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和類似用途制冷器具聲品質》標準發布,為冰箱“好聲音”保駕護航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向佳璐,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隨著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對冰箱產品的聲學性能提出更高要求。現有評價體系已難以全面反映用戶的聽感需求,因此,冰箱行業需要從聲感官體驗(聲品質)的角度出發,圍繞家用及類似用途制冷器具的聲品質,構建全新的評測體系。
2024年11月5日,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正式發布并實施了系列標準T/CHEAA 0040《家用和類似用途制冷器具聲品質》的首批兩項標準部分,即T/CHEAA 0040.1-2024《家用和類似用途制冷器具聲品質 第1部分:術語和定義》(以下簡稱第1部分)和T/CHEAA 0040.2-2024《家用和類似用途制冷器具聲品質 第2部分:主觀評價指南》(以下簡稱第2部分)。
三方需求共鑄標準
作為千家萬戶的必備家電,家用和類似用途制冷器具運行聲音的舒適度直接關乎用戶體驗,是消費者選購時的重要考量。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冰箱聲品質提升行動工作組組長單位青島海爾電冰箱有限公司噪聲方向牽頭人、兩項標準主筆人陳建全在接受《電器》記者采訪時提到,冰箱屬于基礎生活家電,其聲音的舒適度已成為消費者在選擇此類產品時的重要考量因素。因冰箱噪聲而引發的用戶投訴,已成為家用制冷行業全產業鏈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為此,全行業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在結構特性控制、異響控制以及振動噪聲量級控制等常規領域取得顯著的進展。海爾更是憑借其技術創新,將冰箱的噪聲值降低至行業領先的29dB水平。
合肥美的電冰箱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李語亭認為,消費升級、企業發展與產業進階的三重需求共同推動了這兩項標準的制定與發布。
從消費需求看,在消費者對生活品質需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用戶對冰箱的關注點已從單純的制冷功能逐漸向品質方面延伸。特別是在新的歐盟標準實施后,冰箱產品噪聲等級分為A/B/C/D四個等級,其中A級噪聲要求小于30dB(A)。國內市場主流產品也相繼推出低噪聲標稱產品,標稱值的不斷降低,使得消費者對于產品噪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期望能有更好的聲品質感受。這種需求轉變有力地推動此次標準的制定,為產業發展提供規范指引。
從企業需求看,此前行業內部一直缺乏統一的聲品質衡量標準,導致各企業對于聲品質的評判方式與理解角度千差萬別,嚴重阻礙了行業的穩健前行。統一標準的制定,將有效規范制冷器具的設計、生產與檢測環節,促進企業間的公平競爭環境構建。
從產業發展看,標準的制定對企業提出更為明確的要求,激勵企業在技術研發、產品設計及生產工藝改良等關鍵環節加大資源投入力度,以達成標準所規定的聲品質指標,進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面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準與產品品質。
重點關注主觀評價
此次發布的兩項標準不僅明確界定家用及類似用途制冷器具聲品質的相關術語與定義,為行業帶來突破性的指導,還著重強調了聲品質的主觀評價指南及實施細節,為冰箱產品的聲品質設計與分析提供有力支撐。
第1部分通過界定聲品質和制冷器具運行工況的相關術語與定義,為行業提供共識性的語言框架和先決條件。其中,聲品質部分詳盡歸納了包括聲品質、心理聲學、人頭及軀干模擬器等在內的九大術語,制冷器具運行工況部分則對制冷器具、壓縮式制冷器具、首次啟動階段等六大關鍵術語進行清晰界定,為深入理解聲品質評價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博西華家用電器有限公司聲學專家孟戰國在談及此部分時指出,該標準旨在引導和規范行業聲品質技術發展,側重應用層面,但聲品質理論基礎的理解對于標準的正確解讀和應用同樣重要。各企業應在內部統一使用行業規范性術語,以促進全行業的溝通與協作。
第2部分填補了聲品質主觀評價方法的空白,從聲音特征歸類、評價方案選取、聲音錄制技術要求到聽音評價環節的人員招募、評價方法選擇、聽音室環境搭建及評價流程定義,再到主觀聽音評價結果的后續數據處理,均進行系統而全面的闡述。特別是在主觀評價的實施過程中,企業應高度重視信號錄制的質量與人員選擇的適宜性,這是評價結果準確性的先決條件。
關于聲音樣本的錄制標準,第2部分從錄音條件和錄音期間設置兩方面給出詳盡指導,規定進行聲品質分析的錄音場所應為半消聲室,并需配置垂直反射面,確保器具背面與該反射面的距離精確控制在(1±0.5)cm;同時,建議錄音環境的溫度維持在(23±3)℃、相對濕度保持在(50±20)%、大氣壓力則在(96±10)kPa范圍內,以創造最佳的錄音條件。
在測聽團隊的組建上,第2部分針對不同需求,明確一般測聽者和專家測聽者兩種測聽者類型。對于采用成對比較法、等級評分法等專業知識要求不高的評價方法時,企業可根據具體試驗需求靈活組建測聽團隊,但需保證參與測聽試驗成員聽力正常,即125Hz至8000Hz頻率范圍內聽閾級不超過15dB的個體,并參照GB/T 216296.1-2018《聲學 測聽方法 第1部分:純音氣導和骨導測聽法》標準3.7節的規定,確保測聽者健康狀況良好,無耳疾、耳道清潔、無噪聲過度暴露史、未使用耳毒性藥物且無家族聽力損失史,團隊規模通常不少于10人。當評價對象涉及器具某些不易察覺的或比較偏僻、專業的聲學特性時,則應選擇具有鑒別能力的專家測聽團隊。這類團隊通常由經過專業聽音訓練的廠商內部員工及聲學領域專業人士構成,人數一般不少于5人,以確保評價的深度與準確性。
陳建全指出,相比GB 19606-200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噪聲限值》,T/CHEAA 0040《家用和類似用途制冷器具聲品質》重點關注人的聽感感受,基于聲品質體感體驗出發去設計評價流程、輸出評測結果,其評價結果和消費者的聽感體驗關聯度更貼近。
同時,陳建全呼吁各企業應盡快參照指南的技術要求,進行實踐與試套工作。一方面,檢驗標準的實用性和科學性,為后續進行優化和升級提供依據;另一方面,為下一步進行主客觀擬合工作積累數據,推動聲品質評價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好聲音”引領新追求
近年來,聲品質已成為冰箱產品差異化競爭的關鍵因素。隨著消費者對靜音效果與聲音舒適度要求的日益提升,企業愈發重視自身品牌聲品質形象的塑造,以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推動冰箱朝多樣化、高端化方向邁進。
此次兩項標準部分的發布和實施,不僅標志著冰箱產品在聲品質控制方面邁出關鍵的一步,更體現出行業對于消費者需求變化的敏銳洞察與積極應對。
從技術發展來看,海信冰箱有限公司工程師潘毅廣認為,新標準的發布首先從意識上會給企業帶來一個啟示,要求企業從原來的追求標稱值降低轉變為追求“好聲音”,只有意識上轉變了,企業才會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去開展相關研究工作。
從產業發展來看,陳建全表示,聲品質系列標準的發布,引導行業在聲品質術語形成了規范和統一,并創造性彌補了聲品質主觀評價方法論方面工作的空白,助力冰箱冷柜產品聲品質的提升。
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新標準的實施無疑是一個福音,它將確保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更加靜謐、悅耳的高品質冰箱產品,有效避免噪聲干擾,極大地提升聲品質的消費體驗。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向佳璐,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