使用、售后服務等環節的諸多痛點,助推洗碗機走入更多中國家庭。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孟圓,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