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行業2025年運行展望
? ? ? ? ? ? ? ? ? ?本文來源: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信息咨詢部 作者: 駱媛媛,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回顧2024年家電行業的發展歷程,中國家電行業運行呈現出3個明顯的趨勢。第一,上半年的國內消費市場內在需求不足,第二季度表現尤為突出,企業經營壓力大,國內市場內卷嚴重,低價競爭再起苗頭。第二,9月的以舊換新政策發力,刺激消費需求迸發,進一步提升行業整體的活力。第三,企業出海熱情高漲,除龍頭企業外,不少中小企業也開始進行國際經營布局及為貿易戰未雨綢繆。
進入2025年,國家高度重視擴大內需工作,以舊換新仍是主旋律,涉及受益品類進一步擴大。此外,特朗普政府關稅“連環炮”政策勢必引發全球貿易戰進一步升級,全球貿易勢必遭受沖擊。
國內市場
2025年1月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1月15日,商務部相繼推出家電以舊換新和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實施細則。政策提出,將微波爐、凈水器、洗碗機、電飯煲等4類家電產品納入補貼范圍。這將進一步釋放消費者需求,2025年中國家電市場仍然會保持增長,但或呈現前高后低走勢。
多數家電企業對2025年上半年的業績增長預期持樂觀態度。中國家用電器協會開展的針對會員企業的問卷調查(N=75)顯示,68%的企業預計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保持增長,50.7%的企業預計利潤保持增長,較2024年年中預期更為樂觀。其中,49.3%的企業預期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利潤均保持增長,9.3%的企業預期營業收入利潤均有所下降(見圖1)。
圖1 2025年上半年中國家電行業業績預期分布
數據來源:中國家用電器協會
海外市場
2024年中國家電業出口額規模創歷史新高。具體來看,海外通貨膨脹下降、貨幣政策壓力趨緩、耐用品補庫存等因素將對海外需求的擴張持續帶來支撐,人民幣匯率和大宗商品價格壓力處于低位、中國家電產業鏈和家電產品的全球競爭優勢、跨境電商和海外電商渠道的快速發展、國內市場緩慢復蘇倒逼企業加快出海、美國大選帶來的“搶出口”等都持續支撐中國家電業出口的韌性。
自2025年2月以來,美國的關稅政策快速落地。對中國而言,經過2月4日和4月2日、4月8日三輪關稅加征后,疊加2019年“301條款”加征的關稅稅率,目前很多家電產品對美出口的關稅稅率已超過145%,遠超企業可以承受的極限。高昂的關稅必將極大壓縮中國家電企業的利潤空間,削弱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尤其對以OEM為主的出口型中小企業十分不利。
近年來,中國家電企業明顯加快出海步伐,也在不斷調整市場結構,特別是美國業務占比相對較高的企業,頭部企業的全球本土化布局更趨于完善。美國雖然對全球普征關稅,但國別間稅率存在差異,且各國應對加征關稅的措施有所不同,中國家電出海企業受到的影響會有差異。其中,頭部企業憑借全球資源的協同和調整能力而展現出較強的抗風險韌性,特別是那些在美國本土或墨西哥設有工廠的企業,受關稅政策變動的影響較小。90天的“窗口期”也給在東南亞擁有生產基地的企業爭取短暫緩沖期。與此同時,一些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中小企業受此次關稅調整影響較大,已經出現客戶暫停下單、已下單貨物推遲交付、庫存積壓等困難。面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反復無常,部分企業的海外投資計劃暫時會受到干擾。
事實上,不僅是中國家電企業,海外家電企業同樣面臨關稅帶來的共性成本問題。盡管短期內,關稅會沖擊導致消費需求和對美貿易有所減弱,但長期來看,消費者對于優質產品的需求不會消失。中國家電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不僅僅源于制造成本優勢,更得益于完善的產業鏈和持續創新的綜合優勢。因此,美國加征關稅所帶來的成本上漲,最終會損害美國消費者的自身利益。
本文來源: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信息咨詢部 作者: 駱媛媛,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