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領軍人才家電研修班赴德國標桿企業學習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2015年9月,工信部領軍人才家電行業研修班組織國內企業前往德國開展為期9天的標桿學習活動。此次標桿學習活動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主辦,協會副理事長王雷帶隊,來自蘇泊爾、方太、老板、惠而浦(中國)、白雪、愛發科、開樂等企業的10余名領導和高層管理者參加。
探秘德國工業
德國一直在世界制造業中保持領先地位,更是工業4.0的發源地。此次標桿團特意安排團員參觀了米勒(Miele)、博朗(Braun)、奔馳和阿博格(ARBURG)四家德國企業。這四家企業均為德國本土企業,分屬大家電、小家電、汽車、注塑設備領域,是各自行業頗具代表性的企業。此外,由于活動恰逢IFA2015期間,標桿團也同期參觀了該展。
標桿團的第一站來到精品家電制造商Miele。Miele創建于1899年,產品涉及冰箱、洗衣機、吸塵器、廚房電器等,現已成為全球知名的奢華家電品牌。據Miele博物館總負責人Thomas介紹,Miele在德國共有8個工廠,2014年全球銷售額已達到35億歐元。博物館里陳列著Miele從創建初期到現在生產過的各式產品,包括分離機、洗衣機、洗碗機等。除了帶著濃濃復古風味的展廳,Miele極富現代感的產品展示體驗中心同樣亮點頗多,陳列著各類新款產品。
第二站,標桿團參觀了始建于1890年的博朗公司。博朗公司目前主要聚焦電動剃須刀、女用剃毛器、美發產品等領域,擁有十大類200余種產品。據博朗公司產品設計總監Duy PhongVu介紹,博朗在選擇產品時會從兩方面考慮:一是根據消費者需要,二是從未來趨勢上考慮,選擇有新技術、新材料的產品,走在趨勢之前。
標桿團第三站來到奔馳總部辛德爾芬根工廠。該工廠建于1915年,占地面積2.9平方公里,擁有員工3.5萬人,年產整車36.7萬臺。標桿團成員參觀了沖壓車間和焊接車間。工業4.0在這里得到全面的體現。就現場參觀來看,該工廠自動化程度非常高,機器人數量已達到4.5萬個。全球所有的s系列奔馳轎車均出自這里。據介紹,沖壓車間有95萬個沖壓模具,每個模具的重量為40~60噸。生產一輛s系列轎車需用到400多個模具,而更換模具只需8分鐘。焊接車間擁有5200個機器人,自動化程度高達99%。
標桿團的最后一站來到德國注塑機生產商阿博格公司。阿博格是一家創建于1923年的家族企業,2014年全球銷售額達到5.5億歐元,應用范圍涉及汽車、通信和電子、醫療技術、家用電器和包裝等領域。據介紹,該工廠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廠房頂上有近1000扇窗戶,全部由中央系統控制,每小時開窗通風一次。整個廠房內采用全自動物流運輸系統,運輸軌道懸掛在廠房上方,配有感應器的運輸車隨處可見。
開啟新思路
4家具有百年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淀的企業,以及其對企業管理和品質的獨特理解與方式,給面臨轉型升級的中國家電企業高管帶來發展新思路。
標桿團成員紛紛表示,德國企業品質為本的決心非常大,德國人的執著造就了他們精益求精的態度。這幾家企業有不少共性的地方值得中國企業學習。首先,技術投入大,從裝配到加工都由企業自身完成,再配合完整的檢測流程,產品質量完全能夠控制在自己手里,產品的精細化程度很高。其次,在國內企業看來很普通的小零件,德國企業可以做得非常精致,不會為了達到某些效果,犧牲部分功能和性能。再次,德國企業注重文化研究和傳承,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靈魂人物,塑造了品牌獨特的風格,在多元化道路中造就了專業化。
德國企業的智能化、自動化生產程度讓標桿團成員感嘆,德國制造業在智能化生產道路上已走得很遠。值得借鑒的經驗有,德國企業注重車間細節和人性化管理,工廠的空間利用率很高,整體物流設計銜接連貫。德國的工業4.0不是局部的,而是整個工廠。相比之下中國企業目前還停留在示范線上,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外,德國文化是企業成功的基礎。德國企業的發展通常會經歷數代人的持續建設,企業每年都將部分利潤用于工廠環境改造,為員工搭建舒適的生活和發展空間。中國企業應該靜下心來,扎實地做好基礎工作。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