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立方地冷機:全面淘汰空調后的終極選擇?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國內某著名經濟學家曾說:科技發展到今天,房子里邊還必須用空調,這是恥辱!空調這種東西,早該淘汰了。房子其實本身也是高科技,比如歐洲有很多被動房,家里根本不用空調,恒溫恒濕很舒適!
空調是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中國家庭的,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空調使用大國了。據彭博新能源(BNEF)的研究顯示,2018 年全球住宅和商業空調用電量達到 1932 太瓦時,其中中國的空調用電量占到 34% ,已經超過美國排名全球第一。空調作為家庭“電費刺客”,其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由此看來,專家一針見血式的發言也不無道理。
今年巴黎奧運會期間,為踐行“環保奧運”理念,巴黎奧運村就堅持不裝空調。當時正值巴黎的炎熱夏季,起到關鍵降溫作用的是屋內的“地冷”系統,也叫“地溫冷卻系統”,它能使室內溫度降低6~10℃,這一系統冬天還可以為房間供暖,包括地下熱交換管道、熱泵、循環泵和控制系統。
由于系統的復雜性,地溫冷卻系統適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商業辦公樓、學校和醫院等場所,對于家庭住宅則很難實現。讓人振奮的是,今年,國內熱泵領先企業熱立方推出了顛覆空調的地冷機產品,專為家庭研發的舒適冷暖戶式解決方案。
熱立方地冷機與地暖機聯機運行,通過在地面鋪設地暖管,不僅實現夏天無風制冷、冬天舒適采暖,還能帶來四季恒溫恒濕的室內環境,關鍵是在冷暖調節上比空調更舒適、更節能,這不就是專家眼中的“高科技”嗎?
深入了解后得知,原來這款地冷機集合了低功耗補冷、恒溫除濕、微風循環繞流三大核心“黑科技”。一方面解決了空調冷風直吹傷身(俗稱“空調病”)的用戶痛點,帶來無風感舒適降溫體驗。
另一方面,地冷機也有效解決了地面制冷易產生凝露的技術難題,恒溫控濕技術不僅可精準控制管路中的水溫,使空氣溫度高于凝露點溫度,還可以實現分區控制溫度和濕度,讓室內溫濕度始終均勻地保持在舒適水平,既避免了傳統空調吹風導致的肌膚干燥問題,也避免了過度潮濕問題,讓人在室內始終處于自然舒適的溫濕度環境中。
簡單講,地冷機的工作原理相當于小型水源熱泵,地暖機則是一臺空氣能熱泵主機,配合地暖末端系統協同工作,功能可替代中央空調、傳統兩聯供以及三恒系統,讓家居采暖制冷更舒適、更節能、更高效、更節省費用。
“我后悔沒有早點裝地冷機,這個夏天我270平方的房子,一個月總電費才500多元,還包含了全屋照明、24小時地冷不間斷及其他日常電器運行費用。
鄰居家用的中央空調,在非24小時全天候開啟的情況下電費是1300多元。地冷機太不可思議了,產品體驗非常棒!” 家住大連的李女士說道。
當高科技的地冷機橫空問世,以后人們真的不需要空調了!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